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研究<br/>——以江苏泰州为例

时间:2023-04-12 12:10:58

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研究<br/>——以江苏泰州为例一文创作于:2023-04-12 12:10:58,全文字数:11785。

文 孙康康

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象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是当代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国家层面从2017年就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央文件从传承发展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工作作了翔实的阐述。中央还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对未来五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绘就蓝图,规划明确了23个重点项目,包括15个原有项目和8个新设项目。

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的根基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多样,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后,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瑰宝,共同组成了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江苏泰州为例,这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古城,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的美誉,文化遗存丰厚,其文化之美千年闪耀,传承不息。自古以来,泰州盐税文化繁荣至极,“天下盐税,两淮居半,两淮盐税,泰州居半”,泰州因盐而生、因税而兴,盐税文化更是随着古运盐河流淌千年;再者,泰州的儒学文化在中国文化、思想、教育史上有较高的地位,代表着泰州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成了泰州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并代代传承下来,古泰州人以文会友,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的哲学命题“百姓日用即道”便可窥探一二,儒学文化如同璀璨明珠,点亮了泰州的人文。如果说盐税文化奠定经济,儒学文化打造内核,泰州的戏曲文化更是享誉全国,泰州人的精神世界是由戏曲填满的。泰州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早起唱京剧、饭后听评话、入夜赏闲戏”,此是泰州人日常的生活情趣,听一曲《桃花扇》,唱一曲《霸王别姬》,从清晨到傍晚,泰州各大公园里总有票友戏曲声回荡悠扬。

泰州还拥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亟须保护和传承,如民间传说、茅山号子、当地谚语等各式各样的民间文学,反映出泰州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还有泰州扬派盆景技艺、书画装裱、锡器制作、渔网编织、纸牌制作等均有涉及传统手工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泰州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248个,国家级7个、省级33个,市级74个、县(区)级134个。这些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瑰宝对泰州高校而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起着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及存在问题

泰州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值得泰州各大高校的学生进行传承和创新。为了获知大学生对泰州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笔者通过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江苏泰州6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共发放《在泰大学生对泰州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情况的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859份,问卷为选择题的形式,共计20题,问卷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泰州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尚可答对12—15题的大学生仅占18%、了解很少答对5—12题大学生占72%、几乎不了解的答对少于5题的占10%。通过走访调研,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他们走出去学习的机会较少,缺少实地学习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机会;此外,由于当地重视程度的原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及认知。在渠道获取方面,大学生获取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超半数以上学生是通过关注当地新媒体平台推送的文章,随后是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当地的旅游景点等公共场馆获知,也有部分学生则是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地方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或听取了相关专家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

三、高校传承与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使命任务,为了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近年来,泰州各大高校高度重视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课程和主题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充分结合,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突破传统的局限,融入了大量的地方特色,高校主动对接地方,跨越校园围墙,超越时空界限,使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有针对性,也让高校为地方传统文化传承贡献出价值。同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更有利于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传承与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通过课堂和实践传授给学生,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一张城市靓丽的名片。高校应该注重吸收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正确把握其蕴藏的人生哲理、行为准则,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这些传统文化课程可以有助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获取到书本外的重要知识,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让大学生充分领略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将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都有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抵触社会上的不良文化的侵蚀,培养一批发展和创新地方文化产业的人才。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研究<br/>——以江苏泰州为例

(二)传承与发展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中国,爱国始终是每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泰州是一座英雄之城,因为这里的土壤和空气充满了红色基因,在这里,光荣地诞生了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这是扬州泰州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沈毅同志在泰州地区播下红色火种,他也是泰州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泰州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埋骨他乡。高校要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将爱国主义深深植入当代大学生的心中,要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凌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政治站位,将国家的富强、荣辱和大学生个人发展联系起来,让其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不负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使命。

(三)传承与发展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有助于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载体,高校可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其重要的载体,在充分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寻找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并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这样既让高校发挥出

提醒您:因为《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研究<br/>——以江苏泰州为例》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研究<br/>——以江苏泰州为例》在线阅读地址: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研究<br/>——以江苏泰州为例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