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守正 增强 创新<br/>——融媒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

时间:2023-04-12 12:09:58

守正 增强 创新<br/>——融媒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一文创作于:2023-04-12 12:09:58,全文字数:12074。

文 区鹏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变化,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工作也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能够将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维护把关人的角色职责,应当督促传统媒体记者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由于当代人的信息获取习惯发生了明显转变,新媒体平台中的新闻资讯更是转瞬即逝,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具备更高水平的信息收集能力、识别能力以及解读能力,从专业新闻人的角度出发,帮助广大受众提前做好信息筛选工作,在守正、创新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增强职业素养,为传统新闻媒体的广大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新闻记者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记录者、见证者、传递者,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记者必须不断扎实自身的专业功底,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来提升文化素养。

其中,新闻专业的学生要更加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功底,严格遵循教育者的要求来掌握写作与采访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进而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发挥出能动性,更好地适应记者岗位的要求,保障新闻质量。对于已经身处于新闻第一线的记者而言,更加要重视对自身理论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完善。不仅要成为新闻行业内的“专家”,也要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来加强理论知识的完善,让自己早日成为具有广博学识的“杂家”。根据广大受众的新闻获取需求来创新新闻内容与播报形式,杜绝相似性与雷同性问题的出现。

为此,每一位新闻记者都要尽快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自己能够时刻处于行业前端,避免被时代所淘汰。首先,记者要根据日常的工作安排,有计划地制定出外出学习活动,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项交流活动,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他人共享。通过此种方式来丰富新闻理论知识,更新专业技能,促进整个新闻团队的共同发展。其次,新闻记者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不仅要顺应行业的发展风向来创新工作理念,梳理工作流程,而且要不断开发个人潜力,主动向行业内的资深记者学习经验。尤其是在面对各类新鲜事物时,不要因个人喜恶而盲目下定论,而是要保持开放性的态度,透过现象来探究本质,凭借个人努力来维护整个新闻行业的社会发展价值。最后,在日常的工作之余,新闻记者要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来为自己的充电。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补足劣势,简化不必要的工作流程,让自己早日成为“一专多能”型新闻记者。

三、实践自身道德内化

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闻记者作为行业内的灵魂人物,在扎实专业功底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出主流媒体在行业内的舆论引导价值,在新闻实践中实现自身的道德内化。简单一些解释,道德内化所指的是个体将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价值。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来自外部的约束力可以最大化地保障社会环境中的公共利益,但如果完全凭借外在的约束力量,将导致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被忽略,使得内部暗潮涌动,个体的服从区域表面,难以激发出内心的认同感。为此,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行业中,要更加重视新闻记者的个体认知与个体行为,在工作实践中实现道德内化。

首先,要重点培养新闻记者的道德认知,让他们从认知层面上入手来接受、认可融媒体时代中的各项新要求、新规范。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到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且认识也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新闻记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脚力,扎根群众身边,深入基层中做好调研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与信息。让自己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中做到耳清目明,避免被复杂的信息所误导。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还应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身的逻辑分析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减少主观意愿所带来的判断干扰。

其次,新闻记者要在工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着手来逐步改正不规范的理想与行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促进道德内化。一方面,新闻记者应不断刺激并强化正向行为,在日常的新闻采编工作中做到坚守岗位、爱岗敬业、互帮互助,并不断总结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将正向行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不断放大;另一方面,新闻记者要主动纠正负面行为,虚心学习其他同事身上的优点,自觉纠正并改进不良的工作方式,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最后,道德意识不仅是新闻记者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核心要素。在融媒体时代中,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进入到新闻行业,这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内的从业人员而言,是一次近乎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如果想要扎根于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服务于新闻传媒,新闻记者则必须在守正的过程中增强道德意识,并将理性化的思维能力转变为自身的职业价值认同。

总而言之,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职业使命,在日常的工作中需重点培养并保持道德意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将会对整个行业乃至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在入驻新媒体平台的过程中,新闻记者更加要平衡好行为过程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关联度,不断审视自身,利用行业内的新标准来增强专业素养,加速促进道德内化。守正 增强 创新<br/>——融媒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

四、增强业务技能培训

融媒体时代的最大特征可用“快”“准”“狠”这三个字来加以概括。尤其是针对新闻媒体行业而言,无论是生产流程、分发系统,还是传播方式、服务内容,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智媒技术的应用打造出了崭新的传媒格局,使得信息无边界成为现实。在我国当前的新闻行业中,诸如“媒体大脑”“中央厨房”“AI主播”等新生事物屡见不鲜,广大受众的新闻获取习惯也开始朝向碎片化方向有所转变,新闻行业内的从业者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新闻编辑部也正在被“智媒编辑部”所代替。在笔者看来,处于融媒体时代中的新闻媒体就相当于是人体内的神经元,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成功连通了各个神经末梢,行业内的信息孤岛现象被成功打破,人机协同式的智媒化发展步伐正在坚定且有力地向前迈进。

当正式进入到融媒体时代后,新闻行业内的资讯传播将变得更加广袤无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边界在逐步消融。在大数据技术、AI以及VR技术的加持下,新闻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评论者的身份在加速重合,智媒技术的应用让传统新闻媒体“走下神坛”,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提升也正在遭遇着巨大瓶颈。通过深入了解可知,来自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理解以及接触程度十分有限,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记者仍然处于漫不经心式的应对状态。认为在日常的新闻采编工作中基本没有使用智媒技术的机会,有关于数据挖掘、可视化呈现以及算法分发等技术手段的了解处于“门外汉”的层次。但现实情况却是,如果传统媒体中的新闻记者不能主动走出舒适区,拥抱新媒体,势必会让自己在行业内陷入边缘化危机中,此种形势还会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加深而变得愈发严峻。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职业素养是新闻记者赖以生存的谋生之本,不仅可以作为进入新媒体世界的敲门砖,而且也是职业优势与工作效果的外在展现。目前,众多传统新闻媒体都面临着优质人才的大量流失,而且因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新闻记者的就业队

提醒您:因为《守正 增强 创新<br/>——融媒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守正 增强 创新<br/>——融媒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在线阅读地址:守正 增强 创新<br/>——融媒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