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逻辑机理、现实际遇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3-08-16 05:23:47

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逻辑机理、现实际遇与实践路径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5:23:47,全文字数:58743。

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逻辑机理、现实际遇与实践路径

效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始终保持旺盛的文化创造活力,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得以赓续传承、长盛不息的重要诉求。那么,人的文化创造活力从哪里来呢?马克思曾经讲过一段名言:“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4]他的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人的社会行动根源在于自身的社会需求。文化创造作为人的社会行动的一种,其动力源泉必然来自于自身的社会需求,具体而言,这主要来自于自身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丰富精神享受的需要。要激发人的文化创造活力,就需要使文化创造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其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丰富精神享受的需要。相对文化事业而言,文化产业在这方面更加直接有效,尤其是在第一个需求的满足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发展文化产业能够使文化产品创作者和生产者直接从市场上获利,而且他们的创造力越强,其从市场上获利也会越多,从而也能够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得到较大的改善。文化产品与一般产品不同,具有“天然的”精神文化属性,无论是文化产品创作者、生产者,还是文化产品的销售者、消费者,都能从文化产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享受。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且更有品质的文化产品,使人民群众在丰富精神享受方面的需要得到更多更好满足,这也反过来会更有力地刺激受益者在文化创造上的激情和活力。

3文化产业能够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中华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是用来区分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简称。本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而文化先进与否,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大势,看其性质和发展方向,当今中国人民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主要在于我们正在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是文化先进性的重要指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当代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越强,则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也会越强。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其思想内容先进与否,而且取决于这些先进的思想内容能否被更多世人所接受,其蕴含的机制准则能否成为当今世界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指南。一般来说,先进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先进思想内容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是有一定“间距”的,而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更是难以在普通劳动者特别是那些长期受资本主义思潮影响的普通劳动者生活中自发生成,必须要从外面加以“灌输”,当然这种“灌输”决不能“硬塞”,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愈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愈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愈会深入他们的心坎。”[5]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学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所蕴含的先进思想内容和价值准则用更加“巧妙”“柔和”的方式渗透到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实践中去。既有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实践表明,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创意性、市场性特点,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将“思想内容”蕴含于普通劳动者喜闻乐见的文化商品中输送出去,能够巧妙地将“思想内容”与普通劳动者的实际生活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通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令他国人民喜爱的蕴含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价值准则的文化商品,将之推送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手中,从而达到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以及增进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新征程下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机遇、挑战与应对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奋进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通过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成为我国既定战略举措,然而这其中将面临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需要正确把握与应对。

(一)重要机遇

1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地位更加巩固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这一方面反映在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带动作用日益显著。“十三五”时期,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加了1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亦增加了03个百分点,年均发展增速超过两位数,向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稳步迈进②。据国家统计局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2021年对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展开调查,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2064亿元,全部43个行业种类中超过95%的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③,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韧性和经济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在国家层面出台了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把“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纳入“十四五”规划。2021年以来,国家层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等导向性政策以及《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扶持性政策,表明了国家政治高层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决心和信心。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日益增强以及发展政策生态日益优化的局面,为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以及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2国内文化消费处于“高速增长期”

自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以来,我国文化消费进入高速稳增长期。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2019年到2021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金融风险等各种复杂而又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全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在人均消费总支出中的占比仍维持在10%左右,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2?0?2599元,相较2012年增加了一倍多④。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上海创?D公共文化和休闲联合实验室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目前国内居民文化消费呈现出多元化消费趋势,既有对文化休闲、大众体验式文化产品消费的追求,也有对文化场景、抒发情感与个性化产品消费的追求。居民对于沉浸体验、实景游戏、康养社交、数字阅读等新型文化消费表现出强烈需求。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目前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数量已突破5亿,人均阅读量电子阅读超过11本,而且在疫情持续冲击下,我国居民的这种数字文化消费习惯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数字文化消费规模将持续大幅攀升。这一文化消费需求持续高增长形势为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3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6]。这就告诉我们,一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输出状况必然受制于该国的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一国的综合实力越强,其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也会越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研究报告,近年来我国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大

提醒您:因为《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逻辑机理、现实际遇与实践路径》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逻辑机理、现实际遇与实践路径》在线阅读地址: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逻辑机理、现实际遇与实践路径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