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时间:2023-08-16 05:23:37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5:23:37,全文字数:55466。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基于中部地区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样本期间,中部地区6个省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各分项指标方面的变化差异明显[17]。陶长琪和冷琴选取江西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测度了11个城市的创新驱动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对江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和创新驱动力都能显著促进江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8]。

既有文献从多个方面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然而,现有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已有文献存在内涵范围不够准确、指标体系不够健全、指标选取不够合理等特征,本文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多数学者均采用单一方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测度结果可能存在偏误,本文拟采用组合法对其进行测度;第三,在研究内容方面,已有学者大多仅侧重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但鲜有学者涉及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时空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拓展。鉴于此,本文拟从创新驱动、产业基础、结构优化、效率效应和方式转换五个维度构建具有较强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指标体系构建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及人民生活出现新要求背景下的重大战略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张军扩等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1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余东华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在新发展理念下,制造业的生产销售全过程实现生产要素投入低、资源配置效率高、品质提升实力强、生态环境质量优和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高水平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活力、动力与竞争力高度一致,质量、效益与环境有机统一,而且要求速度、结构与品质相互协调[2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产业体系协调发展为基础,以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抓手,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因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制造业依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状况,最根本的要求在于动力变革,走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第二,产业基础牢固。新中国在成立之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产业体系很不完善,工业化水平很低。经过7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积贫积弱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完整产业体系、最完善配套设施的制造业大国和世界最主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这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结构优化升级。虽然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也是不争的事实。从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制造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技术产业占比较小、高耗能产业占比较大以及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因此,为了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第四,效率效益提升。效率效益提升既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是保障制造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效率和效益有了大幅提升。然而,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能源利用率以及资本回报率等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强国,这些方面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五,发展方式变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于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在于我国制造业增长方式由依靠资源和资本投资为主的发展方式向低碳绿色环保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两化融合发展模式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制造?I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

要研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趋势,首先要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基于以上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分析,结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文件,同时借鉴和参考赵卿和曾海舰[15]以及苏永伟[17]的研究,本文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从表1来看,本文构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共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的样本长度为2000—2019年,研究对象为我国的31个省份(未包含港澳台地区)。为了对比分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本文参考陶长琪和徐茉的研究,将31个省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21]。从各指标的数据来源来看,指标C1、C3、C4、C5、C6和C14来源于《中国科技数据库》,C2来源于《中国财政税收数据库》,C7、C23、C24和C30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C8、C10、C12、C13、C15、C17、C18、C19、C20、C25、C26、C28、C29、C31和C32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9、C11和C22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数据库》,C16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数据库》,C21来源于《中国能源数据库》,C27来源于《中国第三产业数据库》。对于少数缺失值,本文采用插值法进行填充。

三、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对前文构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测度,然后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最后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探索,关于各种方法的具体介绍如下文所示。

(一)熵权TOPSIS法

为了研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

提醒您:因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在线阅读地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