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演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时间:2023-08-16 03:22:42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演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3:22:42,全文字数:13648。

战 丽

(吉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音乐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对中国钢琴曲的广泛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感。《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以优美的旋律、充沛的民族情怀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喜欢。

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背景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曲调源于陕北民歌[1],王建中先生将这一民歌改编成钢琴曲。王建中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1933 年出生于上海,10 岁学习钢琴,1950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就读于作曲系、钢琴系。他创作和改编了许多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成功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洋乐器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深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他的主要钢琴作品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百鸟朝凤》《浏阳河》等。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王建中先生非常擅长将革命歌曲、民歌或古曲改编成钢琴曲,这些作品都是中国钢琴文化的宝贵财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真挚感情。1973年到1974 年之间,中国的钢琴创作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很多音乐家以革命歌曲为素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红色钢琴作品,王建中先生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建中先生将流行于陕北地区的四首革命歌曲《军民大生产》《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翻身道情》《绣金匾》分别改编为四首同名钢琴曲。这四首曲目既是组曲,也可独立成篇,既保留了原曲中热情高涨的革命情绪,又通过钢琴作曲技法使作品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性,因此,这些作品一直被钢琴专业的学生广泛弹奏[2]。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创作于1973年,这部作品将钢琴演奏技巧与中国民歌曲调相结合,是四首陕北民歌中既饱含深情又充满豪迈气魄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主要描绘了毛主席领导的红军进入陕北地区后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和拥护的喜悦之情,是中国红色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作品分析

从曲式方面来看,王建中先生改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部复三部曲式作品:1-8 小节是引子部分。这一段从散板进入,第八小节进入3/4,这一部分的节奏、速度比较自由,中国意蕴十足。9-43小节是呈示部部分,即A 段,44-140 小节是中部部分,即B 段,这一部分采用了变奏的形式深化主题,速度采用了Allegro vivo,节拍始终是2/4,乐句规整。141-164 小节是再现部部分,即A'段。这一部分通过和弦、琶音的形式将音乐推向高潮,力度对比是全曲最强的,为ff——mp——ppp。从和声方面来看,在作品中用和弦的二度音或四度音代替三度音,例如,作品开头第二小节用B、C、降E 和F 四个音构成Ⅳ级音上的代替音和弦,C 音和降E 音为D 音的代替音[3]。二度音的不和谐性增加了民族音乐色彩,在和弦中加入附加音进一步增加了民族音乐色彩。例如,在10-12 小节中,用主音三度音叠置和弦来陈述调性。两处和弦的三音均使用降A(清角)音,与旋律音一致。例如,在33-35 小节中,左手低音采用五、八度跳跃,上方和弦没有按三度叠置的形式排列,而是采用二度、四度、五度方式排列,具有中国锣鼓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更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点。从演奏技巧来看,全曲包含音阶、琶音等多种技巧,其中,音阶、琶音、和弦、八度奏法是钢琴演奏基本技巧。学生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在演奏中就能比较流畅地表达音乐情感。弹奏音阶、琶音、和弦和八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快速弹奏时要保持好手型和手指状态

保持手型是学习钢琴的第一步,很多学者和专家都认为手型不重要,只要能够弹出好听的声音,什么样的手型都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你练就了一双灵活的手,许多学生只记得“什么样的手型都行”,却忽视了“好听的声音”这一点。在这里,还是要强调正确的手型是弹出好听的声音的基础。尤其是在弹奏快速小音符(即快速部分)时,一定要保持好手型,正确的手型是能够持续快速挥动手指的基础。如果在弹奏中失去了对手型的控制,那么,手指就容易互相干扰,不能保持速度。手指状态主要是指手指要始终保持主动快速触键和快速离键的状态。这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指音阶、琶音等基本练习进行基础训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在指导钢琴曲时不断提醒学生保持积极的演奏状态提升学生的手指跑动能力。

(二)要按照书上标记的指法弹奏

书上标记的指法一般是由创作者或编者加入的,这些指法能够让演奏者更加容易弹好作品。学生在练习这些作品往往容易忽视这些指法,导致一些地方总出现错音、漏音或卡顿的现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告诉学生按照谱中标记的指法弹奏,不能为了一时方便自己胡乱编指法弹奏,这样练习的后果是不能养成正确的指法使用习惯。例如,在79小节、84-85 小节中,1 指的使用比较关键,在这些小节里标记1 指的地方必须用1 指弹奏。如果用其他手指弹奏就容易卡顿或不连贯。学生弹奏时,指尖应该比较敏感,要细致地、有控制地触键。苏联著名钢琴教育家T·涅高兹曾经说:演奏者要与键盘成为朋友,演奏者对待键盘应该是珍爱它,亲切地对待它,让它和演奏者配合起来,让它渴求接近人类的手,正像花儿渴望接近蜜蜂。这充分说明,演奏者在弹奏时一定要关注手指与键盘的配合,注意手指对键盘的控制。

例如,弹奏引子部分的音阶、琶音时要注意穿指和跨指的手指动作要流畅、敏捷,其他手指也要迅速到位。例如,弹奏35 小节—38 小节和弦时应该在前一个和弦弹出,手臂带动手指离键时,后一个和弦的手指把位要准备到位。例如,弹奏114 小节——116小节八度时可以先进行轻而慢的练习,动作熟练后再增加力量和速度练习。

(三)手指技巧要运用得当

跳奏主要是用于表达欢快、喜悦的情感,例如35—45 小节。这首曲目的跳音要求清脆、干净、饱满、富于弹性,声音要有跳跃感,充满喜悦、激动的感情。例如,在35—45 小节里,学生弹奏跳音要注意大跨度的跳跃动作(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做手臂的跳跃动作),同时,学生的手型在移动中不能变形,手指要贴住键面弹奏,手指、手腕以及手臂要控制好力量,切忌用力过猛或移动僵硬,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声音的质量。同时,要注意弹奏跳奏时不能因为跳跃动作影响旋律的连贯性以及音乐的完整性。连奏主要用于抒情、歌唱的地方,例如13—21 小节。跳奏和连奏是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在这首钢琴曲中,跳奏和连奏被反复运用。学生在弹奏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谱面标记、情感要求演奏跳奏和连奏。星海音乐学院但昭仪教授认为,弹奏连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用指面肉垫部位触键。2.以平稳的贴近键面的方式触键。3.缓慢触键是创造柔软和歌唱性连奏声音的关键。4.以水平方向用力触键可以弹奏柔和、连贯而圆润的声音。5.连奏要求更多地运用手臂的重量并寻求重量在指尖平稳的流动转移。6.连奏时要注意保持上部重力的转移[4]。连奏既是钢琴演奏的基本触键形式之一,又是一个技术难点,学生在练习连奏时要牢记动作要领,同时要融入中国音乐的特色演奏方式。例如,音乐家赵晓生在《钢琴演奏之道》中对连奏的弹奏方法从“气”“神”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和运用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演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提醒您:因为《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演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演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在线阅读地址: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演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