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担当受赞赏

时间:2023-04-12 05:15:36

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担当受赞赏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5:15:36,全文字数:12428。

赵觉? 薛丹 程是颉

2022年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全球委全倡议。今年3月10日,在中国的推动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成为这一倡议的生动实践。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为世界消弭安全赤字提供了中国方案。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和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中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步伐始终坚定不移,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与赞赏。

“这是一种新思路、新方案,凸显中国智慧”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正在海南举行,而在去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方式所作的主旨演讲依然振聋发?。“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他说,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事实再次证明,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21世纪安全挑战。

在上述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中,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环球时报》记者当时在论坛年会的新闻中心观看了这场演讲直播。当习主席说到“中方愿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时,新闻中心内很多记者都起身聚集到直播屏幕前,希望更快、更准确地了解这一倡议的内容。在此后的会期中,全球安全倡议成为与会嘉宾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大家纷纷表示这一倡议的提出恰逢其时。

在去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接受《环球时报》等媒体采访时,曾任巴西总统特别经济顾问的特谢拉说;在国际发展事业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意义重大。他说,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携手维护和推动,全球安全倡议强调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国际社会应就此加强合作。泰国前副总理、博鳌亚洲论坛理事沙田泰称,全球安全倡议将使世界更加稳定,同时促进各国间合作与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杰出研究员马凯硕对习主席“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的比喻印象深刻。他表示,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能只关注“客舱”,即自己,还必须爱护这艘“大船”,加强多边主义。新加坡评论员翁德生表示,当一些国家执着于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亟需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安全理念和治理框架时,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是一场及时雨”。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认为,中国领导人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实际上就是希望外界跳出冷战思维和地缘政治博弈思路,从整体上看待全球、地区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问题,“这是一种新思路、新方案,凸显中国智慧”。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表示,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是年会最大的亮点和最重要的成果。李保东说,习主席的讲话在与会各国领导人和政商学等各界代表中引发强烈反响。各方认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着眼于发展和安全这两件大事,为建设后疫情世界提供了重要指南。

一次成功实践,持续为中东和平贡献力量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并支持该倡议。前不久,这一倡议获得一次成功实践。3月10日,在中国的推动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此前数天,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和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分别率两国代表团在死祟举行对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分别同沙伊代表会谈,并为寺对话的开闭幕式。

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赛义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北京会谈是伊朗和沙特两国关系自2016年以来最重要的转折时刻。随着国际和地区局势的变化,两国在处理地区事务和能源、安全等多领域合作方面有着共同的期待和诉求。作为斡旋方,中国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劝和促谈的机会,帮助两国拉近距离,有力地推进了地区安全稳定。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叙《祖国报》专栏作者奥马里认为,中国在全球安全倡议框架下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合作,积极推进安全理念对接和利益共融,而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就是最好例证。奥马鱼认为,在政治层面,沙伊对话将对解决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各种危机和冲突产生积极影响,而这正是中国在维护全球安全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的真实写照。美国卫斯理学院学者加彭认为,沙伊同意复交表明中国有能力通过巧妙且智慧的手段来实现外交突破。

在新安全观框架下,中国持续为实现中东地区的长久和平与繁荣贡献诸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8年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为中东和平发展提供正能量。2021年3月,中国提出倡导相互尊重、坚持公平正义、实现核不扩散、共建集体安全、加快发展合作等关于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2021年7月,中国提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四点主张。同月,中国提出落实巴勒斯坦问题“两国方案”的三点思路。近年来,中国政府还通过设立中东问题特使、叙利亚问题特使,以及举办研讨会和安全论坛等,对中东地区安全挑耘其解决方案进行探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担当受赞赏

国际社会积极回应“中国立场”

中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行动一直在持续。2023年2月,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文件共1200多字,涵盖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等12个方面内容,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指明了正确路径。

其实,从俄乌冲突发生的第二天起,中国就提议通过对话寻求政治解决争端。习主席多次同有关方面领导人举行视频或面对面的会晤,围绕推动危机的解决,先后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成为申方处理乌克兰问题的根本遵循。

对《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国际社会作出积极回应。俄罗斯外交部在文件发布当日即表示对其“高度赞赏”。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样认为中国发出了“积极信号”。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这一文件是一项重要贡献。波兰总统杜达称,这一文件让冲突双方“有可能通往和平之路”。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和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张耀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文件体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多方面内涵,例如应该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等。巴基斯坦资深记者亚希尔在巴《国家报》上撰文称,中国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计划”为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了机会,可以将各方从冲突泥潭中解救出来。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安全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钟吉塔翁在《曼谷邮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提议“应该得到认真考虑,因为它包含了停火并最终实现和平的所有必要因素”。

站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

当前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上升,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围绕匡踪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始终发挥建设性作用,在

提醒您:因为《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担当受赞赏》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担当受赞赏》在线阅读地址: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担当受赞赏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