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新形势下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时间:2023-04-12 10:37:43

新形势下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一文创作于:2023-04-12 10:37:43,全文字数:14767。

邹贵林

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全面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数据化、绿色化转型进程加深,我国汽车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力得到有力提升,截止2021 年2 月,全球车企市值20 强中,中国6 家企业上榜,是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可见国际资本市场对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持有较高的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理念,重点突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内容[1],传统汽车制造业需要持续不断坚持升级转型。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逐渐成为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汽车制造业要立足智能化、数据化、协同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应用物联网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汽车制造业进行设计、生产、应用的整个流程深度融合,优化汽车智能管理系统,打造开放、个性、智能以及信息共享的创新型绿色汽车,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用数据驱动的信息服务业推动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产业融合概念

产业融合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领域层次的多个产业深度联系,使产业间的产业链、产业网相并联,通过整合再配置资源,发挥产业间的不同优势,形成产业间融合发展的新态势,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间的生产效益,使产业在联动中相互带动、相互促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跟进或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2 当下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

新形势背景下,生态与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深入各行各业,新能源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由此,传统汽车制造业必将进行转型升级。国家发改委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这一文件中以2020 年、2025 年,以及2035 年划分了智能汽车的三个发展阶段,提出最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的发展目标[2]。而在建设低碳、节能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政策上有政府做依靠,在观念上有消费者做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必会拉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的革新,带动社会经济增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理念,重点突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内容,同时,国际汽车自动驾驶水平由2.5级驾驶向3 级驾驶转变,由传统的依靠司机驾驶汽车的常态正在向部分情况可交由AI 自动驾驶的趋势发展,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抱有极高期待。信息时代下,汽车发动机在汽车生产技术中的核心地位将逐步由编程技术取代,在未来,智能车的核心竞争点必然是汽车智能化水平,而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则是无人驾驶以及语音识别等人车互动技术,在这一发展趋势中,无法适应自动驾驶技术需要的汽车制造企业必然会被时代与市场淘汰。总之,我国汽车制造业转型发展方兴未艾,具有远大发展前景,汽车制造业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中来,已是大势所趋。

3 互联网技术对汽车制造业中的作用

信息时代下,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促进了互联网产业变革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模式创新,并发展出新的经济热点。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大格局由此展开。多年来,汽车制造业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生产全环节,不断向着智能化、数据化、经济化的方向发展,利用数据信息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生产技术,提升服务水平,互联网与汽车制造业间的产业融合发展改变了产业间的关联形式,并为汽车制造业注入新生机、新动力,促使整个汽车制造行业得到蓬勃发展。

在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汽车制造业不断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发展智能数字技术,围绕数字化进行技术升级、服务升级、产品升级与产业升级,打造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全环节一体化流程,利用大数据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水平,降低企业生产研发成本。在产业融合的联动中,我国汽车制造业不断探索由传统制造向新型智能服务制造发展的路径,持续不断填补产业链短板,发展产业融合新优势,集成化产业布局,逐渐形成集聚发展的新势头。

4 我国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4.1 以江西省为例

江西省自2010 起便将汽车制造与“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立足汽车制造业转型发展和持续优化产业生产,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激发汽车制造行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将汽车制造与“互联网+”深度结合,实行产业融合、进行创新发展,推动其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截至2019 年,江西省的省级智能制造基地数量为12 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为123 个,与汽车制造业相关的项目数量为47 个,范围覆盖全省各市,其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喜人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江西省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前期虽由汽车制造业占主导地位,但如今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汽车制造业[3]。

4.2 以陕西省为例

陕西省着眼新能源汽车,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2021-2023 的三年行动计划,为陕西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可靠的营商环境。在陕西,陕汽、西安吉利。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和三星环新、众迪锂电池等一批重点企业,已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强劲势头,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的新能源车企正在陕西执行涉及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的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陕西省围绕新能源车企例出的关键技术清单,聚集众智,立足众需,打造了包含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互联网研发平台,将互联网产业与新能源汽车全流程紧密相连,在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生产环节被连贯打通,形成配套发展趋势,在研发设计、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与市场服务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4]。

5 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5.1 依托信息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

汽车制造行业可利用互联网加强与高校的产教合作,培养符合产业人才,基于互联网平台,搭建产教服务系统,让企业走入高校参与教育工作的规划与制定,让教师走入企业生产实践中来,加强对人才进行互联网理论与技术的培育工作,为人才树立互联网与汽车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意识,共同培养高水平的,契合汽车制造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新形势下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5.2 构建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

汽车制造业构建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创建汽车制造业的网络创新数据中心,依托大数据技术广泛调研、汇总、分析用户数据,立足用户实际,将用户与私域运营加强联系,使汽车制造业向具有互联网生态特征的区域产业集群趋势发展,发挥好不同产业间优势,利用好发展机遇,推进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创新型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的合作链。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优势,在行业集群区域实行经营模式创新,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与管理理念,科学全面地评价员工工作业绩与能力水平,做到人与岗相配,劳与得相符,用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科学合理的物质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发挥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管理优势,提高企业核心优秀人才占比,强化互联网技术的服务功

提醒您:因为《新形势下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新形势下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在线阅读地址:新形势下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