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研究

时间:2023-03-27 11:50:18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研究一文创作于:2023-03-27 11:50:18,全文字数:13739。

韩梦擎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毕业生理解当前时事政治的重要环节,是帮助毕业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只有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仗,才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培养可用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作出回答[1]。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在择业和就业中经常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失败。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曾经论述过包含教育在内的民生问题,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做到位,能通过学校的各项措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调研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就存在对口就业率低、离职率高的现象,为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重点采用问卷调查法与个别访谈法,分别对石家庄市五所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方面的调查问卷,对相关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走访,试图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的相融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功就业双赢的结果。

(一)调查样本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选取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和河北交通职业学院等五所省内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信息。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共收集有效问卷1035份。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中,将问题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调研高职毕业生的个人学习工作背景和就业目标,包括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工作年限和对就业方面的准备;第二方面是调研影响就业的因素,包括择业心理、就业心态、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第三方面是高职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和需求分析等。

(二)调查对象情况

在本次调查样本中,男生共521人,女生共514人,男女比例约为1∶1。在毕业学校分布上,选取了河北省五所高职院校,分别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205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毕业生215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毕业生221人,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201人,河北交通职业学院193人;在专业分布上,文史哲类255人,理工类428人,财经类234人,化工医药类118人。涉及学校毕业生人数比较平均,专业覆盖面广,统计区间分配合理。

(三)调查样本分析

1.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准备及就业目标方面的分析。在就业目的的调查中,30.5%的被调查者将获取经济来源,满足生活需求看作是最主要的目的;15.7%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的目的是获得就业经验、丰富人生体验;33.9%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目的是实现自身志向、展示才华;19.7%的人认为就业目的是逐步适应社会,完成个人社会化过程。从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来看,24.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非常了解所学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39.4%的被调查者只是基本了解,还有36.2%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状况不太了解。从理想的职业问题来看,34.4%的学生认为收入高的职业是自己的理想职业,36.%的学生认为工作条件好、轻松的职业是自己的理想选择,20%的学生认为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才能的职业是自己的理想职业,只有9.6%的学生认为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职业是自己的理想职业。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很多毕业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有一定的功利心理,偏向追求工资待遇高、轻松稳定的工作,部分毕业生在择业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认识不清,自我认知程度较低,没有科学的自我评估,在校期间缺乏职业生涯方面的相关知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合理。

2.影响高职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因素。在择业选择中,53.1%的毕业生首先考虑工作单位的性质和发展前景,50.8%的毕业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工资薪酬和福利,46%的毕业生考虑就业领域和自己所学专业是否对口,39.4%的毕业生会首先考虑家庭因素,35.7%和27.1%的毕业生分别考虑社会地位、社会需求和地域因素。在对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中,只有30.7%的毕业生持乐观心态,有29%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很悲观;在心理因素是否会对自己的就业产生影响的调查中,45.8%的毕业生表示会有很大影响,30.4%的毕业生表示有一定影响,18.7%的人认为没有影响。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功利性心理,缺乏职业规划,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情况感到担忧,普遍存在焦虑的心理,并且这种消极心理会影响未来的就业。由此可见,学校相关部门应帮助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在合理的职业发展理念下认清目前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

3.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分析。在就业过程中,66.1%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就业中最欠缺的素质是专业知识技能;55.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工作中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差;49.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缺乏相关工作和实践经验;46.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较弱;还有34.6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缺乏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导致学生就业困难有自身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其中3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自己就业困难;58.2%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学校人才培养方式落后、用人单位要求高三方面分别占比44.4%、60%和52.6%。当求职结果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时,27.6%的毕业生认为就业不理想时不要委屈自己;39.2%的毕业生选择暂时不就业,继续求学以待发展;9.5%的毕业生选择凑合着先就业,只有27.6%的毕业生会主动调整心态,愉快地接受现实。在工作中面对激烈的竞争时,34.3%的人害怕竞争,对自己没有把握;30.43%的人表示自己想竞争,但是害怕失败;只有29.86%的人抱有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的积极心态。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研究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缺乏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早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容易有懈怠情绪,遇到困难缺乏毅力,容易退缩不前,阻碍了职业发展[3]。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就业政策宣传不到位。在对就业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中,14.1%和23.8%的毕业生表示自己对当前的就业政策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41.2%的毕业生表示对就业政策只了解一点,还有21%的毕业生完全不了解目前的就业政策。

其次,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不高。在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30.3%的毕业生

提醒您:因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研究》在线阅读地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研究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