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拳拳孝心,中国首位盲人医科博士让母亲重新站起来

时间:2022-09-21 05:04:43

拳拳孝心,中国首位盲人医科博士让母亲重新站起来一文创作于:2022-09-21 05:04:43,全文字数:13814。

他正上大三时,双目突然失明。在漆黑的世界里,他那白发苍苍的母亲,重新为他点燃梦想的心灯,扶持他拄着盲杖,从中国到日本又到美国,敲开了梦想之门,获得了美国加州帕默脊柱神经矫正大学医科博士学位,续写了一段生命传奇。

然而,就在他学成归国后,母亲突然瘫痪。他使出毕生所学竟让母亲神奇康复并站起来,演绎了一段感人的爱心传奇。

他,就是来自安徽的中国第一个盲人医科博士李雁雁。

自己点亮心灯,

照样走出一条大路

1985年秋季开学不久,湖南大学大三学生李雁雁,在球场上打篮球,突然觉得篮圈模糊不清,随后眼前漆黑一片。经确诊,他患上了青光眼导致的永久性失明。听到结果,李雁雁双手战栗,痛哭着捶打墙壁:“我以后怎么办呀?”

李雁雁1966年出生于安徽池州,父亲李成勇是宣传部门干部,母亲龚桂兰43岁才生下他。李雁雁7岁时,父亲因车祸丧生,从此,李雁雁和母亲相依为命。1982年,李雁雁不负众望,考上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那时的他,希望早日毕业,用自己的能力供养没有工作的母亲,谁料,不幸突然而至。

擦干眼泪,李雁雁请同学到邮局给母亲发去电报,将实情告诉母亲。龚桂兰收到电报后,心急火燎地赶往长沙。李雁雁悲痛欲绝:“妈妈,医生说我的眼治不好了,我彻底完了。”儿子的话像一根钢针扎在龚桂兰的心上,她哽咽着安慰儿子:“雁雁,一切都会好一起来的!妈妈砸锅卖铁也要治好你的眼睛!”

由于李雁雁已双目失明,无法完成学业,龚桂兰为李雁雁办理了退学手术,带着儿子开始茫茫的求医问药之路。

然而,一切都徒劳无益。医生都是一句话:“这眼病目前没有回天之术!”

1986年12月的一天,绝望的李雁雁摸索着准备跨过阳台结束生命。龚桂兰见状,连忙跑过去将儿子抱住:“雁雁,你千万别做傻事,你如果走了,妈在这个世界上就孤苦伶仃了。”

龚桂兰的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李雁雁混沌的头脑,他哭着说:“我也不想离开妈妈呀,可我这样子,您叫我怎么活呀,我多活一天就会拖累您一天……”但龚桂兰很坚强:“怎么是拖累呢?上天虽然夺去了你的双眼,却让你有孝心为妈着想,你永远是妈的宝贝儿子,妈虽然累一些,但从没感觉过苦!”

龚桂兰给儿子讲起《盲人与灯》的故事:“……黑夜里有个盲人执盏明灯蹒跚而行,路人问他,你啥也看不见,打灯笼干吗?盲人说,你们能看见灯笼,就会给我让路啊……”

龚桂兰语重心长地对李雁雁说:“雁雁,自古以来,身残志坚成就大事的人,大有人在,只要自己点亮心灯,照样能走出一条大路来!”

那一刻,李雁雁如梦方醒,他蓦然感觉到母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漆黑的世界。他不能再消沉,他眼睛虽然失明了,但心智不能失明!他要重新振作起来,找回丢失的理想,赢回生命的尊严!

“就让这根拐杖

陪你走路吧”

1987年早春,在母亲的鼓励下,李雁雁摸索着走出幽暗的小屋,久违的阳光让他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他对母亲说:“我想学习盲文,重新把丢下的课本捡起来!”

可是,由于给李雁雁治眼病,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送他到外地盲校学习。龚桂兰听说收音机能收到一个教盲文的台,她将结婚时陪嫁的玉手镯卖了,给儿子买回一台收音机。

从此,李雁雁就靠听收音机学习盲文。通过半年的学习,李雁雁竟能用盲文阅读大量盲文图书了。

1989年夏天,李雁雁从收音机里听到一条信息:美国海德里盲校将在中国开办分校,免费函授英文。李雁雁兴高采烈,立即报名。不久,他成了该校一名函授学员。这下,李雁雁学盲文、练英文更勤奋了,每天在家里弯腰躬背摸练盲文,虽然腰酸背痛,却从不放弃。

在龚桂兰看来,这不是好事,学盲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要训练儿子自理生活的能力。一天,李雁雁要上街理发,龚桂兰递给他一根“盲杖”??那是她特意到乡下找来的一截竹竿,竹竿的一头绑上海绵,另一头用铁皮包裹起来:“雁雁,妈妈在的时候,可以牵着你走,将来妈妈不在了,或者你要去很远的地方,妈妈陪不了你,就让这根拐杖陪你走路吧!”

在龚桂兰的训练下,李雁雁渐渐学会了用盲杖探路,学会了做饭、洗衣,学会了适应各种突变情况,还学会了用面颊的热感来判断太阳的方位,凭借空气流动的细微感觉来判断十字路口和直道,他上街不再用母亲陪同。

李雁雁三年的英文函授收获不小,除了英文水平有一定提升,他还学会了法语、日语,借阅了中、美、英、法、日等国的数百本图书。而此时,母亲已69岁了,为了生活还在拖着瘦弱的身子在街口摆摊炸土豆卖,他心里一阵酸楚。

26岁的李雁雁决定去学盲人按摩,学一门养家的手艺。可母亲坚决反对:“你学了三年的英文,这难道是你的理想吗?你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不能仅仅满足学会一门生存技能,要和正常人一样,勇于征服高等学府!”母亲的这番话,激励着李雁雁心中的狂热。

机会终于来了。1993年9月,李雁雁从一本盲文杂志上获悉,世界慈善组织日本国际视觉障碍者援护协会愿意无偿援助外国盲人来东京学习针灸和指压技术。这是一个既能学习生存技能、又能到高等学府深造的双重机会,李雁雁欣喜若狂,他立即致函该协会。不久,该协会负责人专程来到中国,对李雁雁进行全面严格的测试。

1994年2月,李雁雁收到了用国际专递寄来的东京八王子盲校录取通知书、机票和全额奖学金证明。捧着这个从国外寄来的邮包,龚桂兰和李雁雁都是喜忧参半。李雁雁失明后一直未离开过母亲,龚桂兰不放心他独自出国;而龚桂兰已年过七旬,李雁雁也不放心离开家。

一连几天,这对母子各自心事重重。龚桂兰最先想通了,她觉得儿子只有离开母亲,才会长大,特别是双目失明的李雁雁,到了异国他乡,会得到更好的锻炼。

1994年5月,龚桂兰将儿子送上了飞往东京的飞机。东京八王子盲校是一所三年学制的全日制学校,生活上有生活老师护理,李雁雁学习起来非常上心,在六个学期的考试中,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实践考试,他总是全班第一。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李雁雁经常利用节假日勤工俭学。凭着那根须臾不离的手杖探路,他自费到大坂、名古屋、横滨等地考察了7所日本盲校,参观了50多家博物馆,极大地丰富了实践经验。拳拳孝心,中国首位盲人医科博士让母亲重新站起来

1997年初,李雁雁以优异成绩毕业并顺利通过了日本国家执照考试,获得针炙、按摩、指压师3张执照。接着李雁雁又和正常人一起参加了日本竞争激烈的“物理疗法”专业考试,成为在日本获得学习物理疗法奖学金的第一位外国盲人。

这位独一无二的盲人博士

永载我们的心灵和校史

李雁雁从东京八王子盲校毕业后,面临两难选择。母亲已75岁了,他应该回到母亲身边。可他求学的心愿未了,他想在日本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备考托福,圆多年来一直埋在心底的博士研究生梦。他打电话征求母亲的意见,得到了母亲的全力支持。

母亲的支持给了李雁雁无尽的动力,他在日本一家医疗机构应聘了物理疗法师,

提醒您:因为《拳拳孝心,中国首位盲人医科博士让母亲重新站起来》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拳拳孝心,中国首位盲人医科博士让母亲重新站起来》在线阅读地址:拳拳孝心,中国首位盲人医科博士让母亲重新站起来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