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心理韧性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外国小说 > 心理韧性

培养替代性品质

书籍名:《心理韧性》    作者:伊丽莎白·A. 斯坦利
推荐阅读:心理韧性txt下载 心理韧性笔趣阁 心理韧性顶点 心理韧性快眼 心理韧性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心理韧性》培养替代性品质,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勇士传统的另一个目标是培养身心系统的基础素质。任何参加勇士训练的人都可以理解这一点。例如,通过负重训练变得健壮的身体能够背着沉重的背包长距离行走,抑或将陷在泥沼里的汽车推到路面上去。也就是说,负重训练培养出的力量具有替代性,这意味着它可以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情形在日本的武士传统中被称为“けんぜんいちにょ”(意为“身心合一”)。在理想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体现这些品质。最终,勇士们在不断练习之下拓宽了自己的耐受窗,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任何挑战中保持自己的灵活性、存在感和幽默感不受损害。正如宫本武藏所说:“真正的兵法……适用于任何时机。”[31]

勇士训练的目标是培养替代性的品质,同时不期待任何特定的结果。勇士可能偏好某种特定的结果,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相反,他们应该专注于体现自己的修行,无论结果如何。正如罗马斯多葛派的西塞罗所言:“一个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尽其所能保持正直。”[32]然而,“真正实现目标”是“一种选择而非追求”。

然而,此处有个悖论,当勇士们专注于体现自己的技能时,他们更有可能创造出一种为成功制造条件的氛围。《孙子兵法》一书汇集了二千三百年前中国勇士们的智慧,孙子在书中对此这样解释:[33]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勇士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身边的敌人或环境,因此胜利是“不可为”的,即不可强求。然而,勇士可以通过训练拓宽自己的耐受窗,磨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不可战胜,善于识别和利用敌人的弱点,即“胜可知,而不可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 七年之痒2 七年感情败给一条挑逗短信:婚姻 破得春风恨:遭遇“凤凰男”的爱情 婆婆凶猛 婆婆媳妇那些事II:麻辣婆媳对对碰 婆婆媳妇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