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三、1~2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期”(7)

书籍名:《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作者:方舟
推荐阅读: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txt下载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笔趣阁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顶点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快眼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三、1~2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期”(7),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但那些很少动手的痴呆症患者的脑部却呈萎缩状态,其大部未能得到正常发育。

通过这个实验,脑科学家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的动手能力与大脑的灵活度是成正比的。所以,他们建议家长们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动手做一些细活,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长,以促进孩子大脑及智力的发展。因为引导孩子动手,其实就等于让他们做“头脑体操”。

另外,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一个人的动手实验和操作,比听和看更能迅速地调起自己的注意力,很快就能达到智力活动的兴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手脑是这样分工合作的:手的活动将外部的信息频频向脑内传达,使脑接收、分类、加工、组合等,然后给手下达命令;当手接触到某些外部信息时,大脑便立刻提取记忆仓库里的有关材料,并指挥手如何动作 这就等于在手脑之间有一条高速公路,信息正在这之间进行着高速的运动。在这种信息高速传递的过程中,孩子的智力自然也会快速发展。

既然手部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如何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二年级孩子的家长,我们又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曾给我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

为了方便孩子们拿自己的水杯喝水,我在每个孩子杯子的外面都贴上了标签,并写上了孩子们各自己的名字。虽然这些幼儿园的孩子识字不多,但他们都认识自己的名字。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每天还是有很多孩子这样请求我的帮助:“老师,我口渴了,但我找不到自己的杯子!”每当这时,我都拿着这个孩子的杯子,指着标签上的名字问他:“难道你不认识自己的名字吗?”这时,孩子们大都会淘气或者不好意思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认识自己的名字,但我不愿意自己去找杯子。”

是的,他们并不是不认识自己的名字,而是不愿意动手自己去找,这是孩子们习惯性懒惰的一种表现。虽然与幼儿园的孩子相比,一二年级的孩子已经算是大孩子了,但他们身上的这种习惯性懒惰并没有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不仅如此,这些习惯性的懒惰还有增长的趋势。

在与一二年级孩子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听到他们这样抱怨:

“我家孩子是越大越懒了,就算是家里的油瓶倒了,他也不管!”

“就算是客厅沙发上乱成一垃圾站,他也会视而不见!”



难道这些一二年级的孩子真的会对倒了的油瓶、乱成“垃圾站”的沙发等视而不见吗?并不是这样的,面对这些情况,他们也知道应该把油瓶扶起来、应该把沙发收拾一下,但他们那种习惯性的懒惰却约束了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故意对这些情况视而不见。

不仅仅是表现在生活中,孩子们的这种习惯性的懒惰也会发现在学习中,例如,孩子应该认真思考一道题、应该改正一个错字 但那种习惯性的懒惰却促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等等再说吧!”“以后再说吧!” 如果家长任凭孩子这种习惯性的懒惰继续发展,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而且还会使孩子智力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家长们要想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那种习惯性的懒惰。关于这一点,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

每天早晨起床时,虽然我们已经醒了,但我们总是想多躺一会儿,再多躺一会儿。其实,这种思想和行为就是习惯性懒惰滋生和蔓延的温床,所以,当孩子入学后,我一直就这样教育他: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立刻行动。例如:

早晨闹钟一响,就立刻起床;

想要思考一道较难的题目,就把手中其他的学习任务先放一放,立刻思考;

某个字总是写错,就立刻查字典搞清楚它的写法和用法;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我家儿子不是习惯了懒惰,而是习惯了立刻行动。

的确,懒惰可以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立刻行动也可以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所以,当孩子刚刚发现出懒惰的念头时,家长一定要帮他们把这种念头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孩子才能很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爸爸的习惯革命 爸爸的亲子游戏书 安妮的天使 爱你以性 少有人走的路(1-8全套) 少有人走的路5:不一样的鼓声 持续的幸福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 12幅名画里的英国王朝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