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时间:2023-08-16 05:26:39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5:26:39,全文字数:35549。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人均GDP高水平组的13个县域,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边际贡献仅为0064%。这一点也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边际贡献更强,也就意味着数字乡村建设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而使得共同富裕推进的实践成效更明显。同时也进一步表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更应该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更好地助力共同富裕,这为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一条较好的实施路径。从其他影响因素来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镇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仍然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而对外开放水平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影响不存在。相对而言,城镇化水平提高对高水平组样本县域共同富裕的边际赋能贡献更强,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对低水平组样本县域共同富裕的边际赋能贡献更强。

五、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推动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发挥数字化赋能,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本文基于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现实背景下,选取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着力点——山区26县域为样本,从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产业数字化情况、数字乡村治理情况和数字乡村生活数字化情况四个维度构建数字乡村建设指数的基础上,以共同富裕最为关键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视角入手,实证研究了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包括:①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治理等方式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数字化、农村产业数字化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助力共同富裕。②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从中介效应强度来看,?业结构升级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具有进一步强化数字乡村建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助力山区26县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③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边际赋能贡献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相比较而言,数字乡村建设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域推动共同富裕。④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升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助力共同富裕,但同样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而言,城镇化水平提高对高水平组样本县域推进共同富裕的边际赋能贡献更强,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对低水平组样本县域推进共同富裕的边际赋能贡献更强。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得到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政策启示:一是数字乡村建设对于推动共同富裕实践具有显著的赋能作用可为地方政府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提供有效的经验支撑,且可以帮助政策当局通过客观地评估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情况透视地区共同富裕建设成效。二是要重视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实践中的中介传导效应。地方政府应积极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居民高质量就业创业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三是数字乡村建设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域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效应的贡献异质性可为各县域因地制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助力精准施策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效的支撑。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领先地区需要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稳步前行,而针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县域,政府更应该重视并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譬如更加积极地争取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争取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盘活乡村数字资源促进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强化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引育数字乡村建设人才等方式)来释放数字乡村建设对推动共同富裕实践的强有力赋能作用。显然,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如何高质量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可复制的样板,同时也为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注?0?2释]

本文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样本县域(浙江省山区26县域)具体名单为:淳安县、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武义县、磐安县、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龙游县、三门县、天台县、仙居县、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云和县、庆元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景宁畲族自治县。

②?0?20769与-0038的乘积。

[参考文献]

[1]王胜,余娜,付锐.数字乡村建设: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施策略[J].改革,2021(4):45-59.

[2]梅燕,鹿雨慧,毛丹灵.典型发达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总结与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3):58-68.

[3]李道亮.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及方向[J].国家治理,2021(20):21-26.

[4]赵成伟,许竹青.高质量发展视阈下数字乡村建设的机理、问题与策略[J].求是学刊,2021,48(5):44-52.

[5]李宣蓉,范静.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18):50-52.

[6]彭元元,徐建阳.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实现路径探析[J].当代农村财经,2022(1):25-29.

[7]周小波.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市场发展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2(7):143-146.

[8]齐文浩,李明杰,李景波.数字乡村赋能与农民收入增长: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基于农民创业活跃度的调节效应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2):116-125,148.

[9]曹婕,欧阳日辉,左臣明.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J].新经济导刊,2021(4):13-21.

[10]陈桂生,史珍妮.面向共同富裕的数字乡村建设:基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分析[J].行政管理改革,2022(7):25-34.

[11]郑瑞强,刘烨斌,宋振江.数字赋能未来乡村发展:逻辑检视与实践向度[J].重庆社会科学,2023(1):46-59.

[12]韩立岩,杜春越.收入差距、借贷水平与居民消费的地区及城乡差异[J].经济研究,2012,47(S1):15-27.

[13]周国富,陈菡彬.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21,38(2):15-28.

The?0?2Realization?0?2Mechanism?0?2of?0?2Common?0?2Prosperity?0?2through?0?2Digital?0?2Rural

Construction?0?2from?0?2the?0?2Perspective?0?2of?0?2Chinese?0?2Modernization

—Analysis?0?2of?0?2Mediating?0?2Effect?0?2Based?0?2on?0?2Industrial?0?2Structure?0?2Upgrading

Pan?0?2?0?2Xiquan

(Yinling?0?2School?0?2of?0?2Zhejiang?0?2Financial?0?2College,?0?2Hangzhou

提醒您:因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在线阅读地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