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关于某跨国养老集团信用风险事件的研究和反思

时间:2023-08-16 05:23:27

关于某跨国养老集团信用风险事件的研究和反思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5:23:27,全文字数:11379。

关于某跨国养老集团信用风险事件的研究和反思

,留给银行出售转让手持资产的有利时间窗口极短。这对银行的风险识别和资产保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高度关注信息化社会的舆论催化和放大威力,对各类苗头性的风险预警信号要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对于面临潜在风险和预期损失的资产,也应积极利用境外发达金融市场的资产交易优势,及时斩仓止损,避免敞口扩大。

加强国际金融产品和市场的研究,审慎决策。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各类风险事件频发,例如,德国最大线上支付公司Wirecard爆出19亿欧元收入造假,部分中资行也踩了雷;英国金融供应链公司Greensill资金链断裂并宣告破产,瑞银旗下基金巨亏。因此,银行对各类创新产品和金融服务,要充分了解和评估法律适用、产品结构、风险特征和自身债权保障程度等情况,基于自身流动性和风险收益匹配情况审慎决策。同时,要加大独立尽调和风险把控能力,不能以银团牵头行或代理行材料、公开信息替代客户尽调(KYC)。对非中资企业的授信仍需立足于市场透明度高的银团业务,对诸如SSD贷款这类“非主流”式融资模式,要摆脱对牵头行的过度依赖,关注借款人经营策略、收入创现能力、债务结构,审慎评估信用风险。

重视境外监管和法律环境的差异。该案例涉及的重组破产法是金融法的基础,各国法律体系在保护债权人还是债务人的问题上,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操作上都存在很大分歧。且海外破产重整过程中在法律程序引导下,风险化解处置极为迅速。例如,2022年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瑞利(Marelli)爆发财务危机,启动“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不到5个月就通过39.59%的减债方案。因此,中资银行在境外展业时,不但要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体系,更要关注金融监管规则或法律体系的变化,加深与属地或辖区的风险管理、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合作,提升合规意识和风控能力,共同研讨属地法律风险的应对策略,构建风险预警、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

完善客户集中度和大额风险敞口管理。原银监会于2014年发布的《商业银行并表管理与监管指引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在并表基础上管理银行集团集中度风险,关注集中度风险可能给银行集团造成的收益错觉和损失隐患。境外由于经营环境相对宽松、布局重合度较高,且分行和子行间信息存在隔离,容易形成多头授信,为此母行需尤其要关注和加强授信客户在跨区域、跨机构、跨产品的集中度管理。对以分行模式经营的海外机构,建议母行按照其营运资金,合理设置单一客户授信限额,避免大额风险敞口过分暴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授信管理部)

责任编辑:孙 爽

976639255@qq

《关于某跨国养老集团信用风险事件的研究和反思》在线阅读地址:关于某跨国养老集团信用风险事件的研究和反思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