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干菜鸭”与“明甫干”

时间:2023-04-12 04:29:18

“干菜鸭”与“明甫干”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4:29:18,全文字数:3856。

?王厚明

江浙菜有滋有味,却也有着鲜为人知的特殊寓意,值得世人细细品味。

杭州建德有个梅花城,简称梅城。古城有一道名菜叫干菜鸭,鸭肉带着霉干菜的浓香,霉干菜则渗透了油润的鸭汁,吃时只觉酥烂可口,香溢齿舌,使人食欲大开。据说,这道菜与明代清官海瑞有关。相传,海瑞在严州府淳安任知县时,有一年春耕季节,皇太子坐龙船到新安江一带游春赏景,下令征集农村青年为他坐的龙船逆流背纤。

海瑞为了不影响春耕农事,没有去抽调民工,而是亲自带领一帮衙役背纤。由于江水湍急,逆水行舟,加上风向不定,沉重的龙船累得海瑞一行人气喘吁吁、汗水直淌。在田里插秧的农民,见汗水渗透了海大人的衣衫、纤绳磨破了海大人的肩膀,都感动得流下眼泪。

一位农妇见到此景,便回家想找点好吃的东西慰劳海大人。可是,家里只有一只正在换毛的鸭子和半坛霉干菜。农妇杀了鸭子,准备炖熟拿去给海大人吃,但怕换毛的鸭子满身细毛,一时很难拔尽,烧出来不雅观影响食欲,为了不耽误时间,便从坛子里抓了一把细细的霉干菜与鸭子一起炖制。当炖烂飘香的干菜鸭送到正在岸边休息的海瑞手中时,他感动不已。再三致谢后,海瑞便同衙役们坐在岸边石头上,一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那干菜鸭的香味随风飘至龙船,馋得吃厌了山珍海味的皇太子口水直淌,便派手下人来问:“你们吃的是什么好东西?”聪明的农妇没等海瑞回答,就抢着说:“这是严州名菜——干菜鸭!”从此,严州干菜鸭出了名,也成为纪念清官海瑞的一道佳肴。

民以食为天。菜肴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都离不开的人间烟火,而能赋予其不一样的意义,则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干菜鸭”让后世今人大快朵颐、一饱口福的同时,也留下了对海瑞体恤百姓、清廉爱民的独特记忆。“干菜鸭”与“明甫干”

自古以来,坊间民众习惯用自己最熟悉最乐见的方式表达爱憎和情感,菜肴就是其中一种。它可以表达对勤政亲民、清正廉洁的崇敬,品尝以纪念,也可以用来展现对鱼肉百姓、贪污腐败的鞭挞,常食以泄恨,以至于成为一种舌尖上的廉政文化。

温州人喜欢吃海鲜,对墨鱼情有独钟。墨鱼即墨斗鱼,又称乌贼。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海洋奉献给人类的一味美食和良药。把墨鱼用盐水煮熟晾干,温州人称其为“明甫干”。为什么墨鱼干称为“明甫干”呢,想必很多温州本地人也不知其中缘由。

看了清人郭钟岳《瓯江小记》记述的一个小故事,才豁然开朗。当时,温州百姓称墨鱼为“明府”。原来清朝某贪官任永嘉令,此人生性贪婪,也喜食墨鱼,一日与朋友闲谈:“此鱼为何名明府?”答曰:“以君故。”贪官曰:“岂以余喜食?”答曰:“否。以墨故。”贪官默然。原来这位永嘉令以为自己喜欢吃墨鱼,老百姓赞扬自己是“明府”,是开明府令,心中窃喜。殊不知,老百姓骂他贪腐黑心堪比墨鱼吐出的黑水,“明府”与“明腐”谐音,讽刺贪官明目张胆腐败,食其肉不解心头之恨,还要用盐水反复煮,风吹暴晒。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贪官难免心悸胆寒。流传过程中,“明府干”又称为“明甫干”,被打上了百姓反腐的鲜明印记,传递了历史记忆和不变心声。

但愿,世间多几道“干菜鸭”,少几份“明甫干”。

《“干菜鸭”与“明甫干”》在线阅读地址:“干菜鸭”与“明甫干”

1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