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靶向发力确保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时间:2023-04-12 04:28:17

靶向发力确保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4:28:17,全文字数:11355。

贾洪杰

“靶向”一词源于医疗术语,特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致癌位点,设计相应的药物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靶向发力搞教育,目的就是提高解决思想问题的精准度、针对性、实效性,确保教育向病灶症结聚焦、对病根祸源发力。

一、靶向发力搞教育,首先要找准“病根”

看病是为了医治身体疾患,保养健康体格;教育目的是解决思想困惑,培塑高尚人格。看病疗伤如果找不到病根,就很难对症下药祛病根;思想教育倘若查不明缘由,也不能一人一事做工作。因此,搞清问题背后的问题是切实解决问题的前提。教育如果抓不住活思想、找不准困惑点,自然就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表及表、无的放矢。增强教育精准度、实效性,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找到思想根子。首先,望闻问切看“病症”。这是医生看病的第一招,就是通过号脉、点穴、询问,量血压、听心率、测五官等途径,对病情有个基本掌握。“三会一好”要求中的会知兵、会谈心,也是这个目的。其实,各级在制订教育计划、组织教育准备时,都要通过重大教育前的思想调查,平时的常态“三互”“双四一”“五同”“知兵情”和谈心交心活动,从察言观色中的表象反应敏锐及时地察觉思想端倪,作出一个初步而相对准确的预判。其次,科学检验查“病理”。医生在了解到基本病情后,一般都要安排患者进一步通过CT检查、抽血化验、穿刺活检等手段途径,探寻致病机理、定性病因病根。同样,搞思想教育也要对谈心谈话、日常观察、心理测试、思想调查得出的结果,通过专业机构大数据分析、党委议教和教育准备会讨论、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做法等,摸清思想底数,掌握来龙去脉。再次,综合诊断定“病根”。综合表面的、深层的一些反映,进一步找到规律性、阶段性的症结,把诱因和缘由厘清楚,搞清楚是常见思想困惑还是罕见价值观扭曲、是个体化的“病例”还是倾向性的问题、是流行性的还是突发性的、是早期的还是晚期的,进而有针对性确定教育的主题内容、目标方向、方法手段、时机步骤,为协调教育资源、搞好教育实施、检验教育实效提供支撑。

二、靶向发力搞教育,核心是开准“药方”

有时病因找到了但不对症下药,不仅治不好病,还会产生副作用。必须紧盯“病根”把“药方”开准,做到既不大惊小怪、小病大治,也不满不在乎、讳疾忌医,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杜绝“一个药方包治百病”。一要选准“医生”。就是要依据“领导讲大课、营连讲小课、官兵讲微课”的原则,结合不同的现实思想反映,确定施教组教层级,选定教育者。一般性的思想疙瘩,要联系身边战友情感亲近、话语亲和、身份亲切的特点,安排他们结对帮带、谈心交心即可,不轻易扩大知情面;成因比较简单的常见问题,要着眼营连主官熟悉工作对象、容易沟通交流的特点,依靠他们在小范围内解决;营连不好解决的复杂问题,要第一时间报告上级领导和机关,靠上去帮助做工作,防止错失良机;一些疑难杂症还要采取“联合会诊”的方式,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此外,如果是心理问题,还要相信依靠科学,邀请专家“话疗”。二要定好“疗法”。就是要针对不同单位对象,差异化设置教育方式方法。主题教育要选固本培元的“中医疗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好党史新中国史军史结合起来,培塑党性修养和政治本色;经常性思想教育要用立竿见影的“中西医结合”,把大道理与个人命运结合起来,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困难,消除思想疙瘩和矛盾困惑;基础教育要靠医养结合的“药膳疗法”,从管根本、固长远、重经常上“文火慢熬、温润经络、滋精补气”,涵养血性担当和道德品行。三要把准“剂量”。官兵身心素质不均、接受程度不同,既有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也有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的,需要注重先进性和层次性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药三分毒”。因此,把好“度”很关键,要区分军官、军士、义务兵等不同对象,思想问题、现实困难、心理疾患不同情形,掌握好现场拿捏度、工作分寸度、语气强弱度,修炼好语重心长、情理交融、拨动心弦的耐心耐性,既防止蜻蜓点水走了过场,又杜绝用力过猛产生抵触。

三、靶向发力搞教育,关键在把准“疗程”

身体治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很少有“药到病除”的,往往是几个疗程下来才能痊愈。思想教育亦是如此,人的思维活动都带有反复性,需要扶上马、送一程,区分施教对象、灵活施教过程、跟踪施教效果。一要选好方法步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明确的课堂灌输、领导率先垂范、群众性自我教育、占领网络用好网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荣誉感召、警示教育、军地共教共育八个方法和教育计划、准备、实施、总结四个步骤,是共性相通的基本路径。对于经常性思想教育来讲,则需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问题择优选定方式方法、程序步骤。要认真思考筹划是“一对一”谈心谈话还是“三帮一”结对帮带,是批评教育还是表扬鼓励,是大庭广众公开讨论还是旁敲侧击私下提醒。方法选对,事半功倍。二要算好时间周期。不同的教育主题、不同的思想问题、不同的引导话题,需要不同的教育周期。比如,对带有政治性的思想问题、传染性的风气问题,必须在“短疗程”内猛药去疴、拔根祛灶;对一些倾向性的建设问题、经常性的现实问题,坚持一个疗程接一个疗程地慢慢调养、恢复元气;对于刻有时代烙印、人性需求的课题,恐怕不能“拧着劲”,要适应特点、摸索经验。三要用好创新手段。要着眼把网络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最大增量”,抓住“手机进班排”这个大好时机,广泛用活官方认可、影响力强的新媒体公众号,让他们占领官兵网络空间。要大胆创新运用直播授课、现场连线等教育新模式,让抖音、快手等平台助力教育,鼓励官兵利用手机拍摄制作平时工作、训练、生活等方面的短视频、情景剧,既可在连队信息视窗展播也可向上级媒体投稿,一个视频短片可能就会化解一个思想疙瘩,一次跟帖讨论可能就会舒缓一次心理忧虑,让官兵在娱乐中受教育。靶向发力确保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四、靶向发力搞教育,重点需盯准“疗效”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消除思想病症,必须把目标导向归正到这个重心和本真上来,切实解决“打不开官兵心锁、走不进官兵心里、得不到官兵认可”的问题。一要确保“治愈率”。思想教育最忌讳“台上夸夸其谈、台下议论纷纷”,由“不信你这个人”发展成“不信这个理”,非常危险。从党委到机关再到基层,都必须强化目标意识,紧紧围绕“培养听党指挥的接班人、砥砺能打胜仗的战斗队、塑造作风优良的子弟兵”这个终极“靶向”,对照《以实际成效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办法(试行)》明确的检验内容、检验项目,转变观念、改变思路,既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更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实效性。二要控制“复发率”。一些倾向性思想问题经过教育,看似一时好转,实则暗疾未清,经常出现反弹复发,不能被假象蒙蔽,需要紧盯重点时节打好“加强针”。比如,每次大项任务展开前,要针对阶段性特征深化宣传动员;每逢党和国家重大活动,要着眼政治要求开展政治纪律教育;每遇处理敏感利益问题,要突出风气建设组织廉政提醒;每当其他单位发生了事故案件,要坚持“别人生病我打疫苗”搞好警示教育。三要提高“满意率”。群众都说好,肯定错不了。官兵满意是衡量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尺。教

提醒您:因为《靶向发力确保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靶向发力确保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在线阅读地址:靶向发力确保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