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构建多维指标体系 锻造一流军事人才

时间:2023-04-12 04:21:16

构建多维指标体系 锻造一流军事人才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4:21:16,全文字数:16533。

胡宇萱 龙方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最紧缺、最急需的是人才;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最基础、最关键的也是人才。因此,充分认识军队人才的基本特征,了解军队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分析研究构建军事人才多维结构指标体系,对于破解我军人才培养的矛盾问题、推进军事人员能力素质全面升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军队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维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构建军事人才多维结构指标体系要始终坚持使命引领、聚焦备战打仗的原则,设置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和要素指标;要坚持着眼未来、面向世界、瞄准一流的原则,构建结构合理、要素齐全的指标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的原则,构建有利于解决突出矛盾问题的指标体系。

着眼于“理论支撑”奠定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培养军队人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这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的。因此,军事人才多维结构指标体系构建首先需要严格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来制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才学、军事人才学等理论,特别是习主席关于军队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等进行总结和提炼,并依据当前国防和军队的发展需求和态势,总结出新时代军队人才应当具有的特征和标志,进而构建出军事人才多维结构指标体系。

着眼于“全面推进”确定指标体系的内容和目标指向。多维结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军事人才个体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和军事人才整体能力水平指标体系。个体能力素质是基础,整体能力水平是关键。这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涵盖了军队人才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要素,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片面的、局部的指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军队人才指标体系建设的内涵,更加符合现代化军事人力资源建设规律。

着眼于“聚优聚能”强化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军队人才整体能力水平是个体能力素质的聚合,个体优势的发挥只有通过整体的耦合才能释放出最大效能,实现最佳效果。我军在过去的军事人力资源建设中,通常把个体指标和整体指标放在同一维度中进行构建,导致两者的目标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发展方向也不够明晰。将军队人才个体能力素质、军队人才队伍整体能力水平分别作为一个维度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按照耦合原理进行设计,可以使指标体系的建设指向性更加精准明确、备战打仗的导向更加突出。

着眼于“精准控制”设定关键指标。军队人才培养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及时对人才个体能力素质和队伍整体能力水平进行评估监测,适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改进,特别是要准确设置能够反映军队人才培养进度和效能的关键指标。在关键指标设定时,可以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精准测算,聚合生成能够切实反映军队人才特征的关键指标,与其他指标一起共同构建形成具有普适性的军事人才多维结构指标体系,实现指标体系由单一静态向多元动态转变,从而更全面地反映人才培养和发展现状。

二、军事人才个体能力素质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前国防和军队发展需要,总结并提炼出政治品格、思维理念、军事素养、行为方式、视野格局对于军事人才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军事人才个体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军事人才五维结构指标体系”。政治品格是衡量军事人才的首要标准,思维理念是军事人员得以成才的前提条件,军事素养是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核心要素,行为方式是军事人才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视野格局是军事人才综合素能更高层次的表现形式。

(一)过硬的政治品格。政治品格是衡量军事人才的首要标准。习主席指出:“要坚持从政治上考察和使用干部,使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对于培育什么样的军人的问题,习主席提出关于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即“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核心要义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听党指挥,并从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军队好干部标准,即“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对党忠诚”作为军队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要求军事人才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在国防和军队建设过程中,军事人才要始终具有坚守政治忠诚、筑牢政治定力、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政治能力、恪守政治纪律等过硬的政治品格,要以革命化引领军队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军事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和根本要求,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方向,事关军事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二)先进的思维理念。在主体认识客体时,思维理念往往呈现一种思维定势,对主体的具体行为、对客体的认知产生重要影响。思维理念影响着军事人才的行为方式,是军事人才得以成才的前提条件。部队建设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思维理念的问题。习主席强调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并多次强调思维理念的重要性,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现代军事斗争具有“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等特征,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和制胜机理与过去机械化战争相比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历史和现实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就必然以这种需求为牵引,形成新的观念、新的体制和新的力量。新的战争形态对军事人才的思维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围绕新的作战方式树立信息主导的思维理念、系统集成的思维理念、科技创新的思维理念、精兵高效的思维理念、联合制胜的思维理念等,提高自身备战打仗能力。

(三)专业的军事素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能力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专业的军事素养是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核心要素。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努力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先进的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不为操作者所掌控,再好的武器装备其优良的战斗性能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战斗力会被大大削减。如今,知识军事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技术发展,战争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以情报战、电子战、导弹战、信息战、网络战、计算机病毒战和指挥控制系统对抗为基本特点的新战争形态出现。这一系列变化对军事人才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厚实的专业基础、复合的知识结构、先进的科技素养、卓越的实战技能等专业技能愈发重要,专业的军事素养已成为衡量军事人才的核心标志,也是军事人才应当具备的重要军事胜任力。

(四)科学的行为方式。习主席提出“推进军事管理革命”的重大命题,军事人才具有科学的行为方式是推进军事管理革命的重要支撑,是其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部队建设中久治难愈的“会议多、文电多、工作组多、检查评比多、各类活动多”的“五多”现象,从根本上说就是军事人员行为方式的问题所导致的,若不及时纠正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随着军事管理不断向信息化、精细化、体系化、法治化发展,军事人员的行为方式、行为特点应当逐渐适应军事管理需要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要求,向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求真务实的行为方式、独立理性的行为方式、灵活创新的行为方式等科学的行为方式转变。构建多维指标体系 锻造一流军事人才

(五)宽广的视野格局

提醒您:因为《构建多维指标体系 锻造一流军事人才》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构建多维指标体系 锻造一流军事人才》在线阅读地址:构建多维指标体系 锻造一流军事人才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