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手磨豆腐

时间:2023-04-12 02:58:32

手磨豆腐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2:58:32,全文字数:16852。

手磨豆腐

(藏族)马青虹

请调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

她左右探探头,用手摸座位下面,寻找着调整靠背的机关。这已经是广播里那个好听的声音第三次提醒了。她又双手伸到靠背的后面使劲掰,但靠背就是纹丝不动。她想,再找不到机关,自己就有被赶下飞机的可能。

她看了一眼旁边闭目养神的中年男子后,没有说话。就在她焦急寻找时,广播里的声音再次响起。

她把身上带着补丁的花布外套脱下,横放在腿上。看了眼正在关行李舱门的空姐,没有说话。

终于,在第五次广播响起的时候,刚才摆放行李箱的空姐注意到这个一头灰白短发的土气的奶奶。空姐利索地帮她调正了座椅。这时,她才发现机关就在扶手上。她抬眼正想说声谢谢时,空姐已经走了。

就在她刚准备打量周围环境的时候,飞机开始加速。

人在慢慢变小,机场在慢慢变小,城市和大地在慢慢变小。直到一切都被大雾笼罩。

她没有看窗外,也没有睡着,只是闭着眼睛缓解高速移动带来的眩晕感。这种感觉远比晕车更让她心惊,毕竟没有站在地上。不只是心,她整个人也悬着,像秋天里一片始终不能落地的叶子。

在这之前,她最远的一次出行就是十年前坐车到县城给准备办结婚证的儿子送户口本。提着起早磨好的豆腐,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客车。刚走到工厂门口蹲下,胃里就一阵翻涌。晕车的症状在看见儿子领着儿媳过来时才缓解了些。

晕车了没?儿子问。

没有晕车,身体好得很。她往旁边挪了挪,刚好挡住花坛里的呕吐物,顺势从包里拿出户口本,让儿子赶紧去办正事。

妈,那我们走了,你回去慢点。儿子办好结婚证就得立马赶回去上班,她看着载着儿子和媳妇的车子消失在前方的弯道,才想起忘了把豆腐交给儿子。那次媳妇叫她伯母,没叫她妈。

想到这里,她摸了摸脚下的蛇皮袋。如果凑近,还能闻到豆腐的味道。

今天,要坐飞机去儿子所在的城市,天还没亮,她就起床把豆腐磨好,到机场时豆腐还带着温热。过安检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不能带上飞机。辩解无果,她只好把豆腐丢进安检处的垃圾桶。

我不要这个,我不饿。她冲着空姐使劲摇头,摆动粗糙的手掌,小心地把递到自己面前的餐盒推远。

三个多小时过去,她想了许多,又觉得什么也没想,飞机便要落地了。她被窗外林立的高楼所震撼,也似乎明白了是什么吸引着儿子要不远万里来到这里。

她试图猜想出儿子的家究竟在哪片楼房里。

由于不识字,她只好采取笨办法,刚才一起下飞机的人往哪里走,她就跟着走。

干妈,这边。她循着声音看见了正在接机口伸直了脑袋的干女儿小芝。小芝早在一周前就到了这里。

干妈,飞机应该不晕吧,我叫你吃点上次给你买的晕车药,你吃没?她刚从人群中走出,小芝就挽着她的手臂抛出一连串的问句。

没有,没有,身体好得很。她摸了摸小芝的手臂回答。

我们先去吃点东西吧。说着小芝就带着她坐上出租车离开了机场。

雨水适时地洒落,由细微的毛毛雨到越来越多的雨滴从天上坠落——半透明状的,透明的是眼前的街道正不断积水,不透明的部分是整座城市的样貌越来越模糊。

车流从她这一侧过,车窗上已经挂起了珠帘,那些被车轮压碎的水发出手磨转动的声响。她捋了捋花白的鬓角,感到没有什么话可说。

你们运气不太好,刚好遇上台风,这雨估计得下一阵子了。司机感到不说话那些雨水便会淤积在胸口,沉默使他感到疲惫。

下雨就是不方便。小芝接话。

她们乘着车继续在宽阔的道路上行驶,被碾碎的雨水升上了半空,将这座城市装扮得更加迷离。她又回头看了一眼刚才的玻璃大楼,感到没有什么话值得说。

我们先去吃点东西,然后坐车去——小芝说的是那边,没有直接说殡仪馆。

一碗面,她象征性地吃了几口,然后放下筷子,如往常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时一般将手揣在怀里。

干妈,快吃啊。小芝利索地将面搅拌一番后才注意到她没有动筷子。

闺女,你吃吧,我不饿。她没有将揣在怀里的手拿出。

你怎么还带着馒头啊。小芝从她的背包里捏到几块硬物,取出一看是十来个凉透了的馒头。

有我在还能饿着你不成?而且飞机上都有免费的饭,你带这干啥?小芝的音调提高了不少。

我——怕——吃不惯这边的东西。她说话时顿了两次,也记住了飞机上的饭菜不要钱。

不是我说你,你看你都带了些什么,馒头、秋衣,还有,你带毛衣干啥?不怕热?我看看你还装了些什么,怪不得大包小包的。小芝拖过她脚下的蛇皮袋,三棵白菜下面斜躺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陶罐,陶罐旁挤着一捆蔫了的油菜薹。

你怎么不把锅碗瓢盆味精盐巴都带齐呢?小芝还想再补充两句,但一口气堵到喉咙口又咽了回去。

城里的菜打了农药的,这个是自己家的,没打农药,我就想着既然要来,就给你带点儿。她的声音很小。

小芝的喉咙咕哝了一下,没有再说话。

她们走出面馆的时候,雨滴落得更大了。馒头被干女儿扔进了面馆的垃圾桶,蛇皮袋以及里面坏掉了的菜叶丢进了刚好经过的垃圾车。陶罐是她硬抢出来的,用两层大号塑料袋包裹着。有些重,累了便换着手拎。

她跟在小芝后面再次坐进出租车,路面已经积水了,几乎看不见行人,车轮来回在她的耳旁碾压着。

车子一直行驶到城郊又朝左拐了十来分钟,才在一棵树边停下。树的左边立着一块高大的牌坊,像墓碑。中间开有一大一小两扇门,她们是从小门进去的。

殡仪馆背靠一座低矮的土丘。这里的地倒是宽敞肥沃,不种些好庄稼有点可惜,但是山一点也没有老家的雄实。

小芝走在前面,同工作人员交谈了一番。两人跟在工作人员的身后坐电梯上到二楼,拐进左手边的第二个房间前。

她的步子放慢了一些。右手边的墙面上是一个个铁皮抽屉,她明白儿子就睡在其中一个匣子里,便死死地盯着那面墙。

工作人员走上前,翻看着手里的工作簿。唐小军,母亲罗英是吗?

她点点头。小芝向左挪了一小步,挽住没有说话的干妈。

这里。工作人员走到铁皮墙前,再次用食指戳了一下工作簿。

终于,铁皮抽屉被拉开。罗英上前的步子不快,前脚掌的鞋底还在光滑的瓷砖上摩擦出了细微的响声。一个明黄色的袋子呈现在她眼前。她的手掌沿着拉链滑动到头才摸到拉环。

呲啦……拉链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持续了十来秒。

儿子的面色苍白了不少,紧闭着眼,眼皮上又起了不少白色的脂肪粒,鼻孔和耳朵被一团白色棉花状的物体堵了起来。隔着湿润的空气,那股沁骨的冰凉感仍然能传递到她身上。冰冰凉凉的,像早冬结霜的菜叶。

她没有哭,伸出短小、布满皲痕的手,像每次儿子出门前站在公路边一样理了理儿子的衣领,也像那时一样,嘴角以微小的弧度上扬,并不言语。

拉链重新拉上后,儿子的遗体被抬走。她则被引领到大厅,坐在左边靠墙的一个位置。她低着头,揉了一下太阳穴。

阿姨您好。一双黑色的皮鞋停在她面前。

她缓慢地抬头,一张彩印宣传册挡住了来人的

提醒您:因为《手磨豆腐》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手磨豆腐》在线阅读地址:手磨豆腐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