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企业业财融合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时间:2023-04-12 01:29:13

企业业财融合的常见问题及应对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1:29:13,全文字数:13886。

祝青峰 江苏省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新环境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面对新情况时逐渐凸显其弊端,无法满足企业新的发展需求。尽快实现财务管理转型,提升管理质量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已成为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形势下,业财融合作为财务工作转型的重要方向,以其在管理上的优势和效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企业已在业财融合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业财融合作为目前财务工作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相比传统的工作范围,其要求财务工作人员涉及的范围更广,财务人员要跳出个人财务工作圈子,将业务开展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提升思想认识的高度,从企业全局的角度思考业务的开展,将管理和监督融入业务各环节,监控业务过程,监督和评价业务的开展成果。

实施业财融合后,财务人员会对业务环节有更加精准的认知,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财务分析和更有可行性的管理建议,极大地提升财务工作质量。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弥补传统财务工作的不足

传统的财务工作侧重于会计账务处理,主要对已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记录,根据管理需要出具各类财务报表和分析,比较局限于事后的反应[1],对事务前瞻性的预测和过程中的管控相对缺失,对问题的分析也相对滞后,无法真正体现财务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另外,财务人员的工作局限在财务领域,对业务环节缺乏了解,参与度也不高,对业务推进的作用不够明显。实施业财融合后,对财务工作的要求将更加全面和深入,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将更强,将会积极介入各业务的主要环节,从更高的视角观察业务开展,可以做到事前参与决策和提供建议,事中做好问题监督和意见反馈,事后开展成果评价和业绩考核,扩大财务管理的工作范围,弥补传统财务工作中欠缺的环节,加大财务管理力度。

(二)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业财融合模式下,财务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互联互通,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的即时共享及大数据分析,掌握业务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进展状况,并从财务专业的角度监管,控制管理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有效识别和预警潜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减少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

同时,财务人员熟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掌握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方向,实际工作中又能介入业务各主要环节,掌握业务信息,对检查业务开展合规性方面有较大优势,这将使其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和更有高度,其提供的应对方案也更周全,可以有效降低干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保障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使其减少风险冲击。

(三)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能力素质

业财融合工作虽然以财务部门为实施主体,将财务工作向其他业务部门延伸,但业务部门也需要了解相关的财务知识,在业务开展中配合财务部门的管理。只有双向融合,互相促进,才能使融合更有成效。

由此,业财融合模式下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需要熟悉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对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作为业财融合工作主力的财务管理人员,更需要改变传统惯性思维,转换角色,努力提升业务管理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树立大局观,从企业发展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经营管理中,包括对业务流程、管理架构与经营方式的设定等高层级管理工作,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在工作中与企业管理层纵向沟通,将管理层的意志落实在业务管理上,在与业务部门横向沟通时,掌握业务动态,实时纠正偏差,确保其不偏离轨道。业财融合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既有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业财融合认识不足,缺乏业财融合理念

业财融合在企业管理中能否有效发挥作用,除了财务部门的积极推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各业务部门的配合。

如果企业上下对业财融合理念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足够的认识,必然会导致企业管理层缺乏重视,无心推动业财融合,也不会投入很多资源;而业务部门可能出现配合度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工作难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目标无法保持一致,工作上缺乏融合,各自为政,双方对业务的风险认知和管理理念存在偏差,缺乏来自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强力整合,将会导致企业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和盘活,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因此,推进业财融合工作要有认识和思想上的统一,否则无法正常开展,也无法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

(二)未建立健全业财融合管理机制,缺乏配套制度

一些企业可能意识到业财融合在管理上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缺乏相关执行机制,配套制度建设和政策宣贯相对滞后,导致推进业财融合的管理条件和环境不成熟。

企业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根据业财融合理念在制度上明确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在业务管理上没有给予财务部门明确的管理权限[3],也没有制定好财务与业务之间融合协调的具体机制和作业规范,在岗位、人员安排及业务流程设定等方面没有从业财融合的角度统筹考虑,最终会导致业财融合进展不顺或效果不彰,工作无法有效推进。没有建立配套的业财融合管理机制,业财融合只能停留在理念上,无法落地、做实,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仍旧没有发生改变。

(三)信息化系统建设无法满足业财融合需要

业财融合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传递,为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十分关键。

运用信息化系统整合数据是保证业财融合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现代企业大多数业务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不是所有企业都实现了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仍有不少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实现信息系统的集成,导致财务管理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无法及时、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企业业财融合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由于数据不能实现传递和共享,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无法通过信息系统了解对方的工作开展情况,业务部门的经营数据无法反馈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由于缺乏业务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跟踪和监控,使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和价值大大降低。

(四)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无法胜任工作要求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的工作常常局限于账务相关内容,包括账务处理和财务报告编制,对业务领域涉及较少,因此,大部分财务人员只关注财务工作相关能力的提升,对非财务领域的能力培养缺乏重视,缺少业务管理方面学习的动力,相关培训或学习的平台又难以轻易获取。

在这种情况下,以财务人员现有的工作能力就难以满足财务工作转型的需要,将会严重制约财务转型工作的开展。因为业财融合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传统情况下更高,也更全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需要。

此外,财

提醒您:因为《企业业财融合的常见问题及应对》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企业业财融合的常见问题及应对》在线阅读地址:企业业财融合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