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第七章 亲仁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第七章 亲仁,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概要】


为什么要亲近仁者?因为仁者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弟子规》告诉我们仁者说话直,态度不会谄媚,这就使人顿生敬畏之心。虽然仁者看起来使人敬畏,可他是真正有爱心的人,所以真正接近他,你就知道他对人是非常和蔼可亲的(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此外,仁者与众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论语》中多有阐述。孔子认为,不仁者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因为他们没有定力,时间一久就会被周围环境所干扰而走极端路线。孔子又说:“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道而取得富贵,君子也是不会接受的。君子离开了仁,怎么还能成名呢?君子从来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的,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孔子在讲“仁”的时候,不仅说要“爱人”,而且还说要“恨人”。这是说仁者的平等心。孔子还说“我没有见过好仁的人厌恶不仁的人”,这也同样是在说明仁者的平等心。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地方。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是本章的主旨,亲近仁者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与仁者为邻(里仁为美),如果不亲近仁者,不与仁者为邻,就正如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永远都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解脱的道路了。孔子认为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安顿在有仁者之处,怎么能是明智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善人修德行善,亲近他们,就会受到他们熏陶,走向仁者的道路;恶人行恶酿灾,远避他们,就不会有祸害的牵连,走向堕落的道路。孟母三迁说明了亲仁的含义。不仅人亲仁就变成好人,甚至连动物生活在善处也能变好。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这是因为仁者(君子)与小人有本质的区别。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段话,是说明君子和小人区别,就在于他们的想法不同,如果小人将意念转变过来,也就成为了君子。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意思是依从个人的私利而行动,就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因为小人念头总是自私的,所以与生俱来的欲望会促使他“放于利而行”,即依个人利益而去做事。既然只依个人利益行事,肯定就会破坏别人的利益,所以他会“多怨”,即招致很多怨恨。孔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可以明白大义,小人只能明白小利。因为一念之间的想法不同,所以君子就会明白大义,小人就只会明白小利。

既然仁者是大家都要尊重的对象,那么在人才选拔上要把仁者提拔在重要领导岗位上。孟子说:“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意思是,只有仁德的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不仁德的人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恶行播散给群众。孔子提出实施仁政,那么就必须把正直的仁者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尧舜禹三代之治因为让有仁德的在朝廷上,所以才天下天平。反过来,多少王朝因为奸臣当道而走向衰落?只有仁者才能实施仁政。仁政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这种民本思想实际就是最高领导者要以国为家,把一个国家当做了自己的家,那么百姓就不仅都是他的臣民,也都是他的亲人,如此一来仁政就降临了。而能够这样做的人只有仁者,所以仁者在高位才能实施仁政。



【原文】


同是人,类不齐[1],流俗众[2],仁者希[3]。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4],色不媚[5]。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6],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7],百事坏[8]。



【注释】


[1] 类不齐:种类不相同。类:种类。有人译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此“类”不仅是品行种类,还指才能种类,即德才高低各不相同。

[2] 流俗众:平庸的人多。流俗:指世间平庸的人。

[3] 仁者希:有德行的人稀少。仁者:仅从辞典上解释,《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有三个义项:有德行的人;有恩情的人;佛教语,对人的尊称。希:罕见,少,后作“稀”。

[4] 言不讳:言辞没有顾忌。言:说话,言辞。讳:顾忌,畏惧,忌讳,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5] 色不媚:脸色不会谄媚。色:脸色。媚:谄媚,讨好。

[6] 德日进:德行每天都会长进。德:德行,品行,道德。日:每日,每天。进:长进,进步。

[7] 小人进:德行不好的人就会靠近我们。小人:德行不好、人格卑鄙、识见浅狭的人。进:靠近。

[8] 百事坏:一切事情都会败坏。坏:毁坏,失败。



【译文】


同样是人,种类却不相同,平庸的人多,而有德行的人却很稀少。

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会敬畏他;因为仁者说话直,脸色不会谄媚。

能够亲近仁者,有说不完的好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失一天比一天减少。

不亲近仁者,有说不完的害处;德行不好的人就会靠近我们,一切事情都会败坏。



【解读】

仁者与众不同的地方


《弟子规》说:“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同样是人,种类却不相同,平庸的人多,而有德行的人却很稀少。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会敬畏他;因为仁者说话直,脸色不会谄媚。

这里告诉我们仁者说话直,态度不会谄媚,与众不同,这就使人顿生敬畏之心。

孔子赞扬正直,反对巧言令色,当然也就提倡直言,反对花言巧语。孔子的著名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事奉君主,频繁地谏诤,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频繁地谏诤,就会被疏远。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般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喜欢戴高帽子,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我不能因为随顺世俗就放弃自己的原则,为了自己的个人的利益而去说一些违心的话。我说忠言,虽然对方当时不喜欢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明白了道理以后,就会感谢我。魏征谏唐太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所以从长远利益来说,说直话的人不会吃亏的。

孔子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还没有轮到你发言你就抢着说话,这叫做急躁;已经轮到你发言了你却不说,这叫做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就冒然说话,这叫做盲目。其中“已经轮到你发言了你却不说,这叫做隐瞒”,其实说的就是仁者“言不讳,色不媚”的特点。

虽然仁者看起来使人敬畏,但是他是真正有爱心的人,所以真正接近他,你就知道他对人是非常和蔼可亲的。《论语》记载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出自《论语·子张》)这个描述的对象实际上就是孔子。

南怀瑾先生解读说:“这是下论(作者认为与上论第九篇《子罕篇》性质有相同之处),曾经提到过赞扬孔子的话。他说一个人有高度的修养,就是君子之人,有三种变相:看起来不可侵犯,实际上跟他一亲近,又非常温和,充满了感情,但听他讲话,尽管他说笑话,但他言语的内容,又非常庄严,不可侵犯的。这是讲有高度修养的人。上论(指《子罕篇》)中有这三句话的同义语用来形容孔子,他这里再重提一下,强调君子学养的典型。”

此外,仁者与众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论语》中多有阐述,试摘要阐述如下: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出自《论语·里仁》)不仁者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者安仁,智者贪仁。

孔子认为,不仁者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因为他们没有定力,时间一久就会被周围环境所干扰而走极端路线。处于贫困之中的人就会犯上作乱,铤而走险;处于安乐之中的人就会骄奢淫逸,腐化堕落。

定力是佛家语言,但是我们在生活中要经常运用。简单地说就是思想集中而不受外界干扰的意志力。修行人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称为定力。即不论遭遇任何境地,均能有如如不动之禅定力。佛教“禅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

不仁者没有定力,就只能随波逐流。智者虽然已经有一定的定力,但是他在求仁的时候存有贪心,因此他积德行善是为自己求得更好的处境和名利,为做功德而做功德。梁武帝做功德受到达摩的否定。实际上,梁武帝的境界就相当于智者的境界。他并非没有功德,但是他为功德而做功德,执著于功德有多少,他的功德就不是佛教所主张的真正的功德。

仁者是什么人呢?仁者安于仁的境界之中,已经没有一切分别心,他求仁,但不贪仁。他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本分,既不求下世大富大贵,也不求此世升官发财。他永远是慈悲的,善良的,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他时刻都有定力,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因一得为喜,也不因一失为忧。当他处于困境时,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失去生活的勇气,他仍旧会自强不息。当他处于顺境时,他不会忘乎所以,更不会骄奢淫逸。

所以,在上面三种人当中,智者虽然已经自觉地在追求仁了,但是由于他有贪心,世间名利仍旧没有看破,所以不是真正的仁者。只有无分别心有大定力的仁者才是孔子所称颂和赞扬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同上)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道而取得富贵,君子也是不会接受的。君子离开了仁,怎么还能成名呢?君子从来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的,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这就是君子的性格。对于这段话字面上的理解,有人不明白贫与贱既然是人之所恶,为什么还要“得之”呢?因此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应该改为“失之”。实际上,这段话是互文见义(互文见义用法见第四章“上循分,下称家”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道而取得富贵,君子是不会接受的。”君子求仁,就必须在生活中有定力,不管是处于富贵,还是贫穷,他都要念念不往“仁”,不义之财,君子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不正当的手段,可能马上会发大财,但他离开了仁,就没有一点价值了。“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离开了仁,他还靠什么立足呢?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无人问。那是对小人来说的。君子求仁,可能他偏偏就做亏本生意。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出自《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能爱人和恨人。这是说明仁者的平等心,前章“泛爱众”已经论及这种境界。

孔子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实际上仁者即无分别心,就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平等心一生起来,就没有爱和恨了。但是仁者下手之处不是这样的。如果仁者无憎无爱,就不能知道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邪道?必然是非不分,忠奸不辩,那么仁者就不可能有入世的智慧。爱与恨是从“用”来说明的,而“无爱恨”是从“体”上来说明的。从世间法来说,若仁者无恨,必然无爱,那他就不可能成为仁者了。只有有恨,才有爱;也只有爱,才有恨。这是入仁的基础。但是从宋儒到现在,都把孔子的“爱憎”理解错了,以为有爱就要恨,必然泾渭分明,水火不相容。实际上孔子没有这个意思。孔子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又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意思是说“抨击那些过错,不要去指责某人的过错。”“责备自己很重,责备别人很轻。”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想要人自己寻找自己的过错罢了。自己寻找自己的过错,就会时时反省自己,没有时间去指责别人了。

即使是恶人,也不一定没有一点不好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孟子说:“能言距杨、墨,圣人之徒也。”(《孟子·藤文公下》)能够批判杨墨就是圣人的弟子,是因为杨墨的学说非正道,而不是杨墨本人。孟子批杨墨也是万不得已,而不是象后世宋儒等人,反而恨天下没有杨墨可批,自己就不能标新立异,所以就从佛老开刀。孟子总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的,例如武王伐纣,太公带兵征战,伯夷则拦马强谏,两个人有如水火。但孟子说:“二人都是天下的大老!”不仅没有轻率地划分优劣,而且对伯夷还极其赞美,说:“伯夷,眼睛不去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会听不好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去使唤。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事,天下昏乱,就退居田野。在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乱民的地方,他都不忍心去居住。他认为同无知的乡下人相处,好象穿戴着礼服礼帽坐在烂泥或炭灰之上。商纣王时候,他住在北海边上,等待天下清平。所以听到伯夷的名字的人,贪得无厌的心就会廉洁起来,懦弱无能的人也会树立志向。”故孟子说:“伯夷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 钱道 千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