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小孝——中孝——大孝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小孝——中孝——大孝,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礼记》说:“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

《弟子规》“首孝悌”就是从“小孝”开始的。“小孝用力”,在《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中,说得很详细。“慈幼爱长”就是这种“小孝”的概括,作为长辈要慈爱孩子,作为子女就要孝顺长辈,这种爱没有一点私心,以至于为了对方而忘记了劳苦。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儿女忘记了劳苦是不用说的,而子女为孝顺父母忘记了劳苦有多少呢?所以《弟子规》列出那么多为人弟为人子的行为规范,难道没有必要吗?连小孝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中孝,更不用说大孝了。

“中孝”就是建立功劳,是有本事出来为官,为国家建功立业,自然就能显亲扬名,给家族带来了光荣。如何建功立业呢?居官治民,亲近仁者,树立正义的榜样,近贤人,远小人,不杀无罪,不取不义,故能“不辱”其亲。由于他们为官能尊仁安义,清廉自守,故能得到一方百姓的赞美。这在《弟子规·总叙》中就是“次谨信”“而亲仁”所说的内容。

“大孝不匮”,《礼记》说是“博施备物”。有人理解为:“博施”即博施天下以仁义,以德教化天下百姓,为天下做出榜样;“备物”指富有四海,用四海之内的物产来祭祀自己的宗庙,即为祖宗争得一个天下,显身四海,光宗耀祖。这样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是大孝的真正意义。所谓“博施”,即是《弟子规·总叙》中所说的“泛爱众”的境界,平等博爱一切众生,那么就要给众生以实际的利益,所以要普遍施与,多多给予。所谓“备物”,即备办各种器物。《易·系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孔颖达疏:“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所以,“备物”是备天下之物为天下之人所用,这是孝的最高境界。以天下长者为父母,以天下幼者为子女,这就是“泛爱众”的境界,在亲亲——仁民——爱物这三个阶段中处于最高阶段。归根结底,大孝就是让父母达到圣贤的境界,得到究竟的解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 钱道 千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