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泛爱众”与“兼爱”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泛爱众”与“兼爱”,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孝道,这是孔子道德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当时的显学代表人物墨子所反对的。墨子提出“兼爱”,故其“薄亲”,如反对儒家的厚葬以及种种繁琐的礼节。实际上,孔子教育弟子做人的入手处虽然是从家庭开始,但其归结点还是要爱洒众生,他说的“泛爱众”与“兼爱”并没有什么区别。孟子提出做人三部曲,即亲亲——仁民——爱物,首先爱自己的亲人,然后爱别人,最后爱一切众生,这样就能按部就班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最高境界(出世)。

圣贤何尝不想一切众生都相互友爱,但是面对人欲横流的世界,如果不先从小我做起,又怎么能够趋向大我。如果实行墨子的“薄葬”,人们就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连父母祖宗都不要了,还谈什么兼爱呢?孔子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大道的境界,他很向往“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孔子说:大道推行的时候,夏商周三代的盛况,我没有看到,但我有志去实现。大道实行,天下为公。选拔贤才,荐举能人,互相信任,和睦共处。因此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亲人为亲,而是以自己之亲推及别人之亲;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儿子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别人之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的人,都有所养。男婚女嫁,各得其所。人们都不会随意把财物丢弃在地上,也不会私藏而独自享受。竭尽自己的全力办事,并不是为自己。因此人们不用锁门想法防备别人,从来不会有盗贼出现。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就是大同世界。(原文见《礼记·礼运说》)

这就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从《礼记》孔子所感叹的那一段话来看,孔子希望爱心遍及一切众生,一切平等,没有分别,与佛家的大慈大悲又有什么区别呢?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所以孔子、孟子的下手处虽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但最终也是要把爱心洒遍人间和众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 钱道 千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