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真相与错觉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真相与错觉

生活经历法:观察星座,不要只盯着星星

书籍名:《真相与错觉》    作者:塔莎.欧里希
推荐阅读:真相与错觉txt下载 真相与错觉笔趣阁 真相与错觉顶点 真相与错觉快眼 真相与错觉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真相与错觉》生活经历法:观察星座,不要只盯着星星,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我的丈夫是个大书呆子,这也是我嫁给他的原因。他白天在一家工程公司做IT系统架构师,晚上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天文学。几年前,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抑制对天文的热爱,于是想买一台配得上自己热爱之心的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价格不菲,他叫来了大约8位家庭成员,号召每个人出一点力来筹备这个有史以来最棒的生日礼物。每次使用这台心爱的望远镜时,他都会用一整个晚上把它搭好,调试好,有时还会安上相机,观察在不同时段天上会有哪些不同天体。然后,他会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在屋顶上,入神地望着木星上的大红斑、月球上的某个陨石坑或土星的光环。

有一个周末,我们来到科罗拉多山上的小木屋度假。那晚天气凉爽,我猜他可能下一秒钟就要搬出望远镜来了。当听到后门“砰”的一声关上时,我本以为他会一如既往地喊道:“嗨,快来看看这个!”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听到这样的惊叹,我决定出去看看怎么回事,然后惊讶地发现他坐在那里,双眼望着天空,望远镜还在旁边的手提箱里。

“望远镜坏了吗?”我惊恐地问道。

他微笑着安慰我说没有。“我一出来,眼睛适应了之后,”他解释道,“就开始望着天上所有的星座。你看今晚的银河系多么漂亮。”他看着我一脸困惑的样子,说:“有时后退一步,看看更广阔的星空,真的非常棒!”

就自我检查而言,同样也是如此。如果刚学到的正念方法有助于你理解当下的自己,那么生活经历法会帮助你回顾过去,明白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塑造你的。如果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是一颗星星,那么整个生活经历就是星座。如果全部时间都用来透过望远镜片看单独的一颗颗星星,便无法欣赏那点缀天空的星座之美妙与星等[46]。为达到这一目的,蒂莫西·威尔逊称,“为自己的生活作传”[47]是一种非常有效但远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正在变成怎样的人,以及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

美国心理学教授丹·麦克亚当斯30多年来致力于对生活经历法的研究。他与同事采用的帮助人们回顾生活经历的方法就像这样:

将你的生活想象成一本书。把这本书分成几章,每章都代表了你生活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想出5~10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比如人生的高潮、低谷、转折点、早年记忆、重要的童年往事、重要的成年事件或其他任何可以自我界定的事件。每件事提供至少一段说明:

(1)何时发生了何事,涉及何人。

(2)你和他人当时有何想法和感受,这件事的哪些方面对你来说特别重要。

(3)这件事说明你是怎样的人,你是如何变成现在的样子的以及你可能会成为怎样的人。

写下这些说明后,后退一步,从整体上看看自己的生活经历:

(1)从经历中了解到哪些重要主题、感受或教训?

(2)生活经历说明了你是怎样的人以及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3)生活经历说明了你的价值观、热情、渴望、与环境的契合度、模式、反应及对他人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呢?[48]

麦克亚当斯与同事收集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经历后发现,这些生活经历的主题通常包罗万象。确定这些主题有助于理解看似矛盾的自我。我们以蔡斯的故事为例。他是公益组织资金筹款人,热爱自己的工作。他性格内向,对工作充满热情,而工作的性质要求他不时与人闲谈,这些特征乍听上去有些矛盾。但当蔡斯审视自己的生活经历时,发现他生活中每次最佳状态都与为不幸的人“做好事”有关。因此,尽管这份工作需要与他人有许多交流,通常一个内向的人不喜欢这样,却能让蔡斯实现其最重要的价值——帮助他人。如果帮助他人需要进行一些社交活动,蔡斯也乐意为之。

一起来看下几种为“个人生活作传”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能产生真正的洞察力。研究表明,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往往对生活中的关键事件有着更复杂的叙述:他们更有可能从不同视角描述每件事情,包括做出多种解释,探索复杂甚至矛盾的多种情感等。在许多方面,这一复杂性与对绝对真理的需求(前一章中提过)背道而驰:有自我意识的人不会寻求简单、可概括的事实,他们乐于追求生活中关键事件的复杂性。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复杂的生活经历与个人的不断成长和走向未来的成熟岁月是密切相关的。[49]

同时,人们也想寻求一种叫主题一致性的东西。当人们能够在许多重要的生活事件中找到一致的主题时,便能收获意外的自我洞察力,就像蔡斯发现其“做好事”的主题那样。[50]常见的主题包括成就(即个人成功)、人际关系(即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联系)以及成长(即把生活看作发展与进步的机会)。[51]还有一个极其有趣的生活经历主题,麦克亚当斯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此:救赎主题。有着“玷污心理”的人们会看到好事变坏事的模式,而有着“救赎心理”的人们则相信坏事能变成好事。

自我意识研究学者蒂莫西·威尔逊与同事对美国杜克大学那些为学业挣扎的大一新生进行了研究,研究证明了救赎心理的强大力量。[52]很明显,学生糟糕的学习成绩与该校“好学生、好学校、好未来”的说法大相径庭。威尔逊与团队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观看了高年级学生的视频,其中说明了这些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后是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也就是说,那些新生听到了一种新说法,这种说法为其挣扎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另外一组则没有听到新说法。实验结果相当引人注目:一年之后,听到新说法的学生的GPA平均提高了11%(而那些秉持旧说法的学生,GPA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轻微下降),更不可能有退学危险(只有5%听到新说法的学生承认放弃,而秉持旧说法的学生放弃的比例则高达25%)。

关于救赎心理,麦克亚当斯的研究中的一位年轻人就是生动的例子。我们就叫他詹姆斯吧。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他的母亲遭到强奸生下了他。自出生以来,他就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挑战,其中有一次被刺后濒临死亡。面临这种境遇,多数人可能只看到黑暗,感到绝望,詹姆斯却看到了希望:“当时已经死了,但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我的人生哲学向来是积极而非消极地面对任何境遇。如果你有积极的心态,就会进步;如果你心态消极,只会沉沦溺死。”[53]人们很容易给詹姆斯贴上过于积极的标签。但对他这样的人群的研究明确表明:如果我们正确看待挑战,并将其视为一次救赎的机会,即便是最可怕的经历,也会帮助我们学习、成长和提高。[54]

因此,当写下你的人生经历时,不要把它看作一次流畅的好莱坞式叙事。多多接纳那些复杂事物、细微差别以及矛盾之处,会帮助你欣赏隐藏在美丽的混乱之中的真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 低增长社会: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危机的应对之道 1分钟物理 深度营养:为什么人类的基因需要传统饮食 获客 叛逆天才:拒绝一颗盲从的心,让自己闪闪发光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 女主她超可爱 女尊之夫郎是只鬼 女尊之科举宠夫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