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普学习 >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第5章 自信意味着什么?(3)

书籍名:《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作者:罗伯特·阿尔伯蒂
推荐阅读: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txt下载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笔趣阁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顶点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快眼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第5章 自信意味着什么?(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渴望自我表达而采取极端攻击行为的人,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尽管他们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经常能得到自我强化和表达,但由于他们替别人选择和贬损了别人的价值,他们的攻击行为会伤害别人。

攻击行为通常会羞辱接受者。由于权利被否定,接受者会感到受伤、抵触和羞辱。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了。攻击行为可能实现发送者的目标,但却造成了别人的痛苦和挫折,随后可能会遭到报复。

也有一些自信训练专家喜欢在上述行为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第四种方式——非直接攻击行为。他们认为,很多攻击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非对抗性的行为。有时候,这种行为是秘密进行的;有时候它们带着伪装的面具,看上去微笑、友善、和蔼,却隐藏着卑鄙的或破坏性的行动。我们把这种行为方式当作是攻击性行为的一种形式,为简明起见,对其不再作单独的讨论。然而,我们承认这种行为方式的重要性,在第18章中将对其进行更多的讨论。

在同样的情境下,恰当的自信行为将会使发送者得到自我强化,如实地表达自身的感受,并且通常能够实现自身的目标。当你自主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时,伴随你的自信行为的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即使在你达不到目标时也是如此。

不自信行为攻击行为自信行为发送者发送者发送者自我否定损人利己自我强化受抑制富于表现富于表现受伤感、焦虑控制别人对自己很满意允许别人替自己选择为别人作选择

为自己选择

实现不了渴望的目标通过伤害别人来实现渴望的目标能实现渴望的目标

接受者接受者接受者内疚或恼怒自我否定自我提高轻视发送者

受伤感、自卫、羞辱富于表现

以牺牲发送者的利益为代价而实现自身渴望的目标实现不了渴望的目标

能实现渴望的目标



当我们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待以上三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种相应的模式:不自信行为会使接受者对发送者产生同情、困惑和彻底的轻视。同时,接受者会因自己目标的实现是以牺牲发送者的利益为代价的而感到内疚或愤怒。攻击行为的接受者通常会感到受伤、羞辱,产生戒备心理,甚至会以攻击行为挥戈相向。相反,自信行为可以增强双方的自我价值感,允许双方都充分地自我表达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之,很明显,不自信行为中的自我否定会让发送者受到伤害;攻击性行为则会伤害接受者(也可能伤害双方)。在自信行为中,双方都不会受到伤害,而且可能会共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耶稣的真实王朝 姚依林—百夕谈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亚历山大大帝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鸦片战争实录 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