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推荐序二

书籍名:《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作者:成思行
推荐阅读:一个记者能走多远txt下载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笔趣阁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顶点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快眼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推荐序二,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张瑞敏

艾丰是名人。

我认识艾丰,就是从“名”开始的,不过,这个“名”是指“名牌”。

我是1984年12月来到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当时工厂的状况是亏空147万元,濒临倒闭。为了改变工厂状况,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制造技术。

“德国造”在世界上的美誉,尤其是德国人的质量意识,给了我深深的印象与刺激,因此,刚开始做冰箱时,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是抓质量。但是,那时比抓质量更难的是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环境、供求关系决定了人们不会去关注质量,更别说创名牌了。

因此,1985年当我对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发展提出走“名牌战略”时,我们的干部没有多少人对此有理解,甚至有人觉得“名牌”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这也不能责怪他们,因为当时青岛电冰箱厂门口每天都有人在以1500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一张“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票”。在这种状况下,你要干部、工人认真地抓质量、创名牌,他们认为你的话不着边际!“砸掉76台不合格冰箱事件”就是在那时发生的,当时似乎只有用这种在现在看来有点过激的方式来唤醒大家的质量意识。

因此,在这种思绪下,当我接触到艾丰关于名牌的言论时,就像遇到了名师与知己!其中一件事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十分清楚:

大概是在1994年,有人送我一本艾丰作序的书,序的标题是《宏伟的名牌事业》,现在看来,这篇文章像一本普及名牌的教科书一样,从“什么是名牌”、“名牌的意义何在”等最基本的内容开始讲起,艾丰在这篇文章里纵横捭阖地论述了中国的名牌事业以及名牌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这篇文章一下子打动了我。

艾丰评传

“名”人艾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变革的HR:从外到内的HR新模式 120医生答120问 生命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