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推荐序一

书籍名:《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作者:成思行
推荐阅读:一个记者能走多远txt下载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笔趣阁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顶点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快眼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推荐序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来组织社会活动,是艾丰创新生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当然不是艾丰同志的发明。但是,自觉地做,把组织社会活动放到新闻工作部门的重要位置上来做,倾注心力来做,做得如此有声有色,在社会上产生持久而巨大的影响,艾丰创新之功不可没。这是新闻工作的一个新局面,其中值得探讨研究的实践和理论问题甚多。希望有识者能继续有所推进。

我和艾丰同志相识多年,但过去却甚少长谈的机会。读了他的评传,收获良多,写下这一点感想,也算是一次交流,就正于艾丰同志和本书的读者。

2007年3月

范敬宜

“想总理想的事情”,这是艾丰传记原拟使用的书名。一瞧这书名,准有人会吓一跳:谁这么狂妄?

不用调查研究,准是艾丰!只有艾丰才有这样的胆气,敢于把自己的“名言”堂而皇之、惊世骇俗地同意用做自己传记的书名。

“想总理想的事情”,敢于这样“夫子自道”,而且能够真正这样去实践的,可能只有艾丰。这正是艾丰的可贵之处、可爱之处。

我和艾丰从相识到共事到相知,已有二十多年,可以说是深知其人。他的最大特点是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从不掩饰自己的“狂妄”。不过需要修正的是:他狂而不妄。

所谓“想总理想的事情”,我的理解无非是:作为一个有出息、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第一,应当站得高,看得远,胸怀大局,情系苍生,心中时刻装着960万平方公里和13亿人口这两个大数字,并把它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第二,应当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观察和研究国情、社情、民情,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在人民群众中具体化的过程。第三,善于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经常去发现、体察和研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决策部门提供带有全局性、前瞻性、预见性的信息和建议。这些,都是记者的天职,实在算不上是“狂妄”。

从本书的叙述中可以看到,艾丰确是按照这样的抱负和思路去当记者的。在工作中,他经常强调的是:大思路、大眼光、大手笔,经常写出的也是可以引起高层重视、中层关注、基层爱读,甚至能够起到影响决策作用的“大文章”。这些“大”,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他始终把精力用在潜心研究理论、研究大局、研究实际的成果,也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

这里有一个我亲历的故事。1995年8月23日,下午两点多钟,我突然接到中宣部领导同志的电话,传达江泽民总书记指示,要《人民日报》写一篇关于企业改革方向的评论员文章,必须次日见报。那天正是星期日,这样十万火急的重要任务谁来完成?我想到了艾丰。于是立刻驱车赶到报社,找到艾丰已经三点多钟,我蛮不讲理地“指令”他五点以前必须交稿。艾丰从容地接受了任务,我就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心里暗想这真有点“温酒斩华雄”的味道。果然,五点刚过,艾丰就把洋洋两千多字的《把握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交卷了。前后不到两小时,真可谓“倚马可待”。

事有凑巧,这篇评论员文章在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后,当天晚上江泽民总书记设宴招待新加坡客人吴作栋,席间客人问到中国企业改革问题,江泽民同志说:你可以看一下今天《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它比较全面地回答了你想了解的问题。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事后,我在《总编辑手记》里写了一篇题为《新闻工作要有点“压”“逼”“榨”》的评报意见,其中说到:“快,要靠平时的积累,靠自身素养。这篇评论虽是急就章,但仍然有思想,有内容,不是应景之作。这很不容易,作者厚积薄发。如果头脑空空,没有积累,恐怕只能说些空话。石头里是榨不出油来的。”

这样的事例,在艾丰决非个案。如果他不是经常想着“总理想的事情”,纵然有生花妙笔,也决不可能在两小时内写出如此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文章。大文章来自大抱负、大眼光、大思路。

这也使我经常想到一个问题:时下新闻界流行一种说法——“现在的记者太浮躁”。什么叫“浮躁”?就是缺少大抱负、大眼光,热中于一些小事、小利、小是、小非。读读艾丰的新闻生涯和成长道路,也许会有些感悟。因此,当最终没有选择“想总理想的事情”作为书名,我是略感遗憾的。

我一直记得新闻界前辈吴冷西同志生前对我说过的一番话。他说,毛主席对报人最佩服的是张季鸾。他老人家认为张季鸾的特点一是会写文章,是大手笔;二是会“串门”,不论多大的官、多高的门槛,他都能出入无阻,广交朋友,所以他心里装的事情特别多。冷西同志说:“我希望你能向他学习,当个大记者。”

当时我笑道:“我老了,没有这个雄心壮志了,艾丰还差不多。”

趁着艾丰传记出版的机会,我现在把冷西同志的话转述给他。这事以前没有向他说过——怕的是又被人认为助长他的“狂”劲儿。现在艾丰也快步入“老之将至”的行列了,说说无所谓了……

艾丰评传

想总理想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变革的HR:从外到内的HR新模式 120医生答120问 生命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