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推荐序三

书籍名:《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作者:成思行
推荐阅读:一个记者能走多远txt下载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笔趣阁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顶点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快眼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推荐序三,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名牌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一种最有说服力的象征。因此,它不仅可以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也同样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名牌是国宝,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素质的体现,它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体现,因此它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名牌是一种奇妙的财富。

它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

它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它是简单的,又是纷繁的。

它是自己的,又是社会的。

它是不容易被破坏的,又是极容易被破坏的。

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今日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自己的名牌: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队伍,名牌群体!

创名牌很难,创大名牌更难,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也正是因为难,所以我们必须现在就起步,不然就更迟了。

这正是我思考了很久却没有找到准确语言表达的关于“名牌”的感受!在那时,能看到如此精辟、生动、鲜明的对“名牌”内涵的阐释,对于我来说,真如“及时雨”!我当即把这篇文章复印发放给每个中层干部学习,并且专门组织干部结合我们自己的发展反复讨论,树立名牌意识,坚定走创名牌道路的信心。

从那以后,我就特别留心艾丰关于名牌的论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与发展,创品牌才能振兴我们的民族已成为共识,尤其是不仅要创国内名牌,更要创出国际名牌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也正在逐步成为中国企业的行动。这些年来,海尔以“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思路,在美国、欧洲、东南亚、日本等国际家电市场上已经初步形成了海尔全球品牌布局。尽管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要进一步提高,甚至在创国际名牌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但是创业22年来,海尔一直坚定不移地向着创名牌的目标迅跑,已经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名牌之间的距离,正在创造一个让中国人自豪的国际品牌!我个人感到,这其中,艾丰对包括海尔在内的一批中国企业创名牌之路以及中国名牌事业的建设竭尽了全力,他的鼓与呼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与积极的推进作用,企业与社会受益良多!

有媒体报道说我尊称艾丰为“老师”,这是实实在在的。每次去北京出差,如果有机会,我都要拜访艾丰,我开玩笑地对艾丰说:“艾老师,每次我请您吃一顿饭,您都要给我讲一个新观点!”艾丰听了大笑!每次聚餐,听他的新观点是最大的收获与享受。因为虽说我做企业多年,但毕竟不是研究理论的,非常需要向艾丰等一批名家讨教。正如韩愈《师说》中所言“术业有专攻”,名家的理论与对问题的精辟概括和分析,对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往往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受益无穷。

我喜欢艾丰的文章,主要是因为观点新、文采好,他往往能用很生动、很形象的文字让人一下子理解深奥的理论。比如他在《悟道海尔》一文中,对名牌与企业成长关系是这样论述的:

企业不是等大了以后再搞名牌战略,而是应该利用名牌战略做大。海尔就树立了最现实的榜样。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名牌战略是企业从小成长到大的重要桥梁,而不是等到大了之后才能收获的成果。

直到现在,我仍用艾丰的这些理论对我们新进入领域的战略进行指导。

我还经常将艾丰的文章转给我们集团内部报刊《海尔人》的编辑们传阅,希望他们学习艾丰文章的风格,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说实在的,艾丰老师让我给他的传记写序,我感到很惶恐,因我对艾丰研究的领域并无太多了解,不敢妄作评价,但他在中国名牌事业上的理论研究与舆论造势不仅对于我,相信对于众多的企业与企业家都会获益匪浅。

最后,我想引《菜根谭》上的一句话作为对艾丰的印象吧: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魏杰

我认识艾丰同志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已有二十余年时间,但是我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淡化,而是如陈年老酒,“酒味”越来越浓。艾丰同志年长于我,严格上讲是我的上一代人,但是我们之间似乎没有一点点人们所讲的代沟,而是息息相通,因为我感到艾丰同志在心态上比我还年轻。不过,我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似乎又不同于一般人的个人私交,而是改革开放把我们在思想上联结到了一起,属于思想上的志同道合者,因而我们经常见面的地方并不是菜馆和饭桌,而是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和报告会,有时是一起讨论问题,有时是他前脚离会,我后脚到会,总之,我们见面的地方基本上是会?。

艾丰同志从出身上讲是搞新闻的,而且长期在新闻界工作并担任新闻界的各种领导职务,但是从艾丰同志的探索领域和学术成就上讲,他似乎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新闻学家,而是一个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有人曾对我说,艾丰到底应属于什么家,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范畴,而且都有创新的火花,因而似乎应该说是一个“杂家”。我对他讲,说艾丰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新闻学家、哲学家,都不为过,因为他在这些领域确实都有过非常值得一提的研究成就,但是我觉得更确切的提法,应该说他是一个思想家。

我读过艾丰同志的不少著作及文章,我发现他的研究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他围绕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进行多学科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和政策与体制建议。因此,我认为,艾丰同志的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围绕主线的多学科探索。正因为如此,艾丰同志似乎既像经济学家,又像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一个集多学科的“杂家”。不过,因为艾丰同志出身于新闻学,所以他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新闻的特点表现出来,将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的学术味,升华为通俗易懂、具有可读性的大实话,深入浅出地将深刻的见解推向大众,这时他又显得是一个新闻学家。这就是艾丰的特点,他确实不同于别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新闻学家,而是一个有特色的思想家。

艾丰评传

划桨人艾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变革的HR:从外到内的HR新模式 120医生答120问 生命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