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心理韧性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外国小说 > 心理韧性

失调

书籍名:《心理韧性》    作者:伊丽莎白·A. 斯坦利
推荐阅读:心理韧性txt下载 心理韧性笔趣阁 心理韧性顶点 心理韧性快眼 心理韧性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心理韧性》失调,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压力激素反复激增及缺少疗愈、修复、生长和恢复的情况下,非稳态负荷会给人体的主要系统造成损耗。你可能还记得,非稳态负荷是在大脑、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特别是控制压力激素的HPA轴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因此,非稳态负荷可能会表现为上述四个系统中任意一个的失调或失衡。

请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这四个系统的失调可能会使我们身心系统的许多方面遭到损害,包括神经感知、执行功能、记忆力、意志力、创造力、情绪、新陈代谢功能、胃口、体重、体温、呼吸、血压、性欲、睡眠、炎症、愈合能力及我们默认的防御和关系策略等。

此外,由于这四个系统关联并主导着其他器官,所以它们的失调也可能会表现为其他身体系统的失衡或障碍,这些系统包括我们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消化和排泄系统,以及我们的细胞、皮肤、筋膜、肌肉和骨骼等。

换句话说,失调会影响我们身心系统的方方面面,因此它也会表现为认知、情绪、心理、精神和行为上的一系列症状。

失调症状经常出现在薄弱的地方,例如,我们曾经遭受损伤、中毒、感染或身体创伤的地方。此外,我们的薄弱之处可能也和自身的遗传倾向有关。正如第3章解释的那样,遗传倾向并非命定如此。相反,非稳态负荷的累积才是通常引发表观遗传变化和改变遗传倾向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基因组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在表观遗传变化之下不断改变,而许多有害的表观遗传变化正是由慢性压力下的反应引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失调症状都被归为“压力相关疾病”的原因之一。

多年来,我一直在高压环境中从事教学工作。我曾在工作中接触过这样一些人,他们当前需要应对的症状总有六七种互不相关的诊断结果,至少他们曾经得到过那么多种类的处方。(你可能已经猜到了,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例如,“鲍勃”在中学时期被诊断患有多动症。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服用利他林来治疗注意力缺失和躁动不安。多年之后,另一位医生注意到了鲍勃的失眠问题,并且给他开了安眠药。在连续数年让自己的身心系统努力应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之后,第三位临床医生将注意力聚焦在了他的慢性疼痛问题上,并且给他开了麻醉药。在我遇到他之前不久,一位心理健康专家诊断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并让他开始服用SSRI(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此外他还要服用β受体阻滞剂来治疗高血压。

从本质上说,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谱系疾病的起因是一样的。[3]这些疾病的高共病率(它们常常并发)可以清楚地表明,每种疾病都体现了失调的不同方面。而只有现代西方医学才人为地将这些症状归入不同的疾病。这并不是说这些疾病总是且只和压力有关,然而,尤其是当一个人同时具有多种症状时,压力很有可能就是诱发这些疾病的潜在动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压力相关的疾病和障碍。

■ 创伤后应激障碍。

■ 急性应激障碍。

■ 焦虑症。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抑郁症。

■ 药物滥用。

■ 酗酒。

■ 饮食失调。

■ 慢性疼痛。

■ 纤维肌痛。

■ 肠道易激综合征。

■ 溃疡。

■ 失眠。

■ 睡眠呼吸暂停。

■ 高血压。

■ 心血管疾病。

■ 代谢综合征。

■ 糖尿病。

■ 偏头痛。

■ 哮喘。

■ 过敏。

■ 牛皮廯。

■ 湿疹。

■ 红斑痤疮。

失调通常表现为三种模式:高唤醒(hyperarousal)或“走不出兴奋”、觉醒不足(hypoarousal)或“走不出消沉”以及在高唤醒和觉醒不足之间摇摆。

我还没有找到有关这三种模式的相对普遍性的实证研究。我常常听到创伤临床医生说,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在失调时会表现出“走不出兴奋”的状态,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则“走不出消沉”。[4]尽管我没有找到实证研究来支持这个说法,但我的教学经验也表明,大多数人往往会“走不出兴奋”,至少一开始是这样。

在“走不出兴奋”的状态下,身心系统的默认反应变成了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觉醒或高度觉醒。在这种模式下,生存脑变得高度敏感,它会带着高度警惕性不断扫描内部和外部环境。在异常敏感的神经感知下,身心系统会(过度)调度应激唤醒反应。HPA轴则会产生更多肾上腺素和其他由肾上腺产生的压力激素(儿茶酚胺)。实际上,在过度兴奋的状态下,身心系统会试图使用战或逃策略(交感神经系统的防御策略)的变体形式去应对问题。[5]

请记住,与“走不出兴奋”有关的症状包括过度警惕、过度惊吓反应、对声光的过度敏感反应、多动、躁动不安(比如坐立不安或抖腿)、肌肉紧张、慢性疼痛、失眠、噩梦、闪回、惊恐发作、长期焦虑、暴怒、暴力发作、长期烦躁和易怒,以及情绪性反应等。[6]此外,由内部信号引发的点燃现象在我们“走不出兴奋”的情况下也更为常见。

与“走不出兴奋”有关的行为包括为寻求内啡肽刺激而进行的找刺激行为,例如参与极限运动、进行过量的心血管运动、偷情、赌博、高速驾驶摩托、危险驾车、玩暴力电子游戏及痴迷于动作片和恐怖片等。此外,这时人们也会出现严重依赖尼古丁、咖啡因、糖和其他兴奋物质的倾向。

正如你可能想到的那样,“走不出兴奋”是高压职业中最常见的失调模式,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稍后我会对此进行解释。这些工作环境不仅会吸引肾上腺素瘾君子,还会鼓励那些与“走不出兴奋”有关的工作狂做出全力拼搏和不睡觉的行为选择。或者换句话说,当你处于“走不出消沉”的状态时,你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效地开展工作。

在“走不出消沉”的状态下,身心系统的默认反应是交感神经系统的唤起不足,也就是觉醒不足,以及太多背侧副交感神经处于防御模式。因此,“走不出消沉”状态下的行为响应方式落在了僵硬模式上,其表现包括习得性无助、过度拖延、不知所措、漠然和解离等。[7]解离状态发生在我们主观上感觉自己是麻木的且与我们的身体、情感和痛苦疏离或分离之时。在这种模式下,HPA轴将产生过多的皮质醇和其他糖皮质激素。正如第5章解释的那样,高糖皮质激素水平与抑郁、记忆问题、执行功能受损、新陈代谢问题和体重增加有关。

因此,“走不出兴奋”会带来过于活跃的应对方式,而“走不出消沉”则与不太活跃的应对方式有关。[8]那些“走不出消沉”的人可能会感到木然或沮丧,没有动力或乐趣。“走不出消沉”也可能表现为根本不会尝试采取任何应对措施。

与“走不出消沉”相关的症状包括抑郁、健忘、迷糊、精神恍惚、笨拙、长期疲劳、体力不支、疲惫不堪、睡得多却依然感到疲倦、性欲丧失、情感麻木、不知所措和有疏离感。“走不出消沉”的人可能还会感到身体麻木,而这可能会导致身体中感到分裂或麻木的部分产生慢性疼痛或炎症。

与“走不出消沉”相关的行为包括久坐不动、长时间看电视、暴饮暴食、酗酒和吸毒、孤立自己、性活动减少、拖延、否认和逃避某些问题等。我的经验表明,在高压环境中,单纯“走不出消沉”的状态是很少见的;相反,人们在这些环境下更有可能按第三种模式行事。

第三种模式是在“走不出兴奋”和“走不出消沉”之间摇摆,而主要的交感神经系统和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生存策略(以及相应的症状)也随之摇摆。[9]在这种模式下,有些人可能会经历持续数周“走不出兴奋”的极度活跃状态,他们疯狂工作、失眠,接着会感到疲惫,出现偏头痛或感冒症状。然后,他们可能会在家里躲上好几天,蒙头大睡,感到紧张、抑郁和麻木。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可能会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自主神经功能极端之间摇摆。例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在“走不出兴奋”阶段出现便秘问题,接着在“走不出消沉”阶段产生腹泻问题。同样,有睡眠障碍的人可能会在“走不出兴奋”阶段失眠,在“走不出消沉”阶段出现慢性疲劳和嗜睡问题。在极端情况下,第三种模式甚至可能会让人产生类似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起伏,让他们时而狂躁、疯癫,时而消沉、麻木。

创伤研究专家罗伯特·斯卡尔认为,第三种模式在经历过童年创伤或连续经历多次冲击性创伤的人之中尤为常见。[10]这种情况在经历过童年创伤,随后又经历冲击性创伤(这种情况有时也叫作复杂性创伤)的群体之中也十分常见。例如,我常常在经历过多次战斗的退伍军人,特别是那些ACE得分较高的人中看到第三种模式。诚然,我自己最终也经历了这样的模式。

作为有复杂性创伤背景或持续经历多种冲击性创伤的人群,我们通常会首先表现出典型的“走不出兴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比如高度警惕、高度应激反应、噩梦、闪回、失眠及慢性亢奋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走不出兴奋”的症状往往会被另一组与“走不出消沉”相关的症状或疾病替代。尽管过度亢奋的时期依然会出现,但它们将变得断断续续。与此同时,解离和僵硬的症状将变得越来越常见。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或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走不出兴奋”的阶段将变得更加短暂,作用更加强烈,而“走不出消沉”的阶段则有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当处于这种发展轨道上的人进入中年时,他们将比童年的自己更容易产生僵硬状态,尤其是在发生不可避免或无法解决的冲突时,比如那些经常发生在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问题。

皮质醇水平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是这种特殊的失调发展轨迹的一个典型指标。[11]正如第7章解释的那样,与皮质醇分泌不足相关的疾病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过敏、化学物质过敏症、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等。无独有偶,这些疾病同样与“走不出消沉”的状态有关。

无论是何种模式,它们的失调症状通常会在亚临床阶段首先显现,这意味着它们尚不需要临床治疗。轻度失调就像一面黄旗,提示我们自己的身心系统需要恢复。偶尔出现某个症状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然而,当一个或多个症状变成慢性问题或影响我们行动时,我们就需加以要注意了。

我们需要记住这样一个对我们有帮助的临界点:只要我们发现自己正在养成应激反应循环习惯,那么我们一定已经表现出了轻度或中度失调症状。如果我们不把有助于自己快速恢复的做法放在首位,反而向这些应对习惯带来的短暂缓解妥协,那么我们终将麻痹自己并掩盖和压制潜在的失调问题。当然,这样只会让失调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没有得到充分恢复,我们的失调症状将会持续恶化,而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可以无意识地应对我们身心系统产生的过多应激唤醒。例如,当一个人坐立不安(比如抖腿或转笔)的时候,他的身心系统会试图处理过多的应激唤醒和焦虑能量。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不断增长的非稳态负荷造成的失衡和失调问题将会成倍增加,从而使失调症状变得越来越多。

失调问题越严重,我们的应对做法就会变得越极端,因为我们要控制不断加剧的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极端行为是极端失调的标志。实际上,蓄意自残、暴力行为、药物滥用及其他成瘾行为都是自我疗愈失调症状的不恰当做法,它们只会加剧失调问题。

由于失调会影响我们身心系统的方方面面,为此,我将这些症状划分成了五个类别:生理症状、认知症状、情绪症状、精神症状和行为症状(见表10-1)。[12]这些症状强调了失调并非“精神意志薄弱”,而是表明我们的身心系统不再像往常一样运作。当前出现的症状越多,我们的失调程度就越严重。


表10-1 失调的症状


(续表)


(续表)


当然,作为人类,我们总会经历情绪波动,这是生存脑对刺激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而失调则发生在某种情绪症状变成慢性问题或导致我们无法正常行动的时候,例如当它妨碍我们完成工作或与他人有效交往的能力时。当某种特定情绪连续几周成为我们的主要情绪时,我们可能就会产生情绪失调问题。

和情绪一样,人们出现精神上的症状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而非失调。然而,当存在其他形式的失调症状时,失调往往会导致精神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 七年之痒2 七年感情败给一条挑逗短信:婚姻 破得春风恨:遭遇“凤凰男”的爱情 婆婆凶猛 婆婆媳妇那些事II:麻辣婆媳对对碰 婆婆媳妇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