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蒙曼说唐·长恨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蒙曼说唐·长恨歌

第十六章 二虎相争(2)

书籍名:《蒙曼说唐·长恨歌》    作者:蒙曼
推荐阅读:蒙曼说唐·长恨歌txt下载 蒙曼说唐·长恨歌笔趣阁 蒙曼说唐·长恨歌顶点 蒙曼说唐·长恨歌快眼 蒙曼说唐·长恨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蒙曼说唐·长恨歌》第十六章 二虎相争(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张说为什么不干了?很简单,因为他比张嘉贞能干!我们刚才分析两个人的相似



之处,其实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了,张嘉贞和张说虽然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几



乎在所有问题上,张说都比张嘉贞要强!明明能力强还要屈居人下,这可不是张



说的性格。再说了,虽然当时张嘉贞是中书令,是领导,但是倒退十几年,唐中



宗的时候,张说是兵部侍郎,张嘉贞是兵部员外郎,张说还是张嘉贞的直接领导



呢!现在屈居老下属的手下,张说觉得心里不平衡,每次跟张嘉贞说话,总是言



语带刺。



可是,这样一来,张嘉贞也不舒服了。张嘉贞是个性格很强势的人,有一个例子



最能说明问题了。张嘉贞最初发迹还是在武则天时代。当时,他还是一介草民,



因为替一个派察地方的侍御史写了一篇工作汇报,侍御史欣赏他的才华,就把他



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召见他,隔着帘子跟他说话。张嘉贞一看那帘子,马上不



干了。他说:“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



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意思是说,我一介小民,居然能够见到陛



下,这对我也是千载一遇的机会了。可是陛下竟然在我面前挡一道帘子。这道帘



子不仅挡住了您的日月光辉,恐怕也有碍您的圣君之道吧。武则天一听,赶紧把



帘子撤去了,让张嘉贞领略了一把真容。你想,张嘉贞当老百姓的时候就敢顶撞



皇帝,这还不算性格强悍吗?当了宰相之后,他这个性格就更突出了。按照《旧



唐书.张嘉贞传》的说法,就是“强躁自用,颇为时论所讥”。这样的人怎么能



够容忍别人不听他的,瞧不起他呢?



就这样,两个人针尖对麦芒,彼此互不服气。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的呢



?张说先出手了。从朔方回来,张说就开始动脑筋了。怎么才能把张嘉贞扳倒呢



?他知道,要想踢开张嘉贞,关键问题在皇帝这里。要让皇帝改变对张嘉贞的印



象,那就得见机行事了。很快,张说抓住了两个机会。



第一个是开元十年(722)冬天的打板子事件。当时有一个叫裴伷先的广州都督犯



罪了。广州都督是地方大员,玄宗就召集宰相商量该怎么处置。源乾曜一贯不做



主,那就看张嘉贞和张说的了。张嘉贞作为首席宰相,先说:请陛下在朝堂上杖



责,以杀一儆百!让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他板子。玄宗还没有表态,张说说



话了。他说:不能这样。过去有一个说法叫做“刑不上大夫”。因为这些人是皇



帝身边的重臣,要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君臣之间有礼有义,这才像个朝



廷的样子。现在广州都督犯罪了,按照法律,要杀他可以,要流放他也可以,但



是怎么能在朝廷上打板子呢?这不是太不给他面子了吗?有道是“士可杀不可辱



”,如果陛下这么对待大臣,岂不是让天下士大夫寒心嘛!听说我不在的时候,



张嘉贞相公已经建议陛下打了好几个大臣了,过去的事情自然无法挽回,但求以



后再也不要这样了!玄宗一听有道理,马上宣布,按张说的意见办理。



张嘉贞出来之后十分窝火,忍不住对张说发牢骚,说:你何必在皇帝面前危言耸



听,驳我的面子呢?而张说则义正词严地说:“宰相者,时来即为,岂能长据?



若贵臣尽当可杖,但恐吾等行当及之。此言非为伷先,乃为天下士君子也。”意



思是说,我们这些当宰相的,谁也不是终身制。今天当宰相,明天可能就是个一



般的大臣。如果我们今天建议打大臣板子,我害怕有一天板子也会落到你我身上



!所以我说那些话不是单单为了裴伷先,而是为了天下士君子着想的,请您不要



怪罪!这番话一说出来,不仅张嘉贞无话可说,在玄宗心目中,两个宰相在他心



中的位置也变了。玄宗当时不正要大兴文治,打造一个文质彬彬的政府吗?张说



这番高论多么符合儒家理想啊!相反,张嘉贞那一套就显得过于粗鲁了。看来,



虽然张嘉贞也是制举出身,也会吟诗作赋,但要论文治的精神,还是张说吃得透



啊!



皇帝的态度转变,这是成功的第一步。转过年来,也就是开元十一年(723),张



说又逮住了一个机会。什么机会呢?张嘉贞有一个弟弟叫张嘉佑,因为贪污,被



人告发了。张嘉贞兄弟感情可是不一般,兄弟两个从小父母双亡,相依为命。当



年张嘉贞刚刚受到玄宗赏识,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弟弟调到身边工作。后来,



这个弟弟也确实争气,当了三品的金吾将军。兄弟两个一文一武,出将入相,整



个长安城没有不羡慕的。现在张嘉佑犯罪了,张嘉贞心里当然着急。这时候,张



说来出主意了。他对张嘉贞说:皇帝对你们兄弟这么信任,张将军还犯那样的错



误,皇帝肯定很生气!现在正在气头上,我劝你还是别去撞这个枪口。依我看,



你也别上朝了,就在家里素服待罪,表明悔罪的心态。皇帝看你态度好,可能就



对张将军从轻发落。张嘉贞别看性格强悍,其实心思挺单纯的,而且当时心乱如



麻,觉得张说的建议还蛮有道理的,就真的没上朝,穿了素衣服在家里等着。那



玄宗是不是就因此对他弟弟网开一面,从轻发落了?怎么可能呢!有道是人在人



情在,你在皇帝面前,跟皇帝说两句好话,没准皇帝还会给你个面子,其他人在



论罪的时候也会口下留情,现在你人都不在这里,别人还有什么顾忌呢!何况,



张嘉贞这样的强悍性格,平时肯定没少得罪人,现在这些人一看有机可乘,都纷



纷落井下石。有人就讲,张嘉贞不是号称清廉吗?其实不光他弟弟贪污,他也接



受过人家的贿赂。当年有一个洛阳地方官在当地给他修了一座豪宅,后来他怕事



情败露,把这个地方官给逼死了。还有人讲,张嘉贞结党营私,把自己的党羽都



安插到中书省……一系列问题都揭发出来了。结果,不仅张嘉佑被贬官了,张嘉



贞也被定了个治家不严的罪名,一并问责,贬到幽州当刺史去了。张嘉贞不是没



上朝吗?这回彻底不用上朝了。张嘉贞被贬官了,中书令的位子谁坐呢?当然是



张说了。这时候,张嘉贞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被张说给耍了!所以逢人就讲:



中书令的员额有两个,他张说要想当,可以和我一起当,何必非要这么费尽心思



整我呢!



被人耍弄、被人算计这种感觉太不爽了,张嘉贞一直难以释怀。一年以后,张嘉



贞又从幽州调回中央担任户部尚书,唐玄宗不是历来优待卸任的宰相吗?就让张



说和源乾曜在中书省宴请张嘉贞,没想到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就演出了开头那



一幕,张嘉贞指着鼻子骂张说,恨不得当场打他一顿。但是,话又说回来,就算



打他一顿,又能怎样呢!



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张说终于彻底扳倒了张嘉贞,如愿以偿地成为唐玄宗的首席



宰相。张说和张嘉贞两个宰相的纷争,成为开元年间一个独特的政治现象。那么



,身为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唐玄宗在二虎相争这个问题上,应该负怎样的责



任呢?



那么,这场宰相之间的纷争,到底反映出什么问题呢?我想,除了感慨一下张说



的心机之外,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张说和张嘉贞之间的矛盾斗争,其实是玄宗处置失当的结果。从玄宗亲政



以来,只任命一主一辅两个宰相已经成为政治惯例。这一次,玄宗自己违反惯例



,搞出了三驾马车,其实就是把张说和张嘉贞放在了竞争的位置上,这才引发了



一系列问题。换句话说,是先有玄宗的处置不当,才有了张说的阴谋诡计和张嘉



贞的气急败坏。这是玄宗的失误。



第二,张说最后能取代张嘉贞,其实也是玄宗选择的结果。张嘉贞为什么会被罢



相呢?是不是仅仅因为张说擅长搞阴谋呢?我觉得问题不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



于玄宗的判断。我们上一章讲过,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玄宗已经准备迎接一



个真正的盛世了。而盛世的标志就是文治武功。论武功,张说已经有两次平定叛



乱的经历,这两次针对河曲地区胡人的胜利,也是唐玄宗当政以来最大的军事胜



利,这就是张说过硬的政治资本。论文治,张说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一



代词宗。更重要的是,从打板子事件我们也看出来了,张说比张嘉贞更懂得君臣



相处之道,也更懂得文治的精神。张嘉贞不是不好,史书对他有非常一致的评价



,那就是他“尚吏”“惓惓事职”。简单地说,就是善于处理政事,尤其是具体



工作。这些优点很重要,但是,随着玄宗盛世梦想的展开,只有这样的优点已经



越来越不够了。经过反复比较,玄宗最终痛下决心,虽然张嘉贞也是他欣赏的宰



相,但是,在好与更好之间,他还是要选择更好。这是玄宗的明智之处。



第三,玄宗以往拜相,都要充分考虑到两个宰相之间的配合度,尽可能建立一个



高度协调的宰相班子。但是,这一次,张说是新插进来的宰相,而源乾曜则是留



任宰相,两个人的组合,并非深思熟虑的搭配,而是临时变动的结果。何况,在



变动过程中,还经历了那么多的明争暗斗!可以想象,这种搭配,默契度不会太



高。这恐怕也给以后的高层政治留下了隐患。



幽州



唐方镇名,即范阳,州治蓟县(今北京)。先天二年(713)置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742)改名范阳节度使。管辖范围大致为今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和辽宁一带。安史之乱后长期叛离唐王朝。五代后晋石敬瑭以幽云十六州割让契丹,改幽州为南京。之后幽州之名便不复存在。



但是无论如何,随着张嘉贞离职,宰相制度又恢复到从前一主一辅的老路上去了,张说费尽心机,终于成了首席宰相。现在,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了,他会干什么呢?



请看下章:牛刀小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魅力女人,一生如花 猫猫来了:小三敢死队 满朝欢 马可波罗行纪 王光美私人相册 王春瑜说明史 华与华方法:企业经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的九大原理 华为组织激活:群体奋斗的智慧 好习惯的秘密 别说你懂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