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

遇到瓶颈,我们寸步难行

书籍名:《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    作者:迭戈.马拉多纳
推荐阅读: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txt下载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笔趣阁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顶点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快眼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遇到瓶颈,我们寸步难行,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队服的问题不是我们在赛前遇到的唯一困难,更困难的还在后面。

由于我们对阵英格兰队的比赛是件大事,比拉尔多在赛前特意到我的房间来找我谈话。当时我和帕斯库利住一间房,我很不解比拉尔多为什么要请我到房间外面单独谈话。当然了,知道他后来要说什么内容,这个举动就理所应当了。

“迭戈,我要把帕斯库利换下来……”

“……”

“我会好好跟他说的。”

“当然了,这是您的问题。”我回答道,“我只能跟您说,这样做会伤一个年轻人的心,而那个人就在屋子里面,况且他还是跟乌拉圭比赛时打进制胜一球的功臣。”

“这个我知道。但是在他那个位置,英格兰会进行很多突破。”

当时,对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事情是想着如何去安慰佩德罗,因为他哭得像个孩子。这件事里唯一让我觉得能接受的是替换佩德罗的是“黑子”恩里克,一个野兽一样的人物,恩里克还是我要求比拉尔多一定要重用的人,我们当时召他来国家队的时候,他几乎从来没有代表国家队打过比赛。后来我又要求比拉尔多一定要换他上场,因为恩里克过于独特的个性让他在国家队越来越孤立了。

另一个要被换上场的人是“巴斯克人”奥拉蒂克耶切亚。我认为他是锋线上的一张王牌。在这场比赛之前,他从来没有作为首发球员上场。但是我们都看得出来,从身体素质上来说,他非常适应墨西哥的高原气候,每当轮到他上场的时候,看到他从场外跑上来,高原反应简直完全被他打败了。奥拉蒂克耶切亚换下的是加雷,因为加雷在与乌拉圭的比赛中耗尽了体力,还没有恢复。正因为如此,我才知道奥拉蒂克耶切亚会被派上场……我不想总是为自己辩解,但是比拉尔多说当时跟我的谈话有一个小时,那完全是胡说八道,我们最多谈了二十分钟。还有一些事情我们之后才知道真相。比如说恩里克首发的事情,他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在首发名单里,而后来在同一天,他就接到了通知。你还知道关于恩里克的什么事吗?他居然没有钉鞋,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给他提供钉鞋赞助。我让彪马赞助了他,赞助恩里克世界杯全程。你说说看,现在的球星怎么会遇到这种情况呢?就连阿根廷九队的小子们都有品牌赞助的钉鞋。

回到比赛的话题,由于换上了恩里克,我们改变了打法,我们对中场的控制更加严密,布鲁查加在左路加强进攻,朱斯蒂在同一侧给予支持。另一边是“黑子”负责,奥拉蒂克耶切亚在后方协助。中路是“切乔”。后方进行自由防守的是布朗,库奇乌夫和鲁杰里打阻截战术。前锋是巴尔达诺,我在他的后方跑动。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阵型,是代表着比拉尔多战术改革的阵型,也是让所有人铭记在心的阵型。这个阵型在四分之一决赛时终于成型。在那之前,我们的后防线上一直有四名防守队员,这不是开玩笑的。

事实证明,这支新队伍是一支聪明的队伍,它对待每一个对手都有不同的方法。在那届比赛中没有任何队伍能超越我们或者与我们势均力敌,除了在与英格兰队比赛的几分钟里,我们确实有过艰难的时刻,但是最后,我们也平稳地度过了整场比赛。

之前英格兰队和乌拉圭队比赛时,我们到现场观赛,最后的结果是英格兰以3∶0赢得了比赛。我们非常了解英格兰队拥有优秀的中场球员,他们个个骁勇善战,我们也知道对方都不是毛头小伙,他们都经验丰富。我回顾了一下当时对方的阵容,发现果然如此:门将是希尔顿;后防线上有史蒂文斯、桑索姆、芬威克和布彻;中场是霍德尔、里德、史蒂文和霍奇;前锋是莱因克尔和比尔兹利。

对于霍德尔我之前就有所了解,我认为他是最值得我们防范的球员之一,他的双脚非常有威胁,而且他可以组织起队伍的进攻。还有比尔兹利,他总能抓住一切机会发动攻势。这些问题我们都跟比拉尔多谈论过。当时我们没注意到野蛮的巴恩斯,他后来替换上场之后,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我之后多次在英国或在迪拜的比赛中碰到巴恩斯,他跟我一样发福了不少,每当我看见他,他都对着我狂笑,仿佛在说:“我当时真是让你们阿根廷人害怕极了!”

这是真的,当时巴恩斯是给我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但那是在比赛最后时刻才发生的事情。之前一直是我们在控制整个场面。当然了,总有一些事情不在我们预料之中,我们也不想一些事情发生。但是球场如战场。上半场的时候,我们都踢得很紧张,因为我们需要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好好适应。

我们刚刚经历了和乌拉圭队的比赛,我之前说过,那场比赛是我在那届世界杯上到那时为止表现最好的一场比赛,也是整支队伍表现最好的一场比赛。但是,现在我们面对的是英格兰队,并不是我不尊重乌拉圭队,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英格兰队是我们在夺冠道路上碰到的更高一级台阶。但这并不表示我对英格兰队的尊重比对乌拉圭队要多。那时,我们已经成功走到了四分之一决赛,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不能后退!我们只能咬紧牙关继续前进。如果你们有机会询问巴尔达诺,他也会证实我下面的话。中场休息时,我对队员们说:“伙伴们!上半场我们踢得很谨慎,我不太喜欢这样的踢法。比拉尔多连屁都没放一个,一句点评也没有。”这时巴尔达诺说:“你说得对,迭戈。”

我在上半场注意到了什么?我注意到很多东西。首先是草坪的状态,实在是太差了。我原以为这场比赛的条件是可以和决赛的条件相媲美的,但事实却令人遗憾。后来怎么样了呢?原来我们比对方更加能适应那糟糕的场地,或许是因为我们平时训练得更多些,因此我们早已习惯了美洲训练基地的场地情况,所以对这个场地也不会感到太陌生。

另一件让我在意的事情是炎热的天气。比赛当天的气温简直高得不可思议。但是我们也适应了。英格兰人比我们痛苦得多,所以他们很快就体力不支了。

另外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高原反应。英格兰人之前去了蒙特雷参加比赛,那里是平原。而我们在墨城踢了两场比赛,另外,我们一直驻扎在这儿。那时候我们已经克服了胸口要爆炸的感觉,甚至可以在高原上自由飞翔……

也正因为如此,英格兰队队员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犯规动作,但也不算是恶意犯规。我后来没有再回看过这场比赛的全程录像,一直到今天,我再一次回顾这场比赛时,我也再一次感受到当时的情绪,我是抱着百分百的忠诚之心去踢这场比赛的。如果大家看到这场比赛录像的话就会发现,英格兰队的队员有时候会把我们铲倒,但是他们也会扶我们起来。当时的气氛并不是特别紧张,所有人都没有想要在比赛之外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那场比赛中,除了双方轮流传球带来的紧张感,也没有其他特别的感受了。

另外,在那届世界杯上,球星个人的光环也减弱了很多。我一直以来在场上都是自由跑动,一般在球场的两侧活动。或许英格兰队的教练罗伯森已经考虑到了每当面对专人防守时我的表现就更加出色这一事实,因此在那场比赛中,他们没有派人专门盯防我。也就是说,英格兰人并没有把我当成特别人物对待。

在进攻的时候,我基本都是自由跑动,防守收缩的时候我也可以退到任何我觉得合适的位置。一般来说,我会退到场地的中间,或者再靠后一点的位置,因为我知道这样的话我能够防守住某一个角度,这样我的后卫同伴们就不会太吃力。

就这样,我们的队伍在不断成长进步。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并没有拧成一股绳,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我们成了一个整体,并且不断进步。这个事实每个人都看在眼里。

我的势头非常强劲,一直保持到那场比赛。我速度飞快,拿到球之后几秒钟就能摆脱对方的球员。我用脚尖着地,这个技巧让我的奔跑速度跟飞人博尔特一样快。让我观看比拉尔多的球队比赛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但是让我在比拉尔多的球队中比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你们能明白吗?

我觉得身为比拉尔多带领的球队中的一员去参加比赛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原因就是所有队员都会把球传给我,他们知道那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管我当时位置在哪里,不管我面对的对方球员是谁,把球传给我总是没错的。另外,我们赢得了其他人的尊重,其中也包括裁判员。那场球的主裁判员是来自突尼斯的阿里·本纳瑟,之前在我们对战韩国队和乌拉圭队的比赛当中,大家都看到他在场外将对方对我进行的犯规一一记录了下来。

比赛刚刚开始十分钟,我们就获得了一次进攻机会,当时我甩开了两名英格兰球员,之后芬威克在禁区内把我放倒了。当时突尼斯裁判就在我们附近,他给芬威克出示了一张黄牌。我觉得那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信号,无论是那次进攻还是裁判的判罚,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信号。我感觉在这之后我还会有很多次这种漂亮的进攻,而在进攻中我还会跟芬威克多次交手。而正是有了这一张黄牌,芬威克在之后的比赛中应该会收敛很多。于我而言,这次进攻就像是在划地盘,虽然进攻并没有产生任何结果,但是我感觉到我已经成了球场的主人。

不久之后,“大头”鲁杰里有一记头球攻门,但是皮球高出了横梁。随后,第十五分钟时,从不出错的门将内里,把我们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原本出来想用脚把球踢走,但是竟然漏球了!这下给对方的比尔兹利抓住了机会,他捡漏得球,从边路一脚射门。我当时在中场的位置,看到皮球向着空门飞去,我嘴里嘟哝了一句:“糟了。”然而皮球并没有打入网内,而是打在了边网上。

我记得那是英格兰队为数不多的有威胁的射门之一。基本上都是我们在控制着场上的节奏,球权绝大部分时间也在我们这里。说实话,这场比赛观看起来有点无聊,但是我们球员的跑动却是非常灵活,尤其在从中场到前场的这个范围内。后方防线已经非常坚固。塔塔·布朗俨然成了场上的元帅,“恺撒大帝”在他面前都要甘拜下风。鲁杰里和库奇乌夫牢牢看住了对手的脚踝,他们俩就像今天的阻截球员。朱斯蒂和“巴斯克人”状态也非常好。“美国佬”也跃跃欲试地想要更多进入禁区,当然了,这是因为在他那一侧英格兰队还没有派“小黑皮”巴恩斯上场。也因此,他的位置更接近中场,他也认为相比较边路而言,自己更适合中场,在边路他发挥得并不出色。于是在上半场的时候,“美国佬”甚至有一次突破到了禁区,直面对方门将希尔顿。但是他失误滑倒,铲倒了希尔顿。即使这样,也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另一个对手,也许比赛会在争吵和互相推搡中结束,就跟我们与乌拉圭队的比赛一样。但是和英国人比赛,恰恰是跟英国人比赛,我们双方在结束时都友好地握手致意,仿佛他们在向我们致歉。现在我重新来看这场比赛的录像,我可以确认,事实的确如此。

也许观众们已经不记得这个细节了,那肯定也不记得我在上半场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发动的一次进攻的跑动路线,那次进攻和之后的那一次著名的进攻非常类似,只不过最后的结果不是进球,而是犯规。之后我又发了一记任意球,皮球本应该是冲着球门中路飞过去,但是现在我再看这个球,最后是打偏了,撞在了门柱上。我当时多想把球踢进去啊!那一球是我的复仇,并不是故意要向英格兰人进行报复,而是之前我踢出一球,但是皮球越出了角球点,那时候我就生气了,倒不是生英格兰人的气,而是生角旗的气。我烦透了,那角旗跟坐在角落的那些摄影师一样烦人,于是我对着红色的角旗狠狠踢了几脚。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边裁乌略亚跑了过来,勒令我把角旗给扶正。

“请你让我把球先发出去。”当时我还很气愤地跟乌略亚说道。

“我当然会让你发球,但是首先请把角旗扶起来。”边裁这样回答。

“好吧,好吧,我把角旗摆好。下一届世界杯我也当个边裁好了。”

事实上乌略亚对我很宽容,他本可以罚我技术犯规,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我一开始把红色的棋子顶在头上,然后把它插在杆子上。当时有一张照片把这个瞬间记录了下来。

之后我又有一次长距离的带球进攻,跑动距离有七十米。当时我速度快极了,可以说是快如闪电。当我与对方球员相遇时,我就知道没人可以防得住我。除非他们把我放倒,否则我将一直跑向禁区。之前有一次他们用手肘将我放倒了,但是裁判并没有看见。现在再跟本纳瑟提这个犯规也毫无意义,不是吗?如果他因为没看到这个犯规也忽视了后面的犯规,那可能告诉他还有点意义。但是实际上当时那个英格兰的球员是碰到了我,但是他并不是故意的,他当时想转身,但恰巧在那时我起身跳跃,于是我就被手肘放倒了。因此我也没有表示抗议。但是我用流利的英文跟对方交流了一下,表示我对这一记肘击表示理解。所以说,那场比赛是一场绅士间的较量。

英格兰队在上半场比赛结束之前还有一次到达了我们的禁区,但是只靠着几脚传球而已。当时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想法,而球权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我们这里。

对于上半场的表现,我并不是很满意。控球时间再长,不进球也是徒劳。上半场我们确实没有进球。于是中场休息时在更衣室里我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我不希望我们的队员对于上半场的比赛情况感到沾沾自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别丧了,一点也不酷 心理韧性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 七年之痒2 七年感情败给一条挑逗短信:婚姻 破得春风恨:遭遇“凤凰男”的爱情 婆婆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