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

“我和我的身体”

书籍名:《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    作者:明白小学堂
推荐阅读: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txt下载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笔趣阁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顶点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快眼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我和我的身体”,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认识“我的身体”


很多爸爸妈妈在准备进行性教育时,首先会想到怎么和孩子讲性器官。但往往是在孩子几岁以后才想起这个问题。但是其实,除了性器官,爸爸妈妈在告诉孩子身体其他部位的名称时是绝对不会纠结的。

宝宝刚刚出生不久,我们就会盯着孩子的小脸目不转睛地端详,甚至开始对着还不会说话的宝宝说,“这是你的眼睛,这是你的鼻子,这是你的小手……”不过我们很少会对孩子说,“这是你的阴茎”。

其实对于越小的孩子来说,性器官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相比没有什么特别。阴茎和耳朵一样,都只是名字而已。他们并不会因为这是性器官而觉得不自在,不自在的是父母自己。

无论父母提到性器官时是否尴尬,告诉孩子性器官的名称都是必须做的事情。而且,越早对着孩子说(哪怕他还不会说话),尴尬感越少。父母对性器官避而不谈的态度,反而是日后与孩子谈“性”时愈发尴尬的真正原因。

性器官讲学名还是俗名?

那么,我们在告诉孩子性器官的名称时,应该说科学名词还是生活中的俗语名称呢?为什么有人认为要讲科学名称,有的却说可以不讲呢?



为什么说科学名称?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是为了认识自己,同时也是与其他人沟通时可以相互对话的前提。比如生病的时候,可以准确地告诉医生生病的位置。因此,告诉孩子性器官的科学名称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沟通,这是一种“通用语言”。



为什么说俗语名称?


很多父母更愿意教孩子说俗语名称,除了因为父母自己不适应称呼科学名称外,还因为如果孩子在公开场合提到科学名称,会让周围的人和父母自己感到不自在。父母甚至担心其他人看待孩子的眼光。



男女性器官学名俗名对比


* 阴蒂在图中未能显示位置。本图为性器官位置参考图,具体器官名称可参考《主要参考书目与资料》第2条中的参考书。



孩子越小时教越不会尴尬。

在国内可能会存在用科学名称与人沟通反而尴尬的情况,但其实不会有什么其他影响。

尤其在面对身体检查或正式交流需要准确说出身体部位名称时,孩子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上部位的名称。



●如何称呼性器官,由自己决定


其实在国内,“小鸡鸡”是对阴茎通俗、普遍的称呼,基本不会给沟通带来误解。那么,如果父母自己心理上不能接受平时与孩子的沟通用科学名称,也可以用俗语名称。不过建议,在告诉孩子名称的时候,可以说:

这是阴茎,这是它的大名,不过我们更习惯叫它的小名“小鸡鸡”。

这样的方式有可能带来“为什么只有生殖器有小名”的疑问与困惑。不过因为很多孩子出生时也有自己的小名,可以降低这种称呼的特殊感。

但像女孩的性器官,俗语名称并不普遍,甚至有一些部位,父母自己也不能分清。所以建议父母先要了解清楚科学名称,同时考虑俗语名称的通用程度后,再决定如何教给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会进一步系统学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到时,老师应该教给孩子性器官的科学名称。(如果没有,则需要家长来完成这部分教育,可查找专业图书或资料来完成。)

《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建议爸爸妈妈告诉孩子科学准确的名称。考虑到目前国情和每个家庭的需求,我们建议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在性教育的启蒙阶段选择合适、可沟通、不会造成交流障碍的教授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决策思维 信念共同体:法和经济学的新方法 意志力陷阱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 心理韧性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