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

如何教养男孩和女孩

书籍名:《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    作者:明白小学堂
推荐阅读: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txt下载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笔趣阁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顶点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快眼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如何教养男孩和女孩,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往往带有时代赋予的刻板印象。父母按照这样的刻板印象去教养孩子时,会固化孩子对各自性别特征的看法,并反映到自己的教养行为上。

专家认为,年幼的男孩和女孩之间的行为差异并没有那么大,至少没有每个孩子个体间的差异那么大。

带有刻板印象的教育方式,本身是一种“强行把孩子按进具有典型性别特征的模子里”的行为,这并不利于孩子全面自由的发展。

性别角色的差异很多都是人们在社会文化下长期积累的偏见。父母不要因为自己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无论是喜欢玩布娃娃的男孩,还是喜欢恐龙怪兽的女孩,顺应孩子的天性进行教养是最好的选择。

比起在意“是男孩还是女孩”,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更有意义。



性发展基本规律


1岁前的婴儿不会说话,更不会提问题。我们不会对着一个婴儿讲性教育绘本,也不会和一个婴儿讲他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婴儿期成了爸爸妈妈容易忽视的性教育的黄金期。

但已经有研究表明,新生儿也是有性生理反应的。性的发展如同婴儿身体、智力、心理的发展一样,一刻也未停止过。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个关键期或敏感期。这些时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时期。其中也包括形成性态度与性偏好的时期。人们在这些时期里,学习能力达到最佳的状态,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

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将人类心理发展分为几个重要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一些书籍中提到的儿童敏感期中的口唇期和肛门期等就是来自这个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渴望和性驱力是人类心智的一部分,所以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可以对儿童时期的性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胎儿期(出生之前)


超声波影像显示,在妈妈子宫里时,胎儿就对探索自己的身体很感兴趣,他们不仅会吸吮手指,也会触摸自己的生殖器,在探索中寻找快感。

男宝宝甚至在出生前就有生殖器的反应,他们的阴茎会勃起(一种条件反射)。科学家们还相信,尽管无法观测到,但是女宝宝很可能也有阴道润滑的情况发生。

此外,胎儿在最后3个月时已经具备听力,因为他们最常听到的一般是妈妈的声音,所以在出生后对妈妈的声音也更加敏感。

在孕期最后3个月,常常与胎儿进行对话,有助于孩子心智的发育。经常听到妈妈温柔的声音,也能帮助胎儿在出生后与妈妈建立亲密关系。



口唇期(0~1岁)


吸吮是人类的天性。那些足月出生的健康宝宝,第一时间就会被用推车送到妈妈身旁,即使没有睁开眼睛,他也会开始寻找奶头并努力吸吮,尽管并不熟练。每一位有过母乳喂养经历的妈妈都一定会记得这一刻的感觉。

婴儿通过吸奶获得最初的满足。这种满足一部分是来自于对饥饿的缓解,另一部分就是通过吸吮妈妈的乳房,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愉悦。吸吮是人类最初的性感觉,建立了孩子最基础的性特质。

因此,妈妈在喂奶时对婴儿的态度也会对孩子心智产生影响。

妈妈在喂奶时要尽量轻柔,不要因为情绪焦躁就粗鲁地把奶头塞进孩子的嘴里。要知道,在婴儿初期,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感受主要来自乳房以及吸奶的过程,他通过吸奶与妈妈建立联系。



弗洛伊德指出,嘴唇和口腔内的皮肤黏膜都是人体的敏感区域。当新生儿四肢肌肉力量发育不成熟时,会通过舌头吸吮奶头和嘴唇去体会敏感区的刺激。

当婴儿可以控制自己的手部运动以后,吃手会成为新的探索环节。

能够翻身坐起来,能够自己拿到周围的物品以后,婴儿就会开始不停地往嘴里放任何他能拿到的东西。

这正说明随着身体机能的发展,当婴儿已经有能力去抓取物品时,他探索的范围也自然扩大了。此时的婴儿还处于口唇期,他会努力将所有可以拿到的东西放进嘴里。

婴儿经常吃手怎么办?

吸吮是儿童性发展的关键一环。如果爸爸妈妈为了避免孩子挠伤自己,给孩子戴上手套,就会让婴儿失去吸吮的锻炼。此时最好的做法是及时帮宝宝剪去指甲,保证宝宝手部和可抓取物品的卫生。

当孩子已经有了自己抓取东西的能力时,爸爸妈妈应该小心陪伴,既不要阻止孩子正常的探索,也要防止宝宝误食物品。

如果孩子大了还喜欢吃手怎么办?

有的孩子到了3岁以后仍然喜欢吃手,尤其是在入睡之前,或者感到焦虑的时候。还有一些孩子喜欢往嘴里放东西,没见过的小玩意儿都喜欢用嘴去感受一番。这说明孩子在口唇期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还没有完全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又或是保留了一部分口唇期的习惯。

如果在孩子小时候制止他口唇期的探索,那么孩子长大以后,随着他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家长更不容易进行看护。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在婴儿期彻底满足口唇期的探索。

父母不要强制孩子停止吃手,或者因此训斥孩子。很可能是家庭环境及父母的疏忽导致了孩子如今的问题,所以需要反思的是爸爸妈妈。

不过,此时的孩子和婴儿阶段已经不同,因而不能再像口唇期一样任由孩子吃手,但也不能刻意去制止。

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吃手的时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给他喜欢的糖果或者玩具。

如果孩子是在入睡过程中吃手,爸爸妈妈可以尽量拉着孩子的手,陪伴他入睡。

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关于吃手的绘本。但是一定注意,绘本的内容不要说教性质太明显,也一定不要是通过恐吓来劝诫的绘本。

那些因为吃手被严厉管教的孩子,可能吃手问题反而会变得愈发严重。或是在短时间改掉后,在情绪敏感时再次发作,又或者寻找其他替代物。

若吃手情况严重,还会咬破手指,将会导致痛感与兴奋感的错误连接,对性心理发展不利。

因此,父母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有耐心。父母的爱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最好的支持。

非母乳喂养的孩子与安抚奶嘴

除了营养方面的差异外,非母乳喂养的孩子没有对妈妈乳房的依恋。如果此时妈妈也不是主要喂养者,孩子将很难把喂养行为与妈妈联系起来。这样建立起的母子亲密关系一般没有母乳喂养或者妈妈是主要喂养者时紧密。

然而通过奶嘴仍然可以满足孩子对吸吮的需求。不过,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妈妈(喂养者)在喂养时,与婴儿的互动过程十分重要。

因为新生儿的可视距离正好是母乳喂养时从自己到妈妈脸部的距离,所以在奶瓶喂养时,喂养者与婴儿在这个距离进行温柔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喂养者可以与婴儿轻柔地说话,还可以微笑着注视着对方,总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婴儿吸吮时建立最初的情感连接。

安抚奶嘴可以代替婴儿吸手指的口欲需求。但是因为安抚奶嘴虽像奶头,却不能吸出奶,对婴儿来说会有挫败感,所以最好只在孩子入睡或不舒服时使用。



肛门期(1~3岁)


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接受上厕所的训练,并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孩子在控制排便的过程中获得快感,逐渐进入了下一个时期——肛门期。

一些处于肛门期的孩子,会刻意憋便。通过这种方式去寻找排便的临界点,也寻找性快感的临界点。憋便时的孩子往往脸色潮红,因为人类生殖器与排泄器官最为接近,因此排便,尤其是憋便时的感受和性高潮的感受十分相似。

在肛门期之前,一些孩子预感要排便时会告诉家人。而到了肛门期,却会偷偷躲藏起来,直到尿到或拉到裤子里。

没有意识到孩子进入肛门期的家长常常会十分不解和愤怒,认为孩子的行为是故意的,明明以前都会提前说,为什么现在却偷偷躲起来弄脏裤子?

如何顺利度过肛门期?

排泄最初对于婴儿来说是件不舒服的事情。在他们还只能躺在床上时,他们会用哭来告诉家人他拉了一裤子,他很难受。

排泄时婴儿突然受到的刺激是最让他们感到惶恐和不舒服的。不过随着他们身体惊人的生长,他们逐渐适应了排泄这件事,并且从中发现了快感。这种快感成人也能体会到,就像憋了很久终于找到厕所“方便”那一刻。

在婴儿的世界里,他们对排泄的过程以及排泄物都很感兴趣,因为排泄行为及排泄物都对他们很重要(排泄物最初被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有一些孩子还会研究大便,甚至徒手玩自己的排泄物,这都是十分正常的行为。

正因如此,在儿童发展的这个时期,不要让孩子排斥排泄物。父母不用过于着急让孩子马上懂得干净卫生,甚至因此让孩子感到,爸爸妈妈很讨厌孩子的排泄物。

父母在培养孩子如厕习惯时,需要温柔地坚持。如果孩子出现尿裤子、拉裤子,又或是因为玩排泄物而弄脏自己的情况,家长不要因此而训斥他们。有些小朋友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比如过于关注自己的内裤是否干净,又或是在排便后是否把自己清理干净。这种时候,需要父母在让孩子懂得不伤害自己的大前提下,温柔地并反复地告诉孩子正常的卫生习惯。

这个时期,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关于“屎尿屁”的绘本。优秀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知道排便是很平常的事情。同时帮助孩子懂得如何去上厕所。

肛门期憋便的情况并不是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表现得十分明显。

大部分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太愿意去排便的情况,父母经常担心孩子是否出现了便秘。父母的这种焦虑情绪又会反过来造成孩子的排便焦虑。

对于那些憋便状况很典型的孩子,不要因此批评他。憋便是正常的。责骂不能改善孩子憋便的情况,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了憋便行为。责骂反而会让孩子愈发惧怕排便。长此以往,可能会从肛门期的正常憋便,逐渐恶化成肛门对排便反应不灵敏,最后造成生理问题。

解决憋便的唯一方法就是耐心等待孩子自己度过这一时期。具体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的孩子一两个月就度过了,有的孩子甚至需要一年。

如厕训练6步走



孩子如厕训练时所使用到的工具可能不同,有的需要小马桶,有的只需要用小马桶圈。无论使用哪一种,都不要强迫孩子一定马上使用,而应在每一次准备上厕所时,都给予孩子尝试使用的建议,鼓励他们有新的进步。



性蕾期(3~6岁)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关注他的生殖器。他可能某一次在澡盆中玩耍时,忽然第一次认真注意到自己的生殖器官,又或者看到爸爸、妈妈的性器官,发现和自己的不太一样。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在婴儿期甚至胎儿时,孩子也会触摸自己的生殖器。这既是孩子对身体的探索,又是性感受的启蒙。不过到了性蕾期,孩子会对生殖器投入更多关注。有的孩子则开始用手刺激生殖器,女孩有可能夹腿自慰。

与此同时,孩子对生殖器的关注也将加速开启孩子的性别意识,这是性别识别的一个重要阶段。



潜伏期(6岁~青春期前)


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的发展在这个年龄段会进入潜伏期,主要是因为性生理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处于停滞状态。

但现代研究表明,儿童的性心理在这个阶段仍旧处于发展之中。所以在小学阶段,学校应该进行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性教育,为进入青春期做好准备。



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性器官逐渐成熟,更深层次的性别认同逐渐形成(见P053青春期);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开始发生冲撞融合。自我身份的认知与社会身份的认知之间的冲突将在这个时期更加明显。

平安度过青春期需要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信任,亲子之间可以对任何问题进行交流。孩子愿意将自己的困惑讲给家长,也相信爸爸妈妈可以认真回答。这种信任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我们在孩子6岁前进行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建立亲子间的信任感,为青春期以及孩子的一生做准备。

在各个性敏感期,一旦正常发展的行为受到压抑,哪怕只是暂时的抑制,就可能造成在一个人其他成长阶段的反常表现。比如出现补偿行为,或者藏在心里的一个角落,一般情况难以探究。



本章小结


“性”从受精卵开始,影响人的一生,并通过一代又一代,延续这种影响。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都共同发挥作用。本章还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介绍了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分析了口唇期的吸吮以及肛门期憋便等典型现象。这些都是儿童性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正常现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决策思维 信念共同体:法和经济学的新方法 意志力陷阱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 心理韧性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