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普学习 >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

类推是“抽象化”+“具体化”

书籍名:《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    作者:细谷功
推荐阅读: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txt下载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笔趣阁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顶点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快眼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类推是“抽象化”+“具体化”,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类推的过程由“抽象化”和“具体化”共同组成,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层面进行借鉴”。抽象化的程度越高(即元视点越高),通用性就越强,才能看得越远。

图3-2 类推思维的流程

“照搬照抄”的模仿则与此完全相反,它不经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没有在头脑中进行充分思考,是“非元思维”的产物。

类推也可以说是“模式识别”的能力。所谓模式识别,就是从多个具体事物中提取出共同点(抽象化),以该共同点为基础,与过去的经验或知识结合起来,获得新领域的知识(具体化)。

通过这个方法,人们便可以根据过去有限的经验预测出即将发生的情况,无限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这就像即使是过去从来没有吃过、“第一次看到”的食物,我们也能大概“推测”出其味道如何(例如“红彤彤的菜应该会很辣”等)。

同样,即使是初次见面,我们也可以通过模式识别,根据对方的表情或语调等特征,判断出他的喜怒哀乐。



类推的重要性


那么,类推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因为类推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不连续”创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逻辑思维”是互相对立的。逻辑重视一致性和连续性,其目标是“没有跳跃”,而类推倒不如说是为了“引发跳跃”而存在的。

类推思维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类推思维有助于产生不受现状束缚的新创意。

前面已经说过,类推具有跳跃的特征,这也正是其威力所在。在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商业环境中,通过类推思维形成的创意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的商业环境随时处于激烈的变化之中,这意味着行业中的成功事例能发挥作用的期限大大缩短了。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过去的经验或数据做出方向性决策,会带来落后于时代的风险。运用类推思维则可以帮助我们摆脱陈规旧制的束缚,找到新的成功法则。

环境变化还体现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抽象商业模式获得广泛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超越行业界限的战略选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定制模式”“共享模式”以及“会费模式”等,后文还会详细介绍。这些抽象程度较高、具有普遍意义的战略选项,可以应用于不同行业,为类推思维提供了大显神通的好机会。

第二,类推思维的抽象化过程有助于人们理解新概念。例如面对前文提到的应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商业模式,或者金融科技(Fintech)等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运用类推思维,根据已知的简单概念理解其含义。这就像是“打比方”,可以借助好懂的事例理解复杂事物。

第三,类推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向别人解释复杂事物。和第二点一样,有助于自己理解的方法在向别人解释时也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教育领域经常会用到类推。为了解释复杂艰深的概念,人们常会用身边的事物打比方,“比如在足球比赛中……”或者“例如我们做菜时……”等都是具体实例。



类推的“缺点”


那么类推思维又有哪些缺点或者“注意事项”呢?

只强调类推思维的优点似乎有点不太公平,下面再介绍一下它的缺点。在留意缺点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出其优势。

类推与逻辑处于截然相反的对立面,因此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其实也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正如前文所述,逻辑的最大特点是“严谨的联系”。符合逻辑,意味着任何人都能理解其含义,或者前后具有一贯的连续性,反过来说,这个特点也就意味着通过逻辑思维不可能产生“惊人的创意”。

类推与逻辑恰恰相反,“跳跃”既是它的缺点,又正是它的优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类推得出的结论常常比较“粗糙”或“粗略”。不过这个特性在预测未来或探索新产品概念时反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科学领域也时常用到类推,虽然最终确立法则时必须用事实或数据来验证假设,但在大胆假设的阶段却经常需要使用类推的方法。

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最广为人知的,比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获得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此外还有广泛应用于冰箱和空调等产品中的“卡诺循环”,热力学领域的这一著名发现,据说就是卡诺受到水车的启发而提出的。还有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原子结构,据说也是从太阳系的行星运行轨迹中获得的线索。

总之,类推的思维方法可以用来寻求“粗略”理解,考虑大体方向或者建立假设,而不适合需要从逻辑上进行严密证明的情况。

换句话说,类推是“间接证据”,而不是“直接证据”(这种说法本身也是类推)。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帮助我们提出大胆的假设,产生(好的或坏的)“创意的跳跃”。

无论A和B如何“相似”,都不能确保A发生的情况B也“一定”会发生。但是通过分析和查找二者的共同点,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本书主张在这一立场的基础上,除了寻找类似之外,还要追问“为什么类似”,运用类推思维进行更进一步的推论。

接下来就通过例题来增强大家对类推思维的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查理.芒格的投资思想 真相与错觉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 低增长社会: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危机的应对之道 1分钟物理 深度营养:为什么人类的基因需要传统饮食 获客 叛逆天才:拒绝一颗盲从的心,让自己闪闪发光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 女主她超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