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佛是一棵树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佛是一棵树

第6节:恭喜发“财”(2)

书籍名:《佛是一棵树》    作者:房放
推荐阅读:佛是一棵树txt下载 佛是一棵树笔趣阁 佛是一棵树顶点 佛是一棵树快眼 佛是一棵树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佛是一棵树》第6节:恭喜发“财”(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如此“现实”、如此“功利性”的概念,似乎不应该出现在圣洁的佛经之中。

我们毕竟生活在七情六欲的社会,所以想要发财其实也是一个很虔诚的愿望,就算是离世修行的出家人,也要接受世间财物的供养。而不食人间烟火,不过是个很浪漫的童话。我这样说,并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

无可否认,在释迦牟尼成佛以前,还是身为太子的时候,对世间的财富是抱着否定、厌恶和弃离的态度,否则也不会将自己隐形在深山老林,度过六年极度困苦的时光。

我们很难揣摩出太子当时的心态,究竟是何等的大愿让他做出放下一切,从一个尊贵的太子变成一个靠乞食维生的沙门。

而且他还不同于当时常见的托钵乞食的沙门,毕竟他们不会虐待自己的身体;甚至隐居在恒河边的苦行僧也比他强,至少他们再怎么克制自己的食欲和贪念,也不会将自我的躯壳压制到奄奄一息。

后来,成佛之后的释迦牟尼曾经向弟子们回忆他这段常人难以想像,更不可能忍受的生活:

“为了禁欲,每天我只喝一点稀薄之汤,食用一些干粮,我变得骨瘦如柴。由于缺少食物,身体的好多部位,如同灯芯草的支节,屁股就像骆驼的脊背。由于禁食,我的背脊骨高低不平,如同一条串起来的珠子。由于缺少营养,我的肋骨看起来好像一根根破残房屋的椽子。因为挨饿,我的眼珠深深陷进眼眶,如同沉落深水中的星星。由于营养不足,我头上的皮肤枯萎,皱纹满面,就像一只带生割下来的南瓜,风吹日晒之下,完全干瘪不堪。

“当抚摸肚皮时,我就会抓着背脊骨;摸背脊骨时,我就会碰到我的肚皮。这样,由于缺少足够的食物,肚皮紧贴着背脊骨。由于营养不足,大小便时,我会因站立不稳而倒下。使劲地捶打我的肢体,想使身体恢复知觉,但糟糕的是,由于缺乏营养,我身上的积垢一个劲地直往下掉。看到我的人都这样说:‘苦行僧乔达摩的皮肤呈黑色。’但其他人却说:‘苦行僧乔达摩的皮肤非黑色,亦非蓝色,而是黄褐色。’由于缺少饭食,纯净的肤色被损坏到如此地步。

“接着,我如此想:无论过去的婆罗门或苦行僧经受了多么剧烈的痛苦,难以忍受的感受,他们一定也经历了我这样的遭遇,但是不会超过。无论过去的婆罗门或苦行僧经历多么绞心的痛苦,苦难和难忍的经历并没有给我带来超越世间,乃至获证究竟圆满的智慧。也许存在着另一条通往觉悟的途径。”

长期的苦行被证明是毫无效益的,只搞得他的精力竭尽。虽然他具有非同凡人的禀赋,但是,娇生惯养的身体却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损耗。庄严的相貌失去昔日的光彩,消瘦得使人无法辨认。金色的光泽变得苍白暗淡,全身的血液几乎干涸。肌肉枯萎,眼珠深陷无光,整个身体看起来就好像一座骨架。他在死亡边缘上徘徊。

六年离世苦修,骨瘦如柴,身体极为虚弱,始终没有任何的收获,在奄奄一息之际,太子终于意识到极端的苦行根本无助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只能以脱离尘世的形式表达自己离苦得乐的决心。

最后,他坦然接受了一位在恒河边放羊的牧羊女供养的乳糜,重新恢复了体力,关键在于悉达多开始真正明白了修行的真谛。

也正是这位牧羊女给他指引出一条真正走向大彻大悟的道路:没有绝对的物质保证,任何事情都只能停留在“幻想”阶段。而面对各种各样的物质诱惑,能坦然地“拿起”和“潇洒”地放下,并不会为贪婪的欲望改变了纯洁的本性,这样的人,基本已经达到人生一半的意义。

此后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悉达多太子终于悟道成佛。这已充分说明,即使像佛陀这样大雄大力的人,尚且也要借助于物质条件后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最终才能获得非凡的成就,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出世奇人,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无法脱离与财富的关系,关键在于发了财之后的所作所为。如果心系天下大众、利乐众生有情,这便是美好的愿望;相反,只是为了在灯红酒绿中的一己私欲,沉迷在花花世界里的“梦里水乡”,这就是丑陋的欲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 姚依林—百夕谈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