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佛是一棵树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佛是一棵树

第5节:恭喜发“财”(1)

书籍名:《佛是一棵树》    作者:房放
推荐阅读:佛是一棵树txt下载 佛是一棵树笔趣阁 佛是一棵树顶点 佛是一棵树快眼 佛是一棵树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佛是一棵树》第5节:恭喜发“财”(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模块三:恭喜发“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初一、十五,尤其像佛菩萨诞辰这些吉祥的日子里,去寺庙里烧香的人越来越多。无所谓信佛的,抑或半信半疑的,还有一些根本不信的;年老的不少,年轻的有时候居然更多;没钱的经常来拜菩萨,有钱的来得更勤。总之,香火是越来越旺了,当然,这是在汉地繁华都市里的寺院景象。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变得不太愿意去寺庙。从公司搬到玉佛寺至今,已有六年了,期间只陪我的上师,一位西藏的活佛进去朝拜过一次。离这座千年古刹不过只有数步之遥,却从心里觉得它离我越来越远。不为别的,如果寺庙只剩下烧香拜佛的功能,虽然许愿和祈祷是每种宗教都必有的形式,但它已离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六年才目睹明星陨落而得道开悟的佛“教”,越来越远了。

没必要否认,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去祈求的,只不过想要达到的愿望各有不同。无论男女老少,随便来自何处,不管是求升官发财后飞黄腾达、还是希望一家老少四季平安,当其面向佛菩萨而虔诚一拜的时刻,其实是没有分别的。因为我们所渴求的,都是幸福而快乐的生活,尽管理由和方式可能多种多样,但是殊途同归。

好几千年了,从这个星球有“历史”这个概念以来,各种肤色的男人和女人都在为追求快乐而寻求一个适当的规范,哲学家、神学家、宗教学家、心理学家,都在费尽心血地研究快乐与人性的关系。可是,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没有解答的题目。

有些事,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不可以当成不知道,可知道了又能怎样?还不如不曾知道……

比如,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一种快乐的生活,而并非享乐。

快乐和享乐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是人们常常容易将它混淆,就像愿望和欲望,其实动物和人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动物是为了欲望在生存,而人类是为愿望在生活。

只不过生意人想要祈求的似乎特别多,也许是负担太多了吧。

在《增支部》(注1)中的《鸯觉经》中,佛陀把人类分成三种:

1. 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

2. 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

3. 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段经文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只对有一只金钱之眼的人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相反有道德之慧眼而无金钱眼的人并未被单独列为一类人,因为以生命而言,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远比对单纯的道德追求更有实际价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 姚依林—百夕谈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