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做任何事,别在突破阈值之前放弃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做任何事,别在突破阈值之前放弃,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段话是颜回对老师的夸奖。如果我们想向一位老师表达感谢,用这段话就很好。

颜回在《论语》当中虽然出现很多次,但发言不多。这一段,颜回对孔子极尽溢美之词。

“仰之弥高”代表高度,“钻之弥坚”代表深度。颜回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夫子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啊。颜回对于孔子的敬佩和叹服,就像习武之人遇到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大意是你看他好像在前面,忽而他又出现在你的后面,老师似乎无所不在。

这四句话合在一起,描述的是孔子的学问高深莫测。

接下来,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形容孔子不像别的老师那样,非要给出一个确定的、绝对的答案,或者给学生划重点,让学生背大纲、背考点。有的老师很善于让学生提高考试的分数,但这只是培养考试机器而已,不叫“循循然”。

“诱人”就是让学生对学问产生由衷的兴趣,真正喜欢上学习这件事。

所谓“循循然善诱人”,很明显不是以考试为导向。孔子对学生有着足够的耐心,愿意启发学生,这从前文的“叩其两端而竭焉”就能体现出来。他总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博我以文”,说的是老师能让我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约我以礼”,是说老师能让我学会好好做人。孔子既教知识,又教做人。“欲罢不能”,是说我跟着老师学习实在是太美好了,想停都停不下来。我内心有动力,我热衷于学习,既喜欢学文,又喜欢学礼。

“既竭吾才”,意思是我已经竭尽全力地去学习,但是在我面前,仍然有像高山一样的老师。

“虽欲从至,末由也已”,虽然我希望能像他一样,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走,因为他的学识实在是太广博了。

这一段话可能是颜回在某个很重要的场合说的,表达对孔子的赞美与感激。

孔子与学生的差距,真的这么大吗?我认为是真的。

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不要把人脑当作线性结构。如果我们认为人脑是线性的,那么一个人活到70岁和活到50岁,他所获得的知识含量比例是7:5吗?肯定不是。人脑是指数型增长的。

人的大脑是靠神经元链接的。人与人之间,大脑神经元的数量差异并不大,但由于我们大脑神经元的链接呈现出指数型结构,像孔子这样从小到大如此好学,又“多能鄙事”,他的大脑神经元的链接就会更丰富。更何况,孔子还热衷于教别人知识,而学习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传播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大脑中的神经元受到了极大的正向刺激,会得到指数型的增长。

这种情况下,孔子的学生发现自己和老师看起来有五年、十年的差距,但实际在学问和境界上,很有可能是无法想象的、无法衡量的差距。

颜回的感慨绝不是过度的赞美,这是他的真实体会。

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永远直线上升的,而是有一个阈值要突破的。

什么叫突破阈值?我在介绍李善友教授的著作《第二曲线创新》时讲过:在正常水平的大气压下,烧一壶开水,假如没有温度计,也许烧到了99摄氏度你都以为还没开始烧。因为烧到99摄氏度的时候,它都是平静的,没有太明显的变化,看不出波澜;只有到达了100摄氏度,“咕嘟,咕嘟,咕嘟”地就开始冒泡了。从99摄氏度到达100摄氏度的过程,就叫作突破阈值。

你可能会遇到一段无比煎熬的过程,就像到了瓶颈期一样,感觉怎么学都没有头,不知道自己学习的价值在哪里。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别人学习看起来那么轻松?为什么别人通过学习获得了那么多的成就,发表了那么多论文,但是自己怎样学习都不行?这是因为,此时的你只是走在平地上,还没有进入指数型上升的过程。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放弃了,你就无法突破阈值,就还是留在平地上。

只有击穿它,突破阈值,才能够呈S形曲线地往上升。

一个人的人生一定要有一段突破阈值的经历。颜回、子贡、子路学习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与孔子的差距那么大?因为孔子已经突破阈值了。

说孔子在思想和学问方面高深莫测,的确不是过分的夸奖,这是我们通过读《论语》就能够完全体会到的。

颜回的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希望大家无论学习什么,都能够耐下性子。连颜回都觉得学习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是很难的,我们也不能心急。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安心地去学习。比如现在,我们一起读《论语》,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也许我们还无法突破阈值,但没关系,抱着终身成长的心态去当一个快乐的求学者吧。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你所学到的所有东西都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就是学习的魅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