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九十、人生三戒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九十、人生三戒,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德不配位,智小谋大,力小任重

我们来继续看孔子读《易》写下的感慨,其中的人生哲理一直被我们奉为人生管理的宝典,那么当孔子在读到《鼎》卦九四爻辞时又写下什么呢?为什么今天我们要讲的主题叫“人生三戒”呢?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在最早的时期是煮食用的器具,与吃食有关,民以食为天,同时就与民众相关。拥有的鼎多就代表拥有的民众多。后来鼎就被赋予了新意义,代表着一种权力。鼎有三个足,分别代表着天、地、人,是道德的象征、国家政权的象征。鼎卦九四爻的爻辞说:“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鼎的三个足有一个折了,就会倾倒在地,里面的美味佳肴被泼洒出来,弄得一塌糊涂。所以,这是一个凶卦。

孔夫子读到这里时,思考的是鼎为什么会折足?孔子认为是因为“不胜其任也”。他思考的鼎绝不是一只煮饭的锅那么简单,而是鼎的权力、道德的象征。所以,通过这样的思考,他就提出了人生不能犯的三个基本错误,这就是: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

第一种情况“德薄而位尊”,这是从人的道德修养学问方面看问题,孔子在讲做人方面第一强调的一定是德行。《易经》卦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厚德载物。如果你的道德修养不够的话,而居高位,这是很危险的,非折足不可。所以,现代不少人在仕途中一心想往上爬,你要想想自己的德行够不够,不然的话,坐上了高位也就是危险的来临。这也是现在不少当官之人折足的最重要的原因。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保持人格上的坚贞。如果德薄而位尊,人格经受不了腐化,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我想起《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有一个观点:“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必不能存”。为国立功,为国付劳,才配居高位享厚奉。所以,所谓的德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没有凭着自身的学识修养而立功建业,怎么能居高位享厚禄?不管是在国家机关还是在企业单位你不立功都不能居上位。就算是家族企业也需要你有能力、有德行才能胜任那个职位,不然家族企业必然会毁在不孝子孙之手。再就是制度问题,制度出了问题,那么想要基业常青,国家永保都是不可能的。

在《太上感应篇》中也提出同样的观点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在这儿我要讲一下现在子女抚养教育的问题。现在不少家庭对子女的溺爱太过严重,以致不是爱,而是害了。子女要什么给什么,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在家中就是个小太上皇。他们眼里没有父母、爷爷奶奶,霸道而不讲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怎么会知道伦常道德,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那些大学毕业了不出去找工作,而是在家啃老,这样的子孙还能长久吗?所以古人说的“伦常乖舛,立见消亡”绝不是危言耸听。

有人说民国时期的袁世凯,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典型案例。其实,更多是逆天而行导致的,社会发展,民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你要逆天而行当皇帝,当然最后的下场就可想而知。当时他的儿子袁克文写了两句诗“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波感不平”来规劝他父亲不要当皇帝,可惜袁世凯并没有听。

接着再讲下面两种情况:“智小而谋大”,自己的智慧不够,而去谋划大事。好比让一个三岁的小童去谋划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其结果不言而喻。“力小而任重”,平时只能扛起十千克的东西,见了一百千克的金子,却非要扛回去,其结果只能是累死。就像现在做企业家的,往往会出现智小而谋大的现象;做员工的,往往会出现力小而任重的现象。最后,弄得一个个心力交瘁的。

我们农村有一句俗谚:有多大的头就做多大的帽子。大概也可以总结这三句话,这也是我们今天讲的人生三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