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七十六、易中仁义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七十六、易中仁义,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孔子心目中的领导人修养

我们读儒家的书,知道“仁”是儒家治天下的基础,也是儒家建立整个思想体系的根本。这一讲我们来讲讲《易》中的仁义,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在《系辞下》第一章最后写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天地的大德是化生万物,使万物生生不息,这也是易道之一。第二句中的这个位很不好解释,什么是位呢?这是《易经》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在六爻卦中,每个爻都有自己的位,分阴阳位,初爻、三爻、五爻为阳位,二爻、四爻、上爻为阴位。如果阳位得阳爻、阴位得阴爻,这叫当位、得位。比如五爻得阳爻,就叫九五爻,是皇帝位。这里的“大宝曰位”,就是指时位,就是合适的时间处在合适的位置上。在儒家看来,处在君子庙堂之位,便是大宝。儒家最大的思想是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大宝之位。这应该和易卦中的九五爻的思想是一致的。也就是怎样做一个领导人,怎么去治国平天下。

接下来说“何以守位?曰仁”,仁,就是仁义、仁慈、爱人,就是佛家的慈悲。守住位不是靠聪明,不是靠手段,而是要靠仁德,以仁德治国就是儒家的思想。当然,作为一个好的领导人,恩威并施只是手段,能成就大事业的,还是要靠个人的人格魅力、个人的修为,最终都要归到仁德上。诚恳地爱人,有佛家的宽大慈悲之心,把自己的德性修好,你的德厚就能承载万物,就可以容下万事,才会有大格局,你才能到达那个位置。仁爱、诚恳是获得大成功、守住大成功的最高手段。

“何以聚人?曰财”,这是领导人具备的一个修为。钱财是好东西,谁都想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时,我开玩笑说,你们同学中谁的人缘好,肯定是那个聚会经常买单的人。人是钱做出来的,没有钱不好做人呀,守财奴是不可能聚人的。这就是中国的古训叫“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财散得多人就聚得多,人聚得多财就来得多,这样就会形成良形的循环,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大,这是境界的高低,你的境界有多高,就能做多大的事业。原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的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就是这句话。

“理财正辞、禁人为非曰义”。,最后提出的总结牵涉另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这就是义。孔子说的“理财正辞”,赚钱是没有问题的,但赚什么样的钱是有问题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不是什么钱都能赚的,取财要有义,要有道。为了赚钱而危害他人,危害社会,这绝对不行。这就是要“禁人为非”,才会禁止不义之财。做生意赚钱,不能只管自己赚钱,对方也要赚到钱,这生意才会长远。用现在的话说叫“双赢”。如果你只管眼前蝇头之利,哪管身后洪水滔天,只顾自己赚昧心钱,而不顾社会效益。这更不行。只有在道义中赚钱,为社会创造财富,还要为社会创造文明。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幸福的社会、理想的国家。这也是孔子所理想的义。

我们看在《礼记·大学》中有也有一段话,与这个内容相近,也是对《易经》这段话解释说明,也是为帝王领导者所要遵循的治国之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这段话的意思是:得到民众的拥护就可以得到政权,失去了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政权。君子慎乎德。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以仁德为首,有了德才会有人拥护,有了人也就有了土地,有了土地就有财富,有了财富才可以用民。德者,是根本;财者,是末端。如果重末轻本,与民争利,那么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所以说对别人口出恶言,那么得到的也将是恶言相对。如果财货不是正途而来,那么也会非正途而失去。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政治主张,意思是说得到民众的支持就能得到政权,失去民众的支持就会失去政权。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所以,“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的本质是“民心向背”。执政者欲得民心,就必须“以民为本”,要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自觉传承古代优秀治国思想的表现。



第二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