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七十四、持正之道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七十四、持正之道,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我们接着继续解读第一章后面的内容,前面我们说到了八卦中的刚柔变通的原则,以及对我们生活的指导作用。这一讲我们讲另一个道理叫: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我们来看下面一节的原文内容。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孔子在这里又提出一个论点:“吉凶者,贞胜者也”,这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吉凶,是我们贞与不贞罢了。贞是在《易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之一,在《周易》第一卦乾卦的卦辞就是:元亨利贞。也可以说是整部《周易》的第一句话。那么贞是什么意思呢?历代的易学研究者的观点并不一致,但大部分的观点都把“贞”解释为正的意思。我接受这个解释,正就是持中,不要有个人的喜好偏爱在里面,因为有了个人的情感在里面就做不到持中了,就会有偏爱了,就看不到最客观的事实了。我们说旁观者清,是因为旁观者没有个人的因素参与其中,就会比较客观,能持中看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其中,往往就不能“贞”了。中国文化哲学的道理,认为天地间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人事在于心,心正坏事也就不坏了,心不正好事也不会好。道家有本书叫《太上感应篇》中有句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是随着你的命运行为而改变的,这就告诉我们千万要记住,莫做坏事,有福无祸。老百姓还有句俗语叫:“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接下来说的“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鼎盛时期叫“贞观之治”,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它就取自《易经》的这句话。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治武功都非常了不起的皇帝之一。“贞观”是什么意思呢?唐太宗为什么要取这个年号?我们知道唐太宗非常注重个人行为,还专门让魏征监督,为的什么?力求自己做得正,不要产生奢靡的个人喜好,在朝堂之上处理公务要公正持中,不对任何人偏斜。贞观就是正观,不过这个正观是天地之道,宇宙天地的道理法则,也是正的,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不会为谁加长或缩短,也不会只有春天而没有冬天。所以我们只有按照天地的客观规律、法则去修养持世,才不会发生不利的事。

接下来又说“日月之道,贞明者也”。还是在表达同样的一个意思,日月之正,不会因为任何人而不照亮,对谁都一样。不会因为所谓的好人就对你格外多照一会,它不会有丝毫的偏颇,所以,天地自然是最为公正的。

最后提出“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变动是一种常态,我们所处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这种变化也是正的、纯一的。这也是易道的最根本的东西,世界的变化是有着它本身固有的规律在变,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来变,天地变化,日月变化,季节变化,乃至人事变化,无一不是按规律进行变化。地球围绕太阳转,今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不能明年就只转三百天,它还是要转恒一的量,每四年多一天的原因,是把四年内每年多的六个小时加为一年罢了。所以我们说易之三原则:简易、变易、不易。变是永恒的,而所谓的不易就是那个规律,是“贞一夫者”。所以,没有别的办法,坚持正的,按规律办事,与时偕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解学习的内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