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持续的幸福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持续的幸福

为什么死亡率高达75%

书籍名:《持续的幸福》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推荐阅读:持续的幸福txt下载 持续的幸福笔趣阁 持续的幸福顶点 持续的幸福快眼 持续的幸福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持续的幸福》为什么死亡率高达75%,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我是通过研究习得性无助才进入疾病心理学领域的。在用三组设计研究生理健康时,我们的研究对象是老鼠和癌症。麦德隆·维森泰纳(Madelon Visintainer)和乔·沃尔派斯利(Joe Volpicelli)当时是我的研究生,他们在老鼠侧腹植入了具有50%致死率(LD 50)的肿瘤。然后,我们随机将老鼠分成三个小组:一组受到64次轻度痛苦的、可逃避的电击(掌控组);一组受到同等程度的、不可逃避的电击(无助组);另一组无电击(对照组)。这是实验的第一部分。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观察哪些老鼠因癌症而死亡,哪些老鼠幸免于癌症。正如我们所料,在没有遭受电击的控制组中,有50%死了。无助组中有75%的老鼠死亡,这说明无助感削弱了体质。掌控组只有25%的老鼠死亡,这表明掌控感的确促进了健康。

我要指出的是,这个实验是我最后一次参与动物实验,它被刊登在1982年的《科学》杂志上。为什么这是我参与的最后一次动物实验呢?因为从伦理方面来看,我爱护动物,发现自己很难出于任何目的给动物造成痛苦——哪怕是出于人道主义的目的。不过,科学的理由更能说服我:那些我最感兴趣的问题,通常可以用人类被试,而非动物被试,来得到更直接的回答。所有动物实验在推广到人类时,都要纠结于外部效度这一问题。

这是一个被忽略的、但非常关键的问题。当初吸引我投身到实验心理学中去的是其严谨性,或是我们称为的“内部效度”。对照实验是内部效度的黄金标准,因为它能够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是火把水烧开了吗?打开火,水沸腾了。没有火(对照组),水就不会沸腾。是无法控制的逆境刺激了肿瘤生长吗?给其中一组老鼠施加不可逃避的电击,给另一组相同程度的可以逃避的电击,然后将这两组与第三组没有遭受任何电击的老鼠进行对比。受到不可逃避电击的老鼠长肿瘤的概率更大。因此,不可逃避的电击导致了老鼠肿瘤的生长。然而,对于人类癌症的诱因、无助感对人体癌症的影响,以上实验有多少借鉴意义呢?这就是外部效度的问题。

外行会嘲笑心理学实验是“老鼠与大学生”实验,问题就在于外部效度。心理学家绝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因为它具有深意。人类与实验室里的老鼠有太多的差异。不可逃避的电击与孩子在划船事故中淹死,有太多的差异。植入老鼠体内的肿瘤与人身上自然长出的肿瘤,也有太多的差异。因此,即使它有完美的内部效度:有严谨的实验设计,对照组完全正确,样本多到能够确保随机性,统计无可挑剔,我们也不能自信满满地推断,这足以证明不可控的不良事件对人类疾病的影响。

如果它不值得去做,那么它也不值得去做好。

我逐渐认识到,建立外部效度甚至比建立内部效度更重要,而且也是一个更令人头疼的科学推理过程。所有心理学研究生都会上一门有关内部效度的完整课程——“方法论”课程。这门课程讲的都是内部效度,几乎不讲外部效度,并把那看成是外行对科学的误解。数以百计的心理学教授靠教授内部效度为生,却没有一位教授是教外部效度的。不幸的是,公众对严谨的基础科学的适用性的确有理由担心,因为外部效度的规则尚不明确。

例如,被试的选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为了学术研究方便,却没有考虑如何才能把实验结果更可靠地推广开去。如果1910年就有电子游戏,那么老鼠永远都不会被用于心理学研究。如果1930年就有互联网,那么大学生也绝不会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从科学上来讲,我的底线是,在可重复的条件下研究现实世界中人类的掌控与无助,从而尽可能避免外部效度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我相信在有些情况下用动物做实验是合理的,但只限于外部效度的问题不大、用人做类似实验有不可逾越的伦理问题,而且人类又能从中获益匪浅的情况。我相信这本书提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够通过人类实验来得到更好的研究。现在我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在上述的习得性无助研究中,我需要增加一个重要的事实:当对人施加不可逃避的噪声、对动物施加不可逃避的电击时,他们并没有都表现得很无助。

一般来讲,约有1/3的人(老鼠、狗)从未表现出无助。同时,大约有1/10的人(老鼠、狗)从一开始就很无助,他们不需要实验室事件来诱发消极倾向。

正是这样的观察,把我引入了习得性乐观的领域。我们想找出什么样的人从来都不会感到无助,从而系统地观察了这些人是如何解释不良事件的。我们发现,那些认为导致挫折的原因是暂时的、可变的、局部的人们,在实验室中不会轻易地感到无助。当在实验室中遭到不可逃避的噪声,或在现实生活中求爱遭拒时,他们会想: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我可以对此采取一些措施,这只是特殊情况。他们会很快从挫折中复原,而且不会把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带回家。我们称之为乐观主义者。相反,有些人会习惯性地认为,这将永远持续下去,它会破坏一切,我对此束手无策。他们在实验室中很容易变得无助,无法从失败中复原,并会把自己的婚姻问题带到工作中。我们称之为悲观主义者。

重新思考幸福

认为导致挫折的原因是暂时的、可变的、局部的人们,在实验室中不会轻易地感到无助,他们是乐观主义者。与之相反,认为导致挫折的原因是永久的、不可改变的、普遍的人们则是悲观主义者,很容易陷入无助。

悲观主义者比乐观主义者更容易感到沮丧,他们在工作中、课堂上、运动场上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潜力,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不太好。

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来测量乐观,同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来测定演讲、报道中的引述、日记中每句“因为”的乐观程度——因为总统、体育明星、死者无法回答问卷。

悲观和乐观是习得性无助与掌控感的放大器,它们对疾病有影响吗?通过何种机制?其他的一些积极心理变量,如欢乐、热情、开心,又如何影响疾病?我将按照以下顺序依次讨论这些疾病:心血管疾病、传染病、癌症及各种原因的死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 12幅名画里的英国王朝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 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 文化:关于社会、艺术、权利和技术的新科学 心智:关于大脑、记忆、人格和幸福的新科学 生命:进化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和环境科学的黎明 宇宙:从起源到未来 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 那些科学家们彻夜忧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