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三夫:比坟墓更寂然的沉默

时间:2022-09-21 03:39:13

三夫:比坟墓更寂然的沉默一文创作于:2022-09-21 03:39:13,全文字数:12331。

北京今晚会下一场雨夹雪,也可能是一场冬雪。如果在春天,它就会是一场春雨。就是这个联想,我的思绪一下子滑向了江南水乡一座坟墓前。清明的时候,我与三夫兄的另外二位生前好友一起去祭拜,站在三夫兄的墓前寂然无言。在北京与故乡间流浪,是我一生无法逃离的宿命。我在北京谋生,而去故乡求得心灵安慰,三夫兄来京小聚,让我在异乡得到乡情的慰藉。下飞机,坐出租车上机场高速,他就会给我打电话。我一接他的电话,第一反应就是问他是不是在北京了。他会哈哈大笑着说,是呀。我再问住哪儿,他会说职工之家。然后我问,什么时候去看你方便?他告诉什么时间。他来北京总是那么的忙,待的时间又很短。但他总会安排个时间,约上娄力君,吃个便饭。

三夫兄竟然在墓里了。

新立的墓碑上水渍纵横。春天的雨水太大了,坟头上新盖的土又是那么的松软。我们轻轻地擦拭着碑石上的字和碑面,越擦越伤感:我们一转身,这新立的墓碑定是尘土重蒙呀。今天是三夫兄去世一周年的祭日,此刻窗外,京城的夜灯火万家,于这灯火中,我与三夫兄曾有无数次相聚,聊天,畅饮。现在,我只能一个人默默静坐,怀想。

三夫兄在上海长海医院治疗期间,我去看望过一次。去上海前,我听到很多朋友们说他如何坚强,豁达,气色如何好,甚至有人说他真像个英雄,一点也不像个胰腺癌病人。他们是多么的善意呀,善意地期望三夫得的不是癌,而仅仅是胰腺炎。而心里,其实都明镜似的,悲伤与无奈得一塌糊涂。袁方勇兄不许别人在他面前探讨三夫兄的病情,只有一句话,老三炮会好起来的,吉人自有天相。到上海,天空雨过天晴,虽是盛夏倒也不太闷。进病房时,三夫兄躺在床上打点滴。看我们进去,他利索地起身,坐到了床边的椅子上。其他探望的人都在嘘寒问暖。而我却坐着一言不发,几次欲言,欲言又止。三夫看上去气色确实不错,只是脸色略微发黄,也不瘦。我听他在说:一没有什么心事,二没什么遗憾,三没有什么挂牵。现在住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安心治病,不作他想。三夫兄一边说话一边习惯性地挥着手势,仍然有力,几次掌在了墙上,砰砰砰地响。看着三夫兄吃了两条汪刺鱼。鱼烧得不是很烂,他想把鱼夹开,夹鱼的动作有点笨拙。夹了几下没有夹开,他直接夹起来就咬。吃完饭后,我从包里取出两本书,一本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一本是《普贤菩萨行愿品》。跟他说,按张来友先生的嘱咐,我念了《地藏菩萨本愿经》七天,是持素念的。三夫频频点头,脸露喜色。临走时,我摸了摸自己手上戴着的佛珠,取了下来,递给三夫兄说,三哥,这串佛珠我戴了有半年多,每天持大悲咒,心经,你戴着,佛会保佑你的,其他话我也不会说,不说了。三夫戴上佛念,连声说好。然后说,不要相劝,我说过了,只有我劝别人,没有别人劝我的,说穿了,死生由命的,随他去吧。

返回北京后,我的预感一直不是很好,以至于不敢主动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有几次,三夫兄电话来交待几个事情,也有事说事,匆匆挂了电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消息传来,三夫命危矣!!!我身在北京,无法在这些消息中体味三夫的内心,就要求常常去看望三夫兄的岩林不时传些照片来给我看,把气色不错的照片贴到自己的博客上。直到去年11日中旬的一天里,明陆兄打电话来说,丁,三夫是快了呢,要看活三夫,这几天就回来,晚几天是不一定看得到了呢。其间,其妻吴超英也打来电话,让我去问一问张来友先生,三夫的命到底有没有救。我就去了张先生家一趟,张先生喟然长叹说,他放不下,这是最要命的。我请教他有什么话可以安三夫的心。张先生说,你对他说,一安心养病,不要太顾念家人杂事。二是告诉他,我会想办法祈禳的。并且,他把自己多年修炼的《六字诀》交给我,让三夫每天照法练习,增强体质。

再次站在三夫兄的病床前,尽管心里有了足够的准备,三夫兄虚弱的病体,仍然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稀少的头发,消瘦的脸颊,佝偻的身子,闭合不睁的双眼。不要说跟我记忆中的三夫兄比,就是跟岩林发给我照片中的他比,竟是面目全非,不忍卒看。我站在他的病床前,喊了一声“三哥”,他只是微微地睁开眼看了我一眼,又闭上了。我站着,一时忘了坐下来。他小妹让我坐下,我才不自然地坐下来。三夫静静地躺着,寂寂无声,无息。坐了一会儿,我走到了外间。吴超英走过问,张来友老师怎么说。我就说了他怎么说。她说,那你对三夫说一下,他相信张老师的话的。我说,他那么累,还是别说了吧。她说,他听得见的。我又坐回到三夫的病床前,又叫了一声三哥。三夫兄又睁开眼看了我一眼。我说三哥,张老师有话带过来让我对你说,要不要说呀?三夫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我说张老师入定帮你看过了,病是重了,要好好治。张老师说你会好起来的,他这几天会帮你祈禳的。他叫你呀一定要放下来,不要想得太多,你这一辈子替家人朋友想得太多了,到现在你还在想,想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会怎么样?你现在是个病人,病人就可以是个病人的样子,有话讲,有痛喊,有脾气发,有要求提,不要憋在心里,怕麻烦别人。

说这些话时,我是那么的紧张,我本想伸手抓着三夫的手说的,可是,我的双手无措般地抓着病床边的围栏。平时,在朋友的子里我是一个善言者,这个时候,我本应是一个激起三夫渴求生命的雄辩者,然后,这几句话说下来,我竟然感觉胃痉挛。在这一刻,我深知,智者如三夫者,他早就洞察了生与死的秘密,他知道定数已到。他躺在病床上的姿势,以及睁眼看我的眼神,我感觉到了。他已被死亡说服,他不再抗争。他现在是一个被死亡说服准备去死的人。我说这些话,多余了,真正的多余了。三夫:比坟墓更寂然的沉默

过了会儿,三夫兄动了动身子。他小妹俯身问是不是想去厕所。三夫兄又动了动身子。上完厕所,小妹走到外间来时,我想问一问三夫兄的一些情况。小妹说,我三哥是不行了的,太阳穴塌陷进去了,卵子勾进去了,不行了的。医生交待我们掐掐他的虎口,如果虎口的肉没有弹性了,就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在三夫兄最后的日子来临前几天,家人又托张来友老师找到一味药,据说是治好过与三夫兄情况类似的病例。朋友张炯亲自去河北取药,又托人从机场捎带回来。送药到三夫的床前,我的心竟然也存一丝期望,希望三夫兄吃了这药能真有点作用,至少能让他精神焕发一点,生命多些时日。第二天去探望时,药还没有服。还在商讨要不要服,在征求三夫兄时,他说:药是张炯带归来的,要吃的。这是我听到的三夫兄最后一句话。听到这句话后,怎么进药的话,我再也听不下去。这个场景让我猛然想起了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9?伊利奇》的结尾。智者如三夫者,我多么希望你大喊一声:“走开,走开,你们都别管我!”

北京来的药,没有被引导进三夫兄的胃部,一引导进去就吐。2012年12月4日上午8点56分,三夫病逝于浙江新昌中医院12楼60病床。英年五十岁。而我已回京七天了,短信报信我知者崔欣荣:散人已乘黄鹤去;胡明陆:老三走了。

托尔斯泰是给了伊凡?9?伊利奇的灵魂终极慰扶的,伊凡在最后时刻寻找自己的疼痛与对死亡的恐慌时一无所寻,让他恍然大悟,光明已经来临,取代死的是一片光明。这是个固定不变的意义。我愿相信三夫兄也是悟到了的,他寂然而沉默,不叫喊,不挣扎。佛佑他,永远佑着他,他会悟到的。

三夫兄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死者已逝,活着的人生活还得继续

提醒您:因为《三夫:比坟墓更寂然的沉默》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三夫:比坟墓更寂然的沉默》在线阅读地址:三夫:比坟墓更寂然的沉默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