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术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3-08-16 04:45:49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术的研究进展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45:49,全文字数:19610。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术的研究进展

成怡娟,吴天娇,李玢,陈丽宏

(1.西安医学院研究生处,陕西 西安 710000;2.陕西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00)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群体中的死亡率位居第2 位,仅次于乳腺癌。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且呈年轻化的趋势[1]。由于疾病本身、治疗及其近远期并发症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使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普遍较低[2]。中晚期宫颈癌(狭义指宫颈病灶≥4 cm 且FIGO 分期ⅠB2~ⅡA 期,广义为ⅠB2~ⅣA 期)治疗原则上一般以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ⅠB2~ⅣA期以同步放化疗为主。由于放射治疗通常为局部治疗,难以消灭潜在的亚临床及微小转移病灶,而全身静脉化疗局部肿瘤有效药物浓度较低,作用时间较短,因此对于中晚期宫颈癌肿瘤体积较大,分期较高,传统同步放化疗治疗难以完全消除肿瘤病灶。伴随着化疗药物与介入放射学研究进展,介入化疗栓塞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术前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展现了一定优势。本文主要对介入化疗栓塞术在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1 中晚期宫颈癌的介入治疗发展史及现状

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宫颈癌逐渐呈年轻化趋势,患者对于保留卵巢功能需求较高,很大程度上使得宫颈癌的临床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而放射治疗和全身静脉化疗会对患者卵巢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新辅助介入化疗展现了一定优势[3]。介入治疗因其操作创伤小、疗效好、风险低、康复快等优势,逐渐应用于各个学科各个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中,而介入治疗在宫颈癌的应用上大致经历了3 个阶段[4]:1952 年的姑息治疗;1976 年的应用于中晚期和复发性宫颈癌的姑息治疗;至20 世纪80 年代末期,介入治疗应用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

随着化疗药物与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化疗与动脉介入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动脉介入化疗技术逐渐成为多种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手段,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被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包括姑息性治疗、止血治疗和术前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等。中晚期宫颈癌的姑息性治疗主要针对失去手术机会及术后复发的患者,目的在于通过介入化疗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栓塞减少肿瘤血供,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微小病灶的转移,最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部分患者可能因此获得手术机会。止血治疗主要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侵袭所致的出血及放射治疗并发的出血。术前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主要针对介入后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并展现了一定优势。诸多学者认为[5],术前给予患者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可缩小肿瘤实体,降低肿瘤分期,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介入化疗逐渐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并应用。

2 中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

2.1 中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概述术前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治疗中具有确切的疗效。诸多学者[6-9]研究认为,该法可以显著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淋巴结转移率,促进肿瘤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研究表明[6,7],术前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可促进癌细胞凋亡,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根治性手术率,减少亚临床转移,且疗效优于传统全身静脉化疗,不良反应与静脉化疗相似,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化疗方式。杨卉等[8]对宫颈癌患者行术前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血清转移浸润指标进行研究,表明该法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促进癌细胞凋亡,提高肿瘤根治性切除率,还可改善血清转移浸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A、VEGF-C、VEGF-D)、肿瘤坏死因子α 诱导蛋白(TNFAIP8)、过氧化物还原酶4(Prdx4)、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明显改善患者术后3 年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远期疗效,且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陈志琴等[9]研究发现,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血清转移浸润指标(VEGF)有所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治疗疗效确切。研究发现[10],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1~3 个疗程治疗后肿瘤体积可显著减小,疗效显著,然而继续增加化疗疗程,临床疗效并未显著提高,反而增加了化疗不良反应。故建议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以3个疗程以内为宜,同时应评估每次治疗疗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然后选择进一步行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

2.2 中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常用治疗方案 新辅助介入化疗已成为多种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应用于妇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也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其方法主要是在供应肿瘤动脉内直接注入化疗药物,使其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并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治疗[11,12]。将导管经股动脉插管插入双侧髂内动脉后选择插管于子宫动脉内,具有良好的微创性,将化疗药物注入子宫动脉进行灌注化疗,提高了宫旁组织药物浓度,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13]。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铂类药物及紫杉醇、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吉西他滨、甲氨蝶呤等。铂类药物及紫杉醇类药物虽作用于不同的分子靶点,具有不同的抗肿瘤机制,但铂类联合紫杉醇类药物可增加其抗肿瘤效果,增加疗效,目前在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大多为3 个疗程以内。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方案较多,研究表明联合化疗方案较单药化疗有效率及缓解率更高[14]。Moore DH等[15]研究表明,顺铂联合紫杉醇组治疗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与单纯顺铂组相比有效率(36%vs.19%,P=0.002)、无进展生存率(4.8 个月vs.2.8 个月,P<0.001)和持续生存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单纯顺铂组;Park DC等[16]对43 例ⅠB2~ⅡB 期宫颈癌患者行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3 个疗程,2 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总有效率可达90.7%,5 年生存率达89.2%。顺铂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用于进展或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中,疗效较为肯定,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较常用的治疗方案且较单药有效率及缓解率更高。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常用化疗方案如:紫杉醇+顺铂(TP)、氟尿嘧啶+顺铂(FP)、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BVP)、博来霉素+甲氨蝶呤+顺铂(BMP)等。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介入化疗方案虽较多,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且新辅助介入化疗给药剂量、给药强度、给药方法、治疗疗程、化疗间隔等没有统一的规范,相关药物的选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分子通路机制水平概述

3.1 细

提醒您:因为《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术的研究进展》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术的研究进展》在线阅读地址: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术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全部跌停等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