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3-08-16 04:39:06

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创新与实践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39:06,全文字数:14552。

文/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分院 段江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部署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目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说明,高职院校完成国家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人才培养任务,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和模式。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从德育工作的整体安排和需要出发,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和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到主题班会“系统化、规范化、课程化”,通过“五教育一管理”的内容进行创新与实践。

一、“五教育一管理”主题班会的内容创新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从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规律入手,经过创新实践,探索出以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安全、心理健康、沟通交往、班级常规管理(以下简称“五教育一管理”)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实现了高职院校班会的内容创新。

(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当代高职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应始终将高职院校的班会课与思政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持一致。把理想信念摆在班会课内容的首位。主要在主题设计上下功夫,把重大时事政策、国庆等节点和传统节日内容贯穿在主题中,牢牢占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印刻在学生心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浸润道德品质教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诚实守信、崇尚劳动、爱岗敬业、创新务实的道德品质是高职学生必不可少的道德与职业素养,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能以诚信的态度,诚实的毅力、诚恳的责任学习专业理论课和核心技能课,积极主动地储备应有的文化和技能,与班级管理的效能是分不开的。在校期间,班主任精心策划的主题班会,通过讲解、交流、互动、分享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把职业院校的学生的责任心、职业道德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强化法治安全教育。高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题班会课程建设可通过遵章守纪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遵纪守法、常规安全、法治教育,这三个方面的教育要在三个年级同时滚动系统展开。

(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显示,在现阶段,许多高职学生会产生不适应、不会思考、不会处理等不同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能让学生打开心扉,主动交流倾诉,以积极的心态学会客观评价自我及现实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帮助其进行健全人格的自我塑造。

(五)提升沟通交往教育。沟通与交往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主题班会的系统讲解,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做一个有礼有节的新时代建设者,主题班会的内容主要从适应环境、礼仪规范、与人交往和团队建设四个方面展开。

(六)夯实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主要指班委建立、评优选先、助困帮教和星级宿舍。以问题为导向确立的班会主题,以实现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以主题班会课程化为切入点,面向不同学生群体,注重分类教育。课程设计系统化、规范化,突出日常管理与主题教育有机结合,强调师生互动,体验式、感悟式参与主题教育,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外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五教育一管理”主题班会的设计创新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年级突出问题,归纳出每个不同年级学生对主题班会内容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实现和提炼出以“五教育一管理”为内容的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建设理论,为主题班会主题的实证研究与主题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管工作提供了指导思路。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不强、行为习惯养成较差,缺乏对未来的规划。与此同时,不同年级的学生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新生生活上独立性差、常规规范没有养成;大三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期盼值低,对学校和家长存在依赖性。因此,班会主题设计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覆盖在全校学生的共同需求是形成主题体系的基本原则。在“五教育一管理”中,从总体设计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普遍性,而每个层面的不同专题设计又体现了其特殊性,例如:道德品质教育中诚信为人是从大一到大三都要贯穿的主题,而爱岗敬业则针对大三学生和学徒制学生来体现他们的特殊性。

(二)长期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班会课程化体系遵从“认知——感悟——践行”的循环规律,根据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五教育一管理”主题班会开展实施,突出课程化特点,根据不同学制、年级、专业、学习阶段,以课程标准为讲授依据,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突出课前共同准备,课中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利用APP开展师生互评,实现课堂内外连贯、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教学相长,师生互促,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相互参照。例如:“五教育一管理”中的“管理”是指班级常规管理,内容包括班委建立、评优选先、助困帮教和星级宿舍。这是从大一到大三要一以贯之的长期性专题。同时,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时事政治学习环节要注重时效性。

(三)阶段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开展一堂生动的主题班会课,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并进行规范的策划与组织,突出每个阶段的重点,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与需求,避免班会课的随意性和无效性。在每个阶段进行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主题班会在实践中探索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根据学情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内容设计。大一年级工作重点:帮助大一新生了解熟悉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确保每个人都不掉队;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大二年级工作重点:大二是大学期间各项能力提升最快时期,在参加各类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开始转向专业实践学习,由适应大学转向能力提升。在保证学生学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往就业方向、就业目标做努力。大三年级工作重点:做好毕业班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好精准就业帮扶指导及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工作,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平稳就业。通过开展重点突出、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主题班会,将主题班会课程化优势完全突显出来。在每个阶段通过实施主题班会课程化,强调实践活动规范化,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普遍感觉效果明显。例如“感恩工程”以感恩祖国、社会、自然、老师和父母为载体,通过系部下发“工单”,学生自主选择报名参与,系部全过程监督,以积分的方式量化考核参与情况,变以前的“要我干”为现在的“我要干”,抓住了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主动权,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创新与实践

三、“五教育一管理”主题班会的实践创新

“五教育一管理”主题班会实现了班会作为一门课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班会课程的学时学分设定、教学时间场地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教学评价等做出明确规定和制度化安排。提高日常班会课的教学效果,重点

提醒您:因为《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创新与实践》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创新与实践》在线阅读地址: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创新与实践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