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3-08-16 01:42:34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1:42:34,全文字数:7184。

1水稻再生稻栽培存在问题

1.1重视不足

现阶段,大部分人对于水稻再生稻认知不足。水稻种植范围不断缩减,再生稻蓄留区越来越少。再加上农业组织机构不断改革,导致再生稻栽培范围进一步减小,此外,生产成本增加及机械作业收割技术的推广,使得再生稻蓄留情况极为严重,不能进行相关管理工作。

1.2缺少健全的再生稻技术

现阶段,水稻自身对营养的需求不断上升,其次灾害天气频发,要深入研究科学的再生水稻栽培技术。如何有效搭配水稻品种,同时应用于大范围栽培中,然后在示范区里推广再生稻,是农业发展体系所面临的难题。再生稻米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且在栽培管理过程中没有施加化学药剂,十分环保。但是国内还未建立起再生稻自主品牌,同样没有专门进行再生稻加工的相关公司,再生稻质量提升缓慢。

2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2.1选种

水稻再生力是促进再生稻高产的基础。不同水稻品种其再生能力有差异,为达到高产栽培目的,要选择再生能力强及头季产量高的水稻品种。例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区域最好选择全生育期在132 d以内的品种,头季在8月25日前收割,以保证再生季生长时间,增产增效。同时该品种还具有抗倒、耐高温、分蘖力强、米质优等特点,包括荃优822、徽两优丝苗、丰两优香一号等。

2.2播种技术

选择完合适的再生稻品种后就要进行播种,为保证安全齐穗,就要与早稻在同一时间进行播种,采取头季稻早播技术。一般来说,在3月25日前播种头季水稻,在4月22日左右进行抛秧或机插秧。同时早春还要通过一浸两露方式浸种,其间使用强氯精对水稻种子浸泡8~12 h,以此帮助种子消毒,然后催芽。需要注意的是,?子实际浸泡时间不能过久,避免发芽率下降,通过清水淘洗之后实施保温催芽方法。通常使用35℃温水调和拌种剂均匀拌好芽谷,选择冷尾暖头播种,最后覆盖地膜,防止烂秧。

2.3育秧和移栽

在秧苗培育过程中,要与移栽技术相结合,有效进行再生稻播种育苗作业。一般来说,再生稻最好不要直接播种,这是因为4月上旬常出现倒春寒天气,导致出现烂秧等现象。每公顷稻田里,若采取手插秧苗措施,那么用种量为30~45 kg,若采取抛秧措施,那么要求每公顷土地使用1 050个、353孔塑料软盘进行育秧,秧龄20~25 d,机插秧19~22 d,手插秧不能大于25~30 d。当秧苗生长至一心两叶时,就要施加5~7.5 kg尿素,即断奶肥。等移栽前3~5 d施加5 kg尿素,即送嫁肥。插秧前要做好带药下田,最大程度减少病虫基数。移栽时就可实施栽培普通中稻技术方案,实际秧龄要小于25 d,秧苗4~5叶,在晴朗天气移栽。每公顷稻田里,实际抛秧数量要大于30万蔸,每蔸插谷30~45粒,手插秧17 cm×26 cm最佳,机插秧13 cm×30 cm最好。同时,为保证移栽成活率,种植人员一定要掌握移栽技术要求,按照移栽技术要求展开相关作业,给再生稻高产带来有利条件。

2.4肥水管理

完成水稻移栽后,要培养出健壮个体,在施肥过程中要秉承着“攻头、控中、保尾”原则,尤其要施加足够的基肥,做好早期的田间管理,追施分蘖肥及中耕除草,让水稻快速生长,搭建起苗架,保证有效分蘖充足。同时,还可使用烤田措施来控制无效分蘖,避免养分浪费,推动根系良好生长发育。要根据土壤肥力来进行施肥,若土壤肥力好,那么每公顷土地就可施加135~150 kg纯氮、60~75 kg五氧化二磷及75~150 kg氧化钾,若土壤肥力较为合适,那么就要增强施肥水平,施加150~195 kg纯氮、75~95 kg五氧化二磷及105~135 kg氧化钾。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缺素状态科学调节整体施肥量,当头季水稻破口抽穗后就要追加氯化钾,即穗粒肥,从而提高千粒重,增强结实率。其次就是搁田,在开始收割前20 d进行干湿交替,然后再排水烤田,让茎秆变得更加健壮,同时在开始收割前10 d,每公顷土地施加112.5-150.0 kg尿素,推动再生稻腋芽整体萌发率,到收割后3 d内复跑马水,加快浮根生长,增加根系体积,同时增加白根数,强壮根系。尤其是在收割头季稻过程中,温度特别高,一定要确保田间湿润。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再生季需要保证根系发达且活力强盛,同时还要合理控制无效分蘖,适度晒田,搭配好湿润灌溉,并且调节好田间水气矛盾,比如通过垄畦栽培技术去除田间多余水分。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提早再生季抽穗期,打造良好的气温条件,提高结实率及每穗结实粒数、千粒重,提高单产。除此之外,早播使再生芽萌发数上升,再生芽实际成活率增加,再生季每公顷土地在收割头季稻7 d内就可以达到超过450万的最高苗,成活率大于75%,有效穗高于345万,每公顷产量可在3 000 kg以上。

2.5病虫害防治

防治病虫害时,每公顷土地最好用2 700 g 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来防治稻飞虱、2 250 mL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以及每公顷用75%拿敌稳水粉散粒剂2 250~3 000 g兑水1 125~1 500 kg对水稻进行喷雾,以此有效防治二化螟,还可采取11 250 g 70%三环唑防治稻瘟病,并且对南方黑条矮缩病防治效果较优。在稻子成熟阶段,要特别重视防治稻飞虱,避免影响稻株拥有再生能力,在稻株发育后期阶段要尽可能防治纹枯病。在日常种植栽培过程中要使用绿色防控手段,避免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在农药里加入增效助剂有机硅,降低农药用量,增强整体防治作用。防治草害时,由于机插秧有着非常长的缓苗期,同时田块空间大,就要防止灌深水,容易生长出杂草,要根据杂草类型,科学使用除草剂。除此之外,在插秧后1 d左右,每公顷土地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0~600 g,兑水450 kg进行喷雾。施药过程中保持水层3~5 cm,持续3~4 d。

2.6再生季适时收割

由于再生季不同再生芽出现生长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影响抽穗成熟期。因此,当成穗达到90%时再开始收割,避免由于收割时间提早而降低再生稻实际产量。

综上所述,通过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不但能够缓解耕地匮乏的问题,还能增加种植户效益。在栽培再生稻时,要给予足够重视,健全相关配套设施,从根本上增加再生稻整体产量及质量,推动农业种植业健康发展。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黄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葛晓阳)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在线阅读地址: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1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