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教师在线教学困境的反思及应对

时间:2023-04-12 11:33:52

教师在线教学困境的反思及应对一文创作于:2023-04-12 11:33:52,全文字数:13732。

任世东 韩大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在线教学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诸多教育问题也随之暴露,使师生享受在线教学所带来的红利时,也要重新审视在线教学伴生的教育问题。互联网技术革新、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5G通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为在线教学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提供了技术支撑。2019年9月,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能力,该指导意见为在线教学提供了政策支撑。因此对在线教学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帮助教师在面对在线教学问题时能够妥善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为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一、在线教学的价值

在线教育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于教育而生发的新型教育方式,作为新兴的教育方式,推动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全方位、多层面、深层次的变革,由此生发新的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在线教育成为推动教育革新的关键力量。[1]

(一)在线教学打破时空壁垒,促进终身学习

在线教学依托现代网络技术组织学习活动的开展,教育不再局限于固定地点,打破空间限制。受教育者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根据自身情况安排时间、进度等,消弭了时间对学习的束缚。在线教学通过突破时空界限促进终身学习的蓬勃发展,各类学习资源的获取更加便利与快捷,教育的生发不再局限于固定时空,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线教学为终身学习的发展提供良好思路。

(二)在线教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成教育公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教育要公平而且有质量”。优质且公平的教育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有绝对“权威”,教育资源存有封闭性、唯一性、排他性的特点。校际竞争、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方式导致教育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裹挟,形成资源垄断。优质教育资源在封闭、单向度的环境中传递,阻碍教育公平均衡性发展。在线教学通过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打破知识传递壁垒,优秀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传播与利用,开创了开放、互助、共享的新局面。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通过在线教学使学习者接受更广博的知识与更优质的教育,从而使得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平均衡性发展。

(三)在线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进一步发展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各种智能信息平台相关的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人机协同水平,从而保障教学活动良好有序地开展。同时,在线教学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思考线下教学活动的设置迁移到在线教学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通过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设计完善,使之逐步与在线教学相适应。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新的教学理念的生发,并在之后的在线教学中,有效增强职业信心与提高在线教学的心理准备、思想预期,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质的飞跃,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教师在线教学的困境来源探究

在线教学活动中,师生或处于相同时间中不同的空间,抑或是时空完全相分离的状态。因此,根据教师在线教学实践特点,对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的困境进行剖析尤为重要。

(一)教师在线教学发展困境的自我维度

1.教师身份认同混乱与模糊

网络技术虽然促进教育革新,但导致“教书育人”不再是教师这个职业的“专利”。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家长、学校领导都可能成为课堂的隐性参与者,课堂随时可能成为一场众人皆可“参观”的公开课,导致教师压力倍增。开放的网络环境或使对教师评价更趋于简单化。低成本的网络评论缺乏监管变得肆无忌惮,对课堂、教师的评价或因缺乏专业性、忽略教师独有的教育理念而对其造成心理伤害,导致教师身份认同混乱,职业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同时,网络检索功能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通过检索引擎对尚未教授的知识进行检索,一定程度上,学生会掌握更全面、详细的知识,师生在检索过程中逐渐消磨彼此的信任,导致信任危机。教师逐渐对自身价值产生困惑和质疑,造成职业认同感低下,职业自信受到消磨,在面对在线教学时也会产生抗拒心理,对于师生双方而言都会产生不可逆的消极影响。

2.教师教育的人文性价值被低估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摇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2]线下教学中,面对面交流使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教师通过动作、语言甚至眼神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身心发展状况,传递情感,产生共鸣。同时,课余时间的交流也能深入人心,相同空间下的交流不但便捷,而且言传身教有机结合了教与育,传递教育影响。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教师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在线教学中,某种程度上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在面对冰冷的屏幕时受到阻隔。虽然师生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在“教”的过程中能更好实现知识传递,但课堂结束往往也预告了师生交流的终止,“育”的过程被互联网割裂了。同时,因为缺乏面授过程,教师不能明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控的程度,而无意中更强调教学效果,导致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逐渐弱化。

3.教师信息素养能力参差不齐

在线教学需要依托各种网络平台,教学活动顺利与否关键在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主体因素上看,一方面线下教学中教师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理念。线下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接受在线教学存有畏难心理,主动接受信息意识的信息素养不高。另一方面,不置可否的是我国教师体量存在着年龄上的差异,而教师年龄是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接受能力不同导致教师信息素养能力参差不齐。客体因素上,专业设备仪器或平台操作的技术门槛过高导致教师无法像线下教学中那样对所教授的课程“手到擒来”,人机协同效率不高导致教师在线教学发展陷入困境。教师在线教学困境的反思及应对

(二)教师在线教学困境的他者维度

1.在线教学网络技术仍有不足

在线教学迎来了技术革新的时代。虽然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能够正常使用,但对于信息素养较低的师生来说,复杂的网络平台使用技术、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时效性、在线教学设备的操作极大影响了在线教学活动质量。在东西部地区或区域内也存有在线教学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教育信息化发展出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导致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形成“新的教育鸿沟”。王继新等对湖北省“停课不停学”情况进行调查,“有31.03%的教师对信息化平台和工具的使用存在困难,有28.82%的教师认为信息化平台和工具的使用较为复杂。”[3]

2.学习者学习能力尚未完善

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是影响在线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线教学需要学生对庞杂的信息有独立处理与辨别能力。同时,在线教学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缺乏教师监督、脱离传统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态度成为挑战,自觉抵御娱乐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习能力仍有待提高。“基于国家网络云平台我国中小学开展在线教学,学生对于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尚未适应,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参与

提醒您:因为《教师在线教学困境的反思及应对》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教师在线教学困境的反思及应对》在线阅读地址:教师在线教学困境的反思及应对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