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宁静与喧嚣:我在一场夏雨中的意识流

时间:2023-04-12 11:16:50

宁静与喧嚣:我在一场夏雨中的意识流一文创作于:2023-04-12 11:16:50,全文字数:16116。

◇晚乌

我喜欢来这里,这是家生意清淡的咖啡厅。

此时,我在二楼。室内装修带着皖南民居的风格,楼梯上来是一间长方形的厅,几根木头柱子杵在中间,将厅分成两半。朝南有木头的窗户,上面糊着乳白色的牛皮纸,手触上去会有清脆的摩擦声。

桌子临窗。我坐下,服务员端来一杯咖啡。除日常的温开水,我并不偏爱任何一种饮品。每次来这里点一杯咖啡,是因为如果不消费什么,会感觉不好意思。而我每次都要相同的无糖无奶的美式,它包含某种本源的味道,那种温暖的苦,有时显得很醇厚,让人觉得踏实。第三次把杯子举起来送往嘴边时,我才真正意识到雨开始大了。透过窗,我看见雨顺着黑色的瓦往下滴落。

天有些阴沉,刚才我背着双肩包,拎着电脑,朝这里走来。

我对母亲说:“这么多天,只有今天下午稍微有点儿自己的时间。”

她反问我:“放学时,你接亨亨吗?”

亨亨,是我儿子,四岁半,正在读幼儿园。

一个月来,我一直想着这里,来这个清淡的角落写几段文字。我上一篇文章也是在这里完成的,但那是三个月前的事情。当时写着写着,仿佛在文字中遇见了童年的自己,顺势陷进低迷情绪里。今天,我并未想好到底要写出什么,只是此时有种特别真实特别饱满的东西在身体里浮游,它在夏初的雨水中变得轻盈,洁净。

皖南的春天极为短暂,春花匆匆开完,夏天就来了。夏日的雨水没完没了,从天气看,今天跟前天、昨天甚至明天并无差别,总之,这是极为寻常的一天。寻常是日常的底色,我已经习惯并熟悉身边的每个角落。早晨,我曾来过此街,整条街还睡着,而我的身份是晨跑者。这些年,我渐渐习得健康意识,努力学习保重身体的秘诀,戒掉香烟,不喝酒,早睡早起,因为我不想过早离开人世,否则,我的父母会痛,孩子会孤单。想到这里,我觉得我真是俗气透顶,是沉溺在生活泥淖里无法自拔的人。晨间我沿江跑,看到有人在河边垂钓,有人在岸边空旷处耍剑,他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在时光的逼仄里,通过某些活动来缓释自己肉身的疼痛,忘却一些忧愁。除了年龄,我和他们没有差异,我们都害怕病痛与死亡,害怕孤单,试图以动态的图式开启新的一天。

有天,我偷听了练剑者的部分谈话,他们说着超越年龄的黄段子。

我有点吃惊。人生暮年里,我原本以为一切都是风平浪静。他们的话,虽是调侃,但对我而言,是有颠覆性的。看来不管人到多少岁,它本身的温度是炙热的,蓬勃张扬的生命力无处不在。我似乎有些大惊小怪,我承认,我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洁癖,包括精神。这让我活得不那么自在,不那么痛快。在我的认知里,那些上了年岁的人,就不该口吐污言,而应活成江边树的模样,在风清云淡中什么也不想。

晨间跑步,我常路过此间咖啡厅所在的古楼。这是栋庭院深深的旧屋,集民宿、书店、咖啡饮品店于一体。书店有先锋味,所售书籍不俗气,书店老板是个热爱写作的人,我曾在书架上看到过他的小说集,语言有特点,思想前卫。书店有个儿童阅览区,我经常带孩子去那里看书,慢慢,我们跟女店员就熟悉了,孩子会喊她姐姐,让她帮忙寻找某本曾看过的书。

我抵达这里时,是下午的1∶30,现在已经3:30了。过去两小时,我写出上面的文字。

雨还没停,天倒暗了不少。

咖啡厅播放着音乐,那是一首日语歌,曲调舒缓,但我并不明白歌词的具体内容。有那么一小会儿,我大脑处于短路状态,不知接下来该写点儿什么。不过,写什么并不重要,我只是想寻个情感的出口,把那些负面的、零散的、不堪的碎片倾泻出去。此刻,我感到自己俨然是台刚跑完磨合的车,需要一次全面保养。

咖啡已剩不多,午间残留的倦意也消失了。雨一直下,这间屋子下午属于我一个人。

我在柔软的椅背上靠了一会儿,后背有隐隐的痛感,母亲说,可能是肩周炎。这疼痛不致命,我并不太在意,能拖则拖,到目前并无大碍。一丝隐痛掠过,我本能地把头朝左转,余光瞟到左前方的墙壁,上面印着两行字:

How much better is silence;

The coffee-cup,the table.

下面印着说这句话的人的名字:Virginia Woolf。

我瞬间被这个句子击中,在我有点儿失措与迷茫的间隙里,它的出现给我惊喜,其实也不是惊喜,应该是某种契合。要知道,在这个午后,我多么渴望在短暂的三个半小时里,能够完成一篇六千字的书写,我并不清楚自己为何要规定字数,只依稀感觉,这个篇幅具有治愈的效果,它可以将藏于身里的那些毒逼出来。

此刻,这里是寂静的,室内有昏黄的光,窗外下着雨,这是淋漓的夏之初的雨。这些天来,我渴望寂静,希望拥有那种独处的寂静。就像我在晨间看到的那只乌鸫,它在草地上发呆,四周静悄悄的。它沉迷的样子,让人觉得它把一切都忘记了。是的,我也想像那只乌鸫,短暂忘掉一切。

出门时,我没带伞。等下回去,我要奔跑,穿过几条巷子才能到家。如果走回去,会显得从容淡定些,但我必须跑,不然雨水会淋湿我的电脑和书包。四年前,我买了这台电脑,我工作上的各种资料全部保存在里面。我必须保证它们的完整,穿过雨水回家后,我再次回到那些资料和数据里,被计算和总结包围着,学会在理性与理智中生活。

这几年来,我总爱在晨间处理工作上的事情。那时,孩子还在酣睡,无人打扰我。天大亮时,我再出门锻炼。孩子虽渐大,他依然像个黏虫,总是跟着我。我晚间不睡觉,他就等着,或者一直在床上催;分离焦虑仍然没完全消失,偶尔他还是会在门口抱着我的腿,不让我走,哭得悲伤。这些俗世生活如此甜蜜,我被其紧紧地裹着。如果我说这背后的害处也格外明显,那算不算一种矫情。这些年来,我放弃男人该有的理想,放弃深造,放弃学术追求,放弃文字书写,把更多的精力赠给孩子。记得我曾给《野草》的编辑投过一篇稿子。我从他真诚的回复里读出“你离生活太近”的意蕴。

这时,有位女孩走上楼。她有一头长发,穿着米黄色长裙。她站在伍尔夫的那句话前面仔细端详,拍一张照片。她下楼领来一个女伴,一起又站在那两行字前评点一番,大意是说,那个 “table”少了一个字母“b”。片刻后,她们踩着木质楼板下去,雨依旧没有停。

手机突然震动,那是个陌生的来自北京的电话,我不接,对方挂断。近两年,陌生电话越来越多,对方总是用很熟络的口吻询问是否需要发表学术论文抑或申请专利,只要付钱,他们能搞定一切。起初,我会耐心解释不需要,但对方多半会坚持索要微信号码,渴望保持联系。后来,我直接说已经改行,偶尔我也会说已评上正教授。听到这些,他们顿感再无继续交流的必要,挂断前甚至还会说声抱歉。我在皖南某二本高校当老师,也暗自渴望在学术上能有一点建树,但这只是渴望而已。繁重的课程教学,没完没了的杂务工作,耗费我太多精力。最后,我终究变成现在不学无术的样子。我从书包掏手机时,顺带拿出一叠五页纸的名单。那里有来自五个班级的190多个名字,全是我授课的大一新生。每个人名后写着的数字是该同学单词听写、读书笔记、单词比赛等各项的得分,这些数据最终会一起构成期末成绩。上午课间,我仔细浏览授课班级的心愿墙,宁静与喧嚣:我在一场夏雨中的意识流

提醒您:因为《宁静与喧嚣:我在一场夏雨中的意识流》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宁静与喧嚣:我在一场夏雨中的意识流》在线阅读地址:宁静与喧嚣:我在一场夏雨中的意识流

12
上一篇:秋月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