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完善基层统计建设 稳推乡镇经济发展

时间:2023-03-27 11:59:58

完善基层统计建设 稳推乡镇经济发展一文创作于:2023-03-27 11:59:58,全文字数:14634。

王灵芝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统计局梁才统计站

统计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够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地区社会的发展现状。同时通过对基层的各项统计资料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掌握基层地区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现状,认真探讨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保障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在实际工作期间,为了保障基层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求各个部门之间加强有效的配合,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信息数据基础。

一、滨州市基层统计建设现状

为进一步发挥统计“参谋部”“信息窗”“晴雨表”作用,要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强化经济形势预警和分析,搞准、搞实统计数据,切实抓好统计工作,用翔实的数据为乡镇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参考,积极服务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加强业务指导

根据部门职责职能,结合“统计服务下基层”活动的开展,对乡镇投资、工业、商贸、服务业的“四上”企业及农业、劳动工资等专业加大业务指导。统计专业人员深入到社区、村居、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指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查看企业资产负债表、工资表、佐证支撑等原始资料,指导企业、社区统计报表工作,为乡镇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深入调研分析

根据走访调研情况,对照GDP 核算、高质量发展等考核指标,对标对表,认真组织召开业务培训会和指标分析研判会,对总体数据和占比较大的行业数据进行趋势变化、结构变化等方面的横向、纵向对比,剖析优势和短板,对数据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及时为各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

3.严控数据质量

根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进一步压紧压实统计数据责任,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双随机”统计执法查检为契机,加大数据质量的核查和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重点检查企业统计力量、管理制度、统计台账、印证资料、上报数据等资料,有效防范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建立了良好的统计生态环境。

4.提前预测预警

充分发挥统计监测预警职能,在乡镇上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紧盯短板弱项,对重点指标、行业、企业把脉,分析相关指标增长的支撑因素和不利方面,分析研判企业和行业实际发展状况,形成统计分析报告,提高事前谋划研判水平。

二、当前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的几点问题

1.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任务逐渐加重,工作繁忙。在开展基层统计工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单位的统计报表制作相应的汇总并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调查,还需要及时将上级部门所下达的各项任务进行有效的汇总,基层统计工作由于涉及的内容较为繁多,环节复杂,统计工作人员需要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工作压力。当然现阶段很多基层地区的统计工作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出身,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专业培训教育,再加上现有的统计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工作人员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对统计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很多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缺乏正确认知,在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不到位,工作进程较为缓慢,统计精细度相对较低,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为失误的现象。由于工作条件相对较为恶劣,再加上待遇水平相对较低,统计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面临单一的数据报表就会产生懈怠心理,不能够负责,工作态度不端正,导致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以有效的推广,今后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就需要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确保统计工作人员能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但现阶段很多工作人员尤其是村居统计人员并不能够掌握计算机操作方面的专业知识统计工作,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

2.重视程度不足

基层地区的统计工作,往往不能够直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很多领导干部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由于领导层面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了统计工作人员不能够将工作重点放置在针对性的数据收集整理、数据保存、数据分析方面,忽视了统计流程规划和设计,造成了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种问题普遍存在。例如由于基层地区的工作条件不完善,统计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人才大量流失,现有人才引进不足严重,影响到统计的执行效果对统计数据质量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当部门的其他工作与统计工作产生冲突之后,领导人员会要求统计工作人员放手统计工作,而去完成其他工作任务。由于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基层地区的统计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随着工作要求、工作难度的增加,经常会造成工作人员失职。由于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明确、不清晰,面临失职行为时难以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再加上工作范围较为模糊,给很多失职工作人员寻找借口提供了便利条件。

3.工作机制不完善

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是规范统计人员统计行为,保证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借助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不仅能够有效约束和限制统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更能够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持。但在实际的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工作部门缺乏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并没有构建完善的工作制度,即便是能够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也会存在着一定问题,普遍表现为工作制度的可执行性相对较差,制度执行流于形式。例如在统计数据收集初期普遍存在着记录规范性不足、数据管理不到位、缺乏针对性的标准制度、精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再加上领导对基层统计缺乏重视,造成了统计工作制度存在较多的漏洞。另外统计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多样化的工程,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相互配合,但由于缺少跨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对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产生了一定制约,加大了统计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

三、完善基层统计建设,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的措施

1.加强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一方面加强名录库维护管理。统计局加强与编办、民政、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利用行政登记资料更新基本单位信息,定期对新开业、注吊销企业及重要信息变更的企业进行排查登记,更新和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乡镇要每季度开展企业摸排工作,做好辖区内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另一方面加强统计台账规范化建设。乡镇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乡镇统计员负责指导辖区内在库企业规范建立企业统计台账,做到先有台账资料,后报统计数据,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乡镇要联合部门、区统计局开展现场业务指导,每月对辖区企业进行走访,对各种类型在库企业每月现场走访指导不少于1 次。联网直报企业要规范数据采集、审核、查询、上报和资料管理等各项统计工作流程,确保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成统计调查任务。最后一方面规范数据报送流程。联网直报企业要规范统计报表报送流程,履行统计人员、分管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审完善基层统计建设 稳推乡镇经济发展

提醒您:因为《完善基层统计建设 稳推乡镇经济发展》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完善基层统计建设 稳推乡镇经济发展》在线阅读地址:完善基层统计建设 稳推乡镇经济发展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