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幽姿逸韵的李师师

时间:2022-09-21 04:36:02

幽姿逸韵的李师师一文创作于:2022-09-21 04:36:02,全文字数:23916。

幽姿逸韵的李师师

把交椅,望杨太尉劈脸打来”,把刚才窝的火合在一起发作了。

宋江虽然当过刀笔吏,也有过场面上的应酬,但那只是小县城里的勾当,在这东京顶级行院里宋押司便显得粗俗和土气了。几杯酒下肚,宋江便“揎拳裸袖,点点指指”露出一副滑稽相。弄得陪同而来的皇室后代柴大官人都不好意思起来,对李师师解释说:“我表兄从来酒后如此,娘子勿笑。”李师师却说:“各人禀性何伤。”给了宋江一个台阶。

李师师各色人等见得多了,听宋江说要用大杯喝酒,且自称大丈夫,便大致搭准了客人脉搏,于是唱了一曲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如果换一个用小盅品酒问世间情为何物的多情公子,洞明练达的李师师大概要歌柳三变的“晓风残月”了。

果然,李师师唱罢大江东去,以为碰到知音的宋江乘着酒兴也发作了,要“尽诉胸中郁结,呈上花魁尊听”,激动得就差没有涕泗滂沱了。其实,不便直问却一直在察言观色的李师师,正想了解这几位出手大方又神秘莫测的不速之客是何方神圣哪路星宿呢!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李师师把宋江的这首乐府词反复看了,“不晓其意”。估计李师师只是破译不了“六六雁行连八九”是指一百零八将这样的暗语,像“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这样的陈词滥调看得多了,哪会不晓其意。要知道李师师除了皇上,平时结交的都是名噪一时的文人墨客!

也许,李师师是故意装出不解其意的样子,以便让宋江全盘托出“心腹衷曲之事”。而“一笑千金值”只是这些似乎另有所图的客人的奉承和客套。毕竟,那“却之不恭,受之太过”百两黄金不能收得不明不白。

但偏偏这时,皇帝来了,宋江的“衷曲”终于没能诉成。

不得不退出来的宋江本来还想直接去见皇上:“今番错过,后次难逢。”但被柴进劝住了:“这如何使得?”如果真的去了,会怎么样呢?会把皇帝吓坏吗?至少李师师是有办法应付的。后来李逵在李家放火,“惊得赵官家一道烟走了”。这事不也被李师师巧妙应付过去了:“临期闹了一场,不是我巧言奏过官家,别的人时,却不满门遭祸!”

宋江对女性向来歧视,惟独对李师师格外尊敬。刚见面“就叫戴宗拜了李师师”。这“拜”跟“纳头便拜”可能有区别,估计是拜见的意思。戴院长在江州当两院押牢级节时,要多威风有多威风,什么人放在眼里过?但此时此刻,只得低三下四地对着李师师作揖打躬。秉承宋江旨意的燕青对李师师奉若神明,一见面就“纳头便拜”,后来更是拜了又拜,弄得李师师都有点受不了了:“俺年纪幼小,难以受拜。”在宋江眼里,李师师已成了编外皇后候补贵妃,成了能帮助他实现平生夙愿的不二人选,用燕青的话说是“梁山数万人之恩主也!”

其实梁山之事李师师早有耳闻,她后来对燕青说:“你这一班义士,久闻大名。”但前番“揎拳裸袖”的矮黑胖子就是名震朝野的宋江大概不曾料到。不过对李师师来说,有财有势有所谓的大丈夫气概并不能吸引她,因为连天下最有财有势的皇上都三天两头要往她家跑,那么手下有些强梁袋里有些钱财的宋江又能引起她多大的兴趣呢?在与梁山头领的交往中,惟一让李师师感到中意并希望与之结交的大概就是英俊潇洒又善解人意的浪子燕青。

书上说,李师师“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说,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

据说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曾为李师师作过一首《洛阳春》的词:“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高处不胜寒,知音稀有的李师师是不是把燕青看成了知音?故而取出久闲的玉箫,吹响绵绵的情曲?不管怎样,在燕青面前,李师师坦露了一个年轻女性的真性情。

作为一个闻名遐迩的角妓,李师师在与皇上来往前肯定见识过无数风流男子,但看到燕青身上漂亮的纹身时,动了感情的李师师还是忍不住伸出了“尖尖玉手”,把因与皇上交往而带来的高傲和矜持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

以情事为职业的李师师为情所惑情不自禁,看了真让人既惊奇又感慨。可见在灯红酒绿的风月场中“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对李师师来说只是与情无涉逢场作戏的职业行为。在内心深处,她仍是一个纯情女子。

在《水浒》一书中,这是一段最真切因而也是最动人的情感碰撞。虽然燕青为了不至于陷入恋情而忘记梁山使命,“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把李师师拜成姊姊,但李师师仍希望这个名义上的弟弟能在她的庇护下长久地留在身边,“小哥只在我家下,休去店里宿。”燕青临出门,李师师又特地叮嘱:“休教我在这里专望。”这话,李师师大概对道君皇帝都不曾说过。

在“略地攻城志已酬”后,燕青想劝卢俊义一道离去,但卢俊义执迷不悟,燕青只好独自走了,临别时给宋江留了一首诗:“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此时,梁山头领已被朝廷招安多时,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招摇过市也没人会捉拿他们,但李师师“撒娇撒痴”从皇帝那里要来的“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的赦书,燕青却一直带在身边,即使身经百战,也不曾弄丢。

燕青无意功名,对朝廷和皇上更不想巴结。既然如此,这张已没有具体功能和实际意义的赦书燕青为何一直珍藏着,而且还不加掩饰地对宋江和梁山兄弟宣称和炫耀?通过这张赦书,燕青想保存什么,一桩难以忘怀的往事,还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燕青与众人不辞而别后,会去找对他情深义重的“姊姊”吗?有这种可能,但书上没说,我们也只能把这“一别不再见,从此长相思”当成深深的遗憾了。

作为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实有其人。《辞海》中关于李师师的条目是这样说的:“李师师,北宋末年汴京妓女。本姓王,四岁父亡,遂入娼籍李家。名士周邦彦等多与往来,相传徽宗也屡至其家……”

关于李师师的出生和经历,《李师师外传》介绍得更为详细:“李师师者,汴京东二厢永庆坊染局王寅之女也。寅妻既产女而卒,遂以菽浆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尝啼。汴俗,凡男女生,父母爱之,必为舍身佛寺。寅怜其女,乃为舍身宝光寺。女时方知孩笑。一老僧目之曰:‘此何地,尔乃来耶?’女至是忽啼。僧为摩其顶,啼乃止。寅窃喜,曰:‘是女真佛弟子。’为佛弟子者,俗呼为师,故名之曰师师。”

师师四岁那年,父亲获罪入狱,病死狱中。师师被李姓老鸨收养,并请师教读,又训练歌舞,十三岁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名义挂牌接客,不久名声大噪,汴京的公子王孙、文人雅士都以与李师师结交为荣。

宋词中,有不少词是专门为李师师写的,如秦少游的《生查子》:“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秦还作《一丛花》赠李师师:

提醒您:因为《幽姿逸韵的李师师》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幽姿逸韵的李师师》在线阅读地址:幽姿逸韵的李师师

上一篇:张作霖与兰儿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