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韩文版序

书籍名:《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作者:张法
推荐阅读: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txt下载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笔趣阁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顶点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快眼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韩文版序,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1998年夏,我从北京到波士顿又从波士顿回北京都是乘坐韩国航空的飞机,我得到了与我以前数次搭乘的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飞机完全不同的感受,我无法确切地说出这种感受是什么,但可以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韩国味。两次飞行都在汉城转机,从空中看去,韩国首都给我的印象是:一种特殊的小巧。坐在汉城机场的候机室里,有那么一刻,我想,要是能够到汉城的大街上去逛逛,那该多好啊!

现在想起来,也许要由我的书来代我实现逛汉城大街的愿望了。如果它能躺在汉城书店的书架上,被人买下,拎着走上大街……

这是一本中西比较的书,中国古文化在书中之所以以这种形象呈现出来,完全在于拿它与西方文化相比,如果我写一本中国与印度比较的书,在印度不计时间与历史只重宗教关怀的文化的对衬下,中国古文化将会显出另一种形象。哲学家早就说,事物以什么样子显现,是由它以什么为自己的参考系决定的。从原则上说,参考系是无限的,因此事物可以有很多很多形象;但是只要你选定了参考系,事物会显现为什么样的形象又是一定的了。因此这本书虽然只讲了中西比较,然而它的书外之意又不仅是中西比较。

一本书的意义,是与读者的接受分不开的,当这本书由韩国人来读的时候,会生成出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是我无法知道的。但一想到此,又使我觉得十分愉快——

人有他的缘分,书也有它的缘分。


作者


1999年7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波澜壮阔,学术研究的发展自成一景。对当代学术成就加以梳理,对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做一番披沙拣金、择优再版的工作,出版界责无旁贷。很多著作或因出版时日已久,学界无从寻觅;或在今天看来也许在主题、范式或研究方法上略显陈旧,但在学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或历时既久,在学界赢得口碑,渐显经典之相。它们至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再版的价值。因此,把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作为一个大的学术系列集中再版,让几代学者凝聚心血的研究成果得以再现,无论对于学术、学者还是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事。

披沙拣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文学科的学术著作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我们只能根据专家推荐意见、引用率等因素综合考量。我们不敢说,入选的著作都堪称经典,未入选的著作就价值不大。因为,不仅书目的推荐者见仁见智,更主要的是,为数不少公认一流的学术著作因无法获得版权而无缘纳入本系列。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分文学、史学、哲学等子系列。每个系列所选著作不求数量上相等,在体例上则尽可能一致。由于所选著作都是“旧作”,为全面呈现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变化,我们一般要求作者提供若干篇后来发表过的相关论文作为附录,或提供一篇概述学术历程的“学术自述”,以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至于有的作者希望出版修订后的作品,自然为我们所期盼。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的策划和出版,得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我们同样热切期待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厚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弹性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怪诞脑科学-战胜焦虑、混乱、拖延的自控术 混乱 2020年6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7月上半月刊·红版 2020年7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8月上半月刊·红版 2020年8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9月上半月刊·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