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朱熹读书法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朱熹读书法,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朱熹说:“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

意思是: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

朱熹读书法与《弟子规》提到的读书法基本是一致的,说明《弟子规》读书法承记朱熹读书法而来。如“读书三到”,《弟子规》则说“心眼口,信皆要”;如“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弟子规》则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如“将书册齐整顿放”,《弟子规》则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如“正身体,对书册”,《弟子规》则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在“读书三到”中,朱熹提出“心到最急”,即用心读书是最重要的。佛门有语“一切唯心造”,即外来所发生的一切,无论善恶、净秽、正邪,首先都来自于内心。如果我们读书心到了,那么眼与口自然也到了。

然而,如果我们的心干净了,那么外面的一切是不是自然也干净了。从因果法则确实如此,遗憾的是那是诸佛净土的果报。我们生活在污浊世界,虽然我们可以做到一时没有妄念,但外面的世界始终存在,只能说我们种了净的因,今后才能得净土的果。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打扫外面的世界,以促进我们的身心清净。这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也就是说不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脚下做起,那么我们就难以得到清净心。所以《弟子规》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这几句话就是反过来强调身正则心正,屋净则心净。如果我们如济公一样,时刻都有清净心了,那么即使不修边幅也无妨碍了。可历史上有几个济公呢?所以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从小事做起,从脚下做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 钱道 千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