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向道德高尚与才能杰出者看齐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向道德高尚与才能杰出者看齐,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弟子规》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又说:“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这是《弟子规》在本章给我们描写了两种人的风貌,前者品行高尚,后者才能杰出,为什么人们都尊敬他们呢?因为道德品行是大家所追求的,如果谁的品行高,就会被人们所推崇。人们推崇他们的原因,绝对不是他外表高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长得帅。只有浅薄的人才看重外表,既然他本身浅薄,也就无德了,所以他就只看重外表了。有杰出才能的人,因为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钱学森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弹,原子弹虽然是暴力武器,但因为有了它就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压制了霸权主义),所以就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他的名望就很大了。这种有才能的人,是要大家公认他有才能,他的贡献大家都能看见,如果自吹自擂,自夸自大,反而没有人佩服他了。

道德品行很高的人,我们常称仁者,又叫作仁人志士,这种人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可以杀身成仁。可见“仁者”在过去,或者在儒家思想里面,可以指有崇高理想与信仰的人。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由“仁”衍生出“五常”等理论体系。当佛教传到中国后,为了使翻译的语言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对应,所以佛经中也有“仁者”的称呼,可这个仁者多是尊称,既然中国认定仁者是道德高尚的人,那么“仁者”作为尊称也就理所当然。

有德行的人,在佛经中多称为善知识。佛曾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说为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这可见亲近善知识的重要了。《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

仁者与善知识是我们的引路人,因此在“泛爱众”中,我们首先要敬重仁者与善知识,如果不追随仁者与善知识,怎么去找到解脱的道路呢?父母给我们生命,而善知识给了我们慧命。父母恩难报,而善知识恩更难报。因为肉体的生命只是暂时的,而进入解脱的慧命则是永远的。要想脱离肉体的约束,达到精神的自由,那么就追随这些品德高尚的善知识。所以,真正追随善知识,并不是他这个人,更不是外貌是否高大,而是他伟大精神感染着我们,所以他们的名声自然会高。有崇高理想的人决不会孤单,人们自然都会拥护他。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同志到他的身边来)君子做事默默无语,不求人知,知道的人反而会更多。所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以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周易》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孔子又说:“同气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有些人哗众取宠,或许一时能够拉来一些酒肉朋友,但这不是真正的朋友。只有当别人欣赏你的品德,敬慕你并向你学习成为你的同志时,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好朋友不在多。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好朋友也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除了要敬重仁者与善知识,还要尊敬那些有杰出才能的人,因为你接近这些人,就能学到真实的本领。对于那些夸夸其谈,没有真实本领的人,你就要远离,因为你跟他们在一起,只会浪费时间。为什么要亲近有才能的人呢?从第一章“有余力,则学文”,到第五章“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我就一直在谈这个问题,就是不能忽视学本领,要为大众服务,就必须掌握过硬本领,否则“泛爱众”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为你要是没有本领,连你自己以及你父母都养不好,还怎么去泛爱众呢?实际上,我们亲近那些有杰出才能的人,绝大部分他们的道德也很高尚,所以你在学本领的过程中,你也潜移默化被他们高尚的品行所感染,在不自觉中就变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了。

再看“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这就是告诉有了杰出才能的人要怎么做。有杰出才能的人,就要具有一种奉献精神。读书是为了求知识,今后好报恩双亲,奉献社会。读书毕业后,有了自己的事业,就有奉献的机会了。首先是孝敬父母,为家庭奉献。然后自己的本事大了,就更能为社会奉献了。一旦进入社会之后,我们要把自己一滴水融入到大海之中才有更大的力量,你个人就是再有本事,也只能完成某一方面的事情,现代化协作生产,你必须尊重大家的智慧,必须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如果别人有本事,你不尊重他,还嫉妒,甚至还随意诋毁,你必然无法立足,更无法融入社会这个锻炼人的大洪炉,最后你自己那点本事也发挥不了,一事无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 钱道 千年财经